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不事俗,高驾眇难追。茅土非屑盼,倾城无乐资。 宴坐深林中,三世同一时。皎皎独往心,不为尘网欺。 朅来已复去,今去何来思。回首谢同行,勤会安请期。
354 0 0
张说
烟暖池塘柳覆台,百花园里看花来。烧衣焰席三千树, 破鼻醒愁一万杯。不肯为歌随拍落,却因令舞带香回。 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
381 0 0
赵嘏
大沩心付白崖前,宝月分辉照蜀天。圣主降情延北内, 诸侯稽首问南禅。清秋不动骊龙海,红日无私罔象川。 欲听吾宗旧山说,地边身老楚江边。
352 0 0
齐己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317 0 0
李清照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384 0 0
曹组
我于女师学生在铁塔被奸之次日离开开封,当时未闻此事,所以到了北京,有许多人问我这件事确否,我仅以“不知道”三个字回答。停了几天旅京同学有欲开会讨论要求当局查办的提议,我说:警告他们一下也好。这件事已经无法补救了,不过防备将来吧。后来这个提议就无声无臭的消灭了。我很疑惑。不久看见报纸上载有与此事相反的文字,我说,无怪,本来没有,怎么能再开会呢。心里却很怨那些造谣者的多事。现在S.M.君的信发表了(五月二十一的《旭光》和五月二十七的《京报》附设之《妇女周刊》)。别说一般人看了要相信,恐怕就是主张绝对没有的人也要相信了。 呀!何等可怜呵!被人骂一句,总要还一句。被人打一下,还要复一拳。甚至猫狗小动物,无故踢一脚,它也要喊几声表示它的冤枉。这几位女生呢?被人奸污以后忍气含声以至于死了,她们的冤枉不能曝露一点!这都是谁的罪过呢? 唉!女师校长的头脑顽固,我久闻其名了。以前我以为他不过检查检查学生的信件和看守着校门罢了。那知道,别人不忍做的事,他竟做了出来!他掩藏这件事,如果是完全为他的头脑顽固的牵制,那也罢了。其实按他守秘密的原因推测起来:(一)恐丑名外露——这却是顽固的本态——受社会上盲目的批评,影响到学校和自己。(二)怕得罪了军人,于自己的位置发生关系。 总而言之,是为保守饭碗起见。因为保守饭碗,就昧没了天良,那也是应该的。天良那有生活要紧呢。现在社会上像这样的事情还少吗?但是那无知识的动物做出那无知识的事情,却是很平常的。可是这位校长先生系武昌高等师范毕业,受过高等国民之师表的教育,竟能做出这种教人忍无可忍的压迫手段!我以为他的罪恶比那六个强奸的丘八还要重些!呀!女师同学们住在这样专制的学校里边! 唯亭。十四,五,二十七,北京。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京报副刊》。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六日《京报副刊》。〔2〕向君即向培良。参看本卷第272页注〔2〕。〔3〕《京副》即《京报副刊》,孙伏园编辑。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五日创刊,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停刊。 〔4〕两位C君指尚钺、长虹。尚钺,河南罗山人。当时是北京大学英语系学生,莽原社成员。 〔5〕Y君指荆有麟(1903—1951),又名织芳,山西猗氏人。曾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听过鲁迅的课,参与《莽原》的出版工作,编辑过《民众文艺》周刊。后来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混迹于文化界从事反革命活动。 #p#副标题#e#
390 0 0
鲁迅
楼头钟鼓递相催,曙色当衙晓仗开。孔雀扇分香案出, 衮龙衣动册函来。金泥照耀传中旨,玉节从容引上台。 盛礼永尊徽号毕,圣慈南面不胜哀。
薛逢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338 0 0
韩翃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皎然 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崔子向 取性怜鹤高,谋闲任山僻。 ——皎然 倚舷息空曲,舍履行浅碛。 ——崔子向 渚箬入里逢,野梅到村摘。 ——皎然 碑残飞雉岭,井翳潜龙宅。 ——崔子向 坏寺邻寿陵,古坛留劫石。 ——皎然 穿阶笋节露,拂瓦松梢碧。 ——崔子向 天界细云还,墙阴杂英积。 ——皎然 悬灯寄前焰,遥月升圆魄。 ——崔子向 何意清夜期,坐为高峰隔。 ——皎然 茗园可交袂,藤涧好停锡。 ——崔子向 微雨听湿巾,迸流从点席。 ——皎然 戏猿隔枝透,惊鹿逢人踯。 ——崔子向 睹物赏已奇,感时思弥极。 ——皎然 芳菲如驰箭,望望共君惜。 ——崔子向
416 0 0
皎然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 我念绮襦岁,扈从当太平。小臣职前驱,驰道出灞亭。 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声。万马自腾骧,八骏按辔行。 日出烟峤绿,氛氲丽层甍。登临起遐想,沐浴欢圣情。 朝燕咏无事,时丰贺国祯。日和弦管音,下使万室听。 海内凑朝贡,贤愚共欢荣。合沓车马喧,西闻长安城。 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
314 0 0
韦应物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283 0 0
杜甫
诗翁才刃。曾陷文场貔虎阵。谁敢当哉。况是焚舟决胜来。 三巴春杪。客馆梦回风雨晓。胸次峥嵘。欲共涛头赤甲平。
286 0 0
黄庭坚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376 0 0
李德裕
