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 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 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405 0 0
元稹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407 0 0
曹植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339 0 0
岑参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82 0 0
罗隐
回雪舞萦盈,萦盈若回雪。腰支一把玉,只恐风吹折。 如能买一笑,满斗量明月。安得金莲花,步步承罗袜。
418 0 0
李群玉
师去东华却炼形,门人求我志金庭。大椿枯后新为记, 仙鹤亡来始有铭。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
372 0 0
皮日休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337 0 0
张说
疏雨过轻尘,圆莎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366 0 0
朱彝尊
一群嗜血的蚂蚁 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 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 爱恨开始分明 失去你 还有什麼事好关心 当鸽子不再象徵和平 我终於被提醒 广场上餵食的是秃鹰 我用漂亮的押韵 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 啊 乌云开始遮蔽 夜色不乾净 公园里 葬礼的回音 在漫天飞行 送你的 白色玫瑰 在纯黑的环境凋零 乌鸦在树枝上诡异的很安静 静静听 我黑色的大衣 想温暖你 日渐冰冷的回忆 走过的 走过的 生命 啊 四周弥漫雾气 我在空旷的墓地 老去后还爱你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很轻 我给的思念很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 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那些断翅的蜻蜓 散落在这森林 而我的眼睛 没有丝毫同情 失去你 泪水混浊不清 失去你 我连笑容都有阴影 风在长满青苔的屋顶 嘲笑我的伤心 像一口没有水的枯井 我用凄美的字型 描绘后悔莫及的那爱情
516 0 0
方文山
青蛾不得在床前,空室焚香独自眠。功证诗篇离景象, 药成官位属神仙。闲过寺观长冲夜,立送封章直上天。 近见兰台诸吏说,御诗新集未教传。
305 0 0
王建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413 0 0
安鸿渐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314 0 0
吴文英
近见头陀伴,云师老更慵。性灵闲似鹤,颜状古于松。 山里犹难觅,人间岂易逢。仍闻移住处,太白最高峰。
381 0 0
白居易
云深别有深庭宇。小帘栊、占取芳菲多处。花暗水房春,润几番酥雨。见说苏堤晴未稳,便懒趁、踏青人去。休去。且料理琴书,夷犹今古。 谁见静里闲心,纵荷衣未葺,雪巢堪赋。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许。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欲住。奈帘影妆楼,翦灯人语。
333 0 0
张炎
穷腊催年急,阳春怯和歌。残灯闪壁尽,夜雪透窗多。 归路山川险,游人梦寐过。龙洲不可泊,岁晚足惊波。
303 0 0
中华文学
【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照江城。
368 0 0
欧阳炯
——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这一年多,我不很向青年诸君说什么话了,因为革命以来,言论的路很窄小,不是过激,便是反动,于大家都无益处。这一次回到北平,几位旧识的人要我到这里来讲几句,情不可却,只好来讲几句。但因为种种琐事,终于没有想定究竟来讲什么——连题目都没有。 那题目,原是想在车上拟定的,但因为道路坏,汽车颠起来有尺多高,无从想起。我于是偶然感到,外来的东西,单取一件,是不行的,有汽车也须有好道路,一切事总免不掉环境的影响。文学——在中国的所谓新文学,所谓革命文学,也是如此。 中国的文化,便是怎样的爱国者,恐怕也大概不能不承认是有些落后。新的事物,都是从外面侵入的。新的势力来到了,大多数的人们还是莫名其妙。