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寥廓。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318 0 0
中华文学
偶入横山寺,湖山景最幽。露涵松翠湿,风涌浪花浮。 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自缘归思促,不得更迟留。
288 0 0
戴叔伦
膋芗备,玉帛陈。风动物,乐感神。 三献终,百神臻。草木荣,天下春。
412 0 0
包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44 0 0
袁枚
百紫千红今烂熳。举烛辉花,莫厌烧令短。酒里逢花须细看。人生谁似英雄半。 安得红颜为老伴。妙舞花前,杨柳夸身段。已倒玉山迥竹院。清香不断风吹面。
410 0 0
葛胜仲
爱琴爱酒爱诗客,多贱多穷多苦辛。中散步兵终不贵, 孟郊张籍过于贫。一之已叹关于命,三者何堪并在身。 只合飘零随草木,谁教凌厉出风尘。荣名厚禄二千石, 乐饮闲游三十春。何得无厌时咄咄,犹言薄命不如人。
348 0 0
白居易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摧残宝剑折,羸病绿珠愁。日暮寒风起,犹疑大漠秋。
295 0 0
权德舆
听彻惊乌,起览镜、顿添头白。曾不见、江南人寄,一枝春色。风卷龙鳞残甲下,山无虎迹新蹄入。罄冰天、桂海使同风,修文德。 三十载,江湖客。千万里,关山役。且付之杯酒,何愁西出。天女花边浑似剪,志公杖上平如尺。把富贫、都作一般看,何什伯。
415 0 0
李曾伯
孝宗纯孝,前圣更何加。高蹈处重华。丹成仙去龙輴远,越岸暮山遐。 波臣先为卷寒沙。来往护灵槎。九虞礼举神祇乐,万世佑皇家。
304 0 0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东望西江水,南游北户开。卜居期静处,会有故人杯。 楚塞难为路,蓝田莫滞留。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292 0 0
杜甫
【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370 0 0
汉无名氏
fk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 汉儿女嫁吴儿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405 0 0
顾况
馆娃春睡起。为发妆酒暖,脸霞轻腻。冰霜一生里。厌从来冷澹,粉腮重洗。胭脂暗试。便无限、芳秾气味。向黄昏、竹外寒深,醉里为谁偷倚。 娇媚。春风模样,霜月心肠,瘦来肌体。孤香细细。吹梦到,杏花底。被高楼横管,一声惊断,却对南枝洒泪。谩相思、桃叶桃根,旧家姊妹。
史达祖
柳风双燕语。问有谁留人,岸花去橹。星辰快平步。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许。儿童拥路。玉溪边、当年杜母。料从今、指点山川,总是绣衣行处。 回顾。东堂深窈,楚帖长春,竹尊清午。红云帝所。摇佩玉,更容与。把蓬莱一笑,几番清浅,绿野为花作谱。向花前、三叠琴心,看苍鹤舞。
294 0 0
张辑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 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420 0 0
贯休
旅隼 文雅书生中也真有特别善于下泪的人物,说是因为近来中国文坛的混乱〔2〕,好像军阀割据,便不禁“呜呼”起来了,但尤其痛心诬陷。 其实是作文“藏之名山”的时代一去,而有一个“坛”,便不免有斗争,甚而至于谩骂,诬陷的。明末太远,不必提了;清朝的章实斋和袁子才〔3〕,李莼客和赵厓叔〔4〕,就如水火之不可调和;再近些,则有《民报》和《新民丛报》之争〔5〕,《新青年》派和某某派之争〔6〕,也都非常猛烈。当初又何尝不使局外人摇头叹气呢,然而胜负一明,时代渐远,战血为雨露洗得干干净净,后人便以为先前的文坛是太平了。在外国也一样,我们现在大抵只知道嚣俄和霍普德曼〔7〕是卓卓的文人,但当时他们的剧本开演的时候,就在戏场里捉人,打架,较详的文学史上,还载着打架之类的图。 所以,无论中外古今,文坛上是总归有些混乱,使文雅书生看得要“悲观”的。但也总归有许多所谓文人和文章也者一定灭亡,只有配存在者终于存在,以证明文坛也总归还是干净的处所。增加混乱的倒是有些悲观论者,不施考察,不加批判,但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8〕的论调,将一切作者,诋为“一丘之貉”。这样子,扰乱是永远不会收场的。然而世间却并不都这样,一定会有明明白白的是非之别,我们试想一想,林琴南〔9〕攻击文学革命的小说,为时并不久,现在那里去了? 只有近来的诬陷,倒像是颇为出色的花样,但其实也并不比古时候更厉害,证据是清初大兴文字之狱的遗闻。况且闹这样玩意的,其实并不完全是文人,十中之九,乃是挂了招牌,而无货色,只好化为黑店,出卖人肉馒头的小盗;即使其中偶然有曾经弄过笔墨的人,然而这时却正是露出原形,在告白他自己的没落,文坛决不因此混乱,倒是反而越加清楚,越加分明起来了。 历史决不倒退,文坛是无须悲观的。