陵州棋子浣花笺,深愧携来自锦川。海蚌琢成星落落, 吴绫隐出雁翩翩。留防桂苑题诗客,惜寄桃源敌手仙。 捧受不堪思出处,七千馀里剑门前。
355 0 0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茶烟岩外云初起, 新月潭心钓未收。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 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中华文学
上星期偶然到五马路一爿小药店里去看我一个小表弟——他现在是店徒——走过亚东书馆,顺便走了进去。 在杂乱的书报堆里找到了几期《语丝》,便买来把它读。 在广告栏中看见了有所谓《莽原》的广告和目录,说是由先生主编的,定神一想,似乎刚才在亚东书馆也乱置在里面,便懊悔的什么似的。要再乘电车出去,时钱两缺,暂时把它丢开了。可是当我把《语丝》读完的时候,想念《莽原》的心思却忽然增高万倍,急中生智,马上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可爱的表弟。下二天,我居然能安安逸逸的读《莽原》了。三期中最能引起我的兴致的,便是先生的小杂感。 上面不过要表明对于《莽原》的一种渴望,不是存心要耗费先生的时间。今天,我的表弟又把第四期的《莽原》寄给我了,白天很热,所以没有细读,现在是半夜十二时多了,在寂静的大自然中,洋烛光前,细读《编完写起》,一字一字的。尤其使我百读不厌的,是第一段关于“青年与导师”的话。因为这个念头近来把我扰的头昏,时时刻刻想找一些文章来读,借以得些解决。 先生:“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开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可真痛快之至了! 先生,我不愿对你说我是怎么烦闷的青年啦,我是多么孤苦啦,因为这些无聊的形容词非但不能引人注意,反生厌恶。我切急要对先生说的,是我正在找个导师呵! 我所谓导师,不是说天天把书讲给我听,把道德……等指示我的,乃是正在找一个能给我一些真实的人生观的师傅! 大约一月前,我把嚣俄的《哀史》〔3〕念完了。当夜把它的大意仔细温习一遍,觉得嚣俄之所以写了这么长的一部伟著,其用意也不过是指示某一种人的人生观。他写《哀史》是在流放于ChannelIsland〔4〕时,所以他所指示的人是一种被世界,人类,社会,小人……甚至一个侦探所舍弃的人,但同时也是被他们监视的人。一个无辜的农夫,偷了一点东西来养母亲,卒至终生做了罪犯;逃了一次监,罪也加重一层。后来,竟能化名办实业,做县知事,乐善好施,救出了无数落难的人。而他自己则布衣素食,保持着一副沉毅的态度,还在夜间明灯攻读,以补少年失学之缺憾(这种处所,正是浪漫作家最得意之笔墨)。可是他终被一个侦探(社会上实有这种人的!)怀疑到一个与他同貌的农夫,及至最后审判的一天,他良心忍不住了,投案自首,说他才是个逃犯。至此,他自己知道社会上决不能再容他存在了。于是他一片赤诚救世之心,却无人来接受!这是何等的社会!可是他的身体可以受种种的束缚,他的心却是活的!所以他想出了以一个私生女儿为终生的安慰!他可为她死!他的生也是为了她。试看Cosett〔5〕与人家发生了爱,他老人家终夜不能入睡,是多么的烦闷呵!最后,她嫁了人,他老人家觉得责任已尽,人生也可告终了。于是也失踪了。 我以为嚣俄是指导被社会压迫与弃置的人,尽可做一些实在的事;其中未始没有乐趣。正如先生所谓“遇见深林……”,虽则在动机上彼此或有些不同。差不多有一年之久,我终日想自己去做一些工作,不倚靠别人,总括一句,就是不要做智识阶级的人了,自己努力去另辟一新园地。后来又读托尔斯泰小说AnnaKarenina〔6〕,看到主人Vronsky〔7〕的田园生活,更证明我前念之不错。及至后来读了Hardy的悲观色彩十分浓厚的Tess〔8〕,对于乡村实在有些入魔了!不过以Haydy的生活看来,勤勤恳恳的把Wessex写给了世人,自己孜孜于文学生涯,觉得他的生活,与嚣俄或托尔斯泰所写的有些两样,一是为了他事失败而才从事的,而哈代则生来愿意如此(虽然也许是我妄说,但不必定是哈代,别的人一定很多)。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一是进化的,前者却是退化了。 因为前天在某文上见引用一句歌德的话:“做是容易的,想却难了!”于是从前种种妄想,顿时消灭的片屑不存。因为照前者的入田园,只能算一种“做”,而“想” 却绝对谭不到,平心而论,一个研究学问或作其他事业的人一旦遭了挫折,便去归返自然,只能算“做”一些简易的工作,和我国先前的隐居差不多,无形中已陷于极端的消极了!一个愚者而妄想“想”,自然痴的可怜,但一遇挫折己便反却,却是退化了。 先生的意思或许不是这些,但现今田园思想充斥了全国青年的头脑中,所以顺便写了一大堆无用的话。但不知先生肯否给我以稍为明了一些的解释呢? 先生虽然万分的憎恶所谓“导师”,我却从心坎里希望你做一些和厨川白村相像的短文(这相像是我虚拟的),给麻木的中国人一些反省。 白波,上海同文书院。六月。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二日《莽原》周刊第八期。 〔2〕参看《华盖集·导师》。 〔3〕嚣俄通译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哀史》,即《悲惨世界》。 〔#p#副标题#e#
311 0 0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335 0 0
充赋名今遂,安亲事不违。甲科文比玉,归路锦为衣。 海运同鹍化,风帆若鸟飞。知君到三径,松菊有光辉。
玉笼薰绣裳,著罢眠洞房。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 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
382 0 0
崔国辅
水府沦幽壑,星轺下紫微。鸟惊司仆驭,花落侍臣衣。 芳树摇春晚,晴云绕座飞。淮王正留客,不醉莫言归。
宋之问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