北平还不到这样,譬如上海租界,那情形,外国人是处在中央,那外面,围着一群翻译,包探,巡捕,西崽〔2〕……之类,是懂得外国话,熟悉租界章程的。这一圈之外,才是许多老百姓。 老百姓一到洋场,永远不会明白真实情形,外国人说“Yes”〔3〕,翻译道,“他在说打一个耳光”,外国人说“No”〔4〕,翻出来却是他说“去枪毙”。倘想要免去这一类无谓的冤苦,首先是在知道得多一点,冲破了这一个圈子。 在文学界也一样,我们知道得太不多,而帮助我们知识的材料也太少。梁实秋有一个白璧德,徐志摩〔5〕有一个泰戈尔胡适之有一个杜威〔6〕,——是的,徐志摩还有一个曼殊斐儿,他到她坟上去哭过,〔7〕——创造社有革命文学,时行的文学。不过附和的,创作的很有,研究的却不多,直到现在,还是给几个出题目的人们圈了起来。 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推崇文艺的人,虽喜欢说文艺足以煽起风波来,但在事实上,却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倘以为文艺可以改变环境,那是“唯心”之谈,事实的出现,并不如文学家所豫想。所以巨大的革命,以前的所谓革命文学者还须灭亡,待到革命略有结果,略有喘息的余裕,这才产生新的革命文学者。为什么呢,因为旧社会将近崩坏之际,是常常会有近似带革命性的文学作品出现的,然而其实并非真的革命文学。例如:或者憎恶旧社会,而只是憎恶,更没有对于将来的理想;或者也大呼改造社会,而问他要怎样的社会,却是不能实现的乌托邦〔8〕;或者自己活得无聊了,便空泛地希望一大转变,来作刺戟,正如饱于饮食的人,想吃些辣椒爽口;更下的是原是旧式人物,但在社会里失败了,却想另挂新招牌,靠新兴势力获得更好的地位。 希望革命的文人,革命一到,反而沉默下去的例子,在中国便曾有过的。即如清末的南社〔9〕,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民国成立以后,倒寂然无声了。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见汉官威仪〔10〕”,峨冠博带。而事实并不这样,所以反而索然无味,不想执笔了。俄国的例子尤为明显,十月革命开初,也曾有许多革命文学家非常惊喜,欢迎这暴风雨的袭来,愿受风雷的试炼。但后来,诗人叶遂宁,小说家索波里自杀了,近来还听说有名的小说家爱伦堡〔11〕有些反动。这是什么缘故呢?就因为四面袭来的并不是暴风雨,来试炼的也并非风雷,却是老老实实的“革命”。空想被击碎了,人也就活不下去,这倒不如古时候相信死后灵魂上天,坐在上帝旁边吃点心的诗人们福气。〔12〕因为他们在达到目的之前,已经死掉了。 中国,据说,自然是已经革了命,——政治上也许如此罢,但在文艺上,却并没有改变。有人说,“小资产阶级文学之抬头”〔13〕了,其实是,小资产阶级文学在那里呢,连“头”也没有,那里说得到“抬”。这照我上面所讲的推论起来,就是文学并不变化和兴旺,所反映的便是并无革命和进步,——虽然革命家听了也许不大喜欢。 至于创造社所提倡的,更彻底的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自然更不过是一个题目。这边也禁,那边也禁的王独清的从上海租界里遥望广州暴动的诗,〔14〕“PongPongPong”,铅字逐渐大了起来,只在说明他曾为电影的字幕和上海的酱园招牌所感动,有模仿勃洛克的《十二个》之志而无其力和才。郭沫若的《一只手》〔15〕是很有人推为佳作的,但内容说一个革命者革命之后失了一只手,所余的一只还能和爱人握手的事,却未免“失”得太巧。五体,四肢之中,倘要失去其一,实在还不如一只手;一条腿就不便,头自然更不行了。只准备失去一只手,是能减少战斗的勇往之气的;我想,革命者所不惜牺牲的,一定不只这一点。《一只手》也还是穷秀才落难,后来终于中状元,谐花烛的老调。 但这些却也正是中国现状的一种反映。新近上海出版的革命文学的一本书的封面上,画着一把钢叉,这是从《苦闷的象征》〔16〕的书面上取来的,叉的中间的一条尖刺上,又安一个铁锤,这是从苏联的旗子上取来的。然而这样地合了起来,却弄得既不能刺,又不能敲,只能在表明这位作者的庸陋,——也正可以做那些文艺家的徽章#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29 0 0
鲁迅
云梦南来,岷嶓东会,楼前天水苍茫。黄州太守,万里作金汤。淮上烟尘初敛,仍安集、耕陇渔乡。须知道,纶巾羽扇,不独数周郎。 生朝,遥想处,雪消赤壁,春动黄冈。有新翻杨柳,细抹丝簧。竹外一枝更好,应回首、清浅池塘。看看也,天边凤诏,归侍赭袍光。
357 0 0
汪莘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蜂蝶恨,何时足。桃李怨,成粗俗。为情深、拚了一生愁独。菊信谩劳频探问,兰心未许相随逐。想从今、无暇劚蔷薇,鉏罂粟。
332 0 0
热戏争心剧火烧,铜槌暗热不相饶。 上皇失喜宁王笑,百尺幢竿果动摇。
428 0 0
张祜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