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辨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 八月十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十四日《申报·自由谈》,原题《悲观无用论》。 〔2〕中国文坛的混乱一九三三年八月九日《大晚报·火炬》载小仲的《中国文坛的悲观》一文,其中说:“中国近几年来的文坛,处处都呈现着混乱,处处都是政治军阀割据式的小缩影”,“文雅的书生,都变成狰狞面目的凶手”,“把不相干的帽子硬套在你的头上,……直冤屈到你死!”并慨叹道:“呜呼!中国的文坛!”〔3〕章实斋(1738—1801)名学诚,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史学家。袁子才(1716—1798),名枚,字子才,浙江钱塘(今杭县)人,清代诗人。袁枚死后,章学诚在《丁巳札记》内针对袁枚论诗主张性灵及收纳女弟子的事,攻击袁枚为“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此外,他又著有《妇学》、《妇学篇书后》、《书坊刻诗话后》等文,也都是攻击袁枚的。 〔4〕李莼客(1830—1894)名慈铭,字无心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人,清末文学家。赵"质澹ǎ保福玻埂?保福福矗??????*"质澹?憬?峄?耍?迥┦*画篆刻家。李慈铭在所著《越缦堂日记》中常称赵之谦为“妄人”,攻击赵之谦“亡赖险诈,素不知书”,“是鬼蜮之面而狗彘之心”。(见光绪五年十一月廿九日日记) 〔5〕《民报》和《新民丛报》之争指清末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关于民主革命和君主立宪的论争。《民报》,月刊,一九○五年十一月在日本东京创刊,一九○八年冬被日本政府查禁,一九一○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新民丛报》,半月刊,一九○二年二月在日本横滨创刊,一九○七年冬停刊。〔6〕《新青年》派和某某派之争指《新青年》派和当时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封建复古派进行的论争。《新青年》,“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综合性月刊。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九一八年一月起李大钊等参加该刊编辑工作,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 〔7〕嚣俄通译雨果。一八三○年二月二十五日,雨果的浪漫主义剧作《欧那尼》在巴黎法兰西剧院上演时,拥护浪漫主义文学的人们同拥护古典主义文学的人们在剧院发生尖锐冲突,喝采声和反对声混成一片。霍普德曼(G.Hauptmann,1862—1946),通译霍普特曼,德国剧作家,著有剧本《织工》等。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日,霍普特曼的自然主义剧作《日出之前》在柏林自由剧院上演时,拥护者和反对者也在剧院发生尖锐冲突,欢呼声和嘲笑声相杂,一幕甚于一幕。 〔8〕“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见《庄子·齐物论》。〔9〕林琴南(1852—1924)名纾,字琴南,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翻译家。他曾据别人口述,以文言翻译欧美文学作品一百多种,在当时影响很大,后集为《林译小说》。他晚年是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攻击文学革命的小#p#副标题#e#
鲁迅
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 采采清东曲,明眸艳珪玉。青巾艑上郎,上下看不足。 南阳公首词,编入新乐录。
孟郊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404 0 0
汪遵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 深洞无风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 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
332 0 0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 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 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374 0 0
刘禹锡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