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327 0 0
张九龄
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打梁州、箫鼓浪花中,跳鱼立。 山倒影,云千叠。横浩荡,舟如叶。有采菱清些,桃根双楫。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入。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长鲸吸。
307 0 0
范成大
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348 0 0
皎然
名参汉望苑,职述景题舆。巫峡将之郡,荆门好附书。 远行无自苦,内热比何如。正是炎天阔,那堪野馆疏。 黄牛平驾浪,画鹢上凌虚。试待盘涡歇,方期解缆初。 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渚柳元幽僻,村花不扫除。 宿阴繁素柰,过雨乱红蕖。寂寂夏先晚,泠泠风有馀。 江清心可莹,竹冷发堪梳。直作移巾几,秋帆发弊庐。
374 0 0
杜甫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箭水泠泠刻漏长。 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299 0 0
中华文学
修月三千户。拥冰轮、同游碧落,问津牛浦。上界真仙多才思,乞与瑶阶玉树。渺万里、人间何处。云叶依依分清荫,忆当时、掩映霓裳舞。算万木,宁如许。 年年萧爽幽岩路。倚西风、吹香金粟,超然云坞。一洗纷纷凡花尽,堪写清商对抚。为豁散、蛮烟瘴雨。脱俗高标谁能领,向骚人、正欠题新句。须大手,与君赋。
273 0 0
灯舫华星,崖山矴口,官军围处。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311 0 0
刘辰翁
洛川流雅韵,秦道擅苛威。听歌梁上动,应律管中飞。 光飘神女袜,影落羽人衣。愿言心未翳,终冀效轻微。
322 0 0
骆宾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63 0 0
辛弃疾
蕙死兰枯待返魂。暗香梅上又重闻。粉妆额子,多少画难真。 竹外冰清斜倒影,江头雪里暗藏春。千钟玉酒,休更待飘零。
房舜卿
倚晴空。正三洲下叶,七泽收虹。叹年光催老,身世飘蓬。南歌客,新丰酒,但万里、云水俱东。谢故人,解系船访我,脱帽相从。 人世欢易失,尊俎且更从容。任酒倾波碧,烛翦花红。君向楚,我归秦,便分路、青竹丹枫。恁时节,漫梦凭夜蝶,书倩秋鸿。
292 0 0
朱敦儒
潮沟横趣北山阿,一月三游未是多。老去交亲难暂舍, 闲中滋味更无过。谿桥树映行人渡,村径风飘牧竖歌。 孤棹乱流偏有兴,满川晴日弄微波。
384 0 0
杨柳岸秋千高架,梨花院仕女双丫,玉纤轻按小琵琶。花明春富贵,响玉交加,东风人信马。 山居 蕨薇嫩山林趣味,桑麻富田野生涯,市喧声不到衡扉。绿香春酒瓮,红润晓花枝,日高眠未起。 春醉 红叱拨轻总宝,紫葡萄满泛金钟,寻芳人在小帘栊。倚风同笑傲,对月唱玲珑,清闲可意种。 忆西湖 花院小低低朱户,酒旗摇簇簇香车,市桥官柳暗西湖。杯浮金潋滟,寺现玉浮图,莺花谁是主? 自况 万顷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蓝田堪种玉,鲁酒可操觚,东风供睡足。
346 0 0
吴西逸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 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 折羽不复飞,逝水不复归。直松摧高柯,弱蔓将何依。 朝为春日欢,夕为秋日悲。泪下无尺寸,纷纷天雨丝。 积怨成疾疹,积恨成狂痴。怨草岂有边,恨水岂有涯。 怨恨驰我心,茫茫日何之。
362 0 0
孟郊
日烈风高野草香,百花狼藉柳披猖。连天瑞霭千门远, 夹道新阴九陌长。众饮不欢逃席酒,独行无味放游缰。 年来与问闲游者,若个伤春向路旁。
335 0 0
宫漏夜丁丁,千门闭霜月。华堂列红烛,丝管静中发。 歌眉低有思,舞体轻无骨。主人启酡颜,酣畅浃肌发。 犹思城外客,阡陌不可越。春意日夕深,此欢无断绝。
350 0 0
刘禹锡
萦云凤髻飘然解,玉钺玄干俨先迈。朝真弟子悄无言, 再拜碧杯添沆瀣。火gW跳跃龙毛盖,脑发青青wT綷綷. 万象销沉一瞬间,空馀月外闻残佩。
368 0 0
陆龟蒙
L.S.先生: 要这样冒昧地麻烦先生的心情,是抑制得很久的了,但像我们心目中的先生,大概不会淡漠一个热忱青年的请教的吧。这样几度地思量之后,终于唐突地向你表示我们在文艺上——尤其是短篇小说上的迟疑和犹豫了。 我们曾手写了好几篇短篇小说,所采取的题材:一个是专就其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的青年,把那些在现时代所显现和潜伏的一般的弱点,用讽刺的艺术手腕表示出来;一个是专就其熟悉的下层人物——在现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把那些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的朦胧反抗的冲动,刻划在创作里面,——不知这样内容的作品,究竟对现时代,有没有配说得上有贡献的意义?我们初则迟疑,继则提起笔又犹豫起来了。这须请先生给我们一个指示,因为我们不愿意在文艺上的努力,对于目前的时代,成为白费气力,毫无意义的。 我们决定在这一个时代里,把我们的精力放在有意义的文艺上,借此表示我们应有的助力和贡献,并不是先生所说的那一辈略有小名,便去而之他的文人。因此,目前如果先生愿给我们以指示,这指示便会影响到我们终身的。虽然也曾看见过好些普罗作家的创作,但总不愿把一些虚构的人物使其翻一个身就革命起来,却喜欢捉几个熟悉的模特儿,真真实实地刻划出来——这脾气是否妥当,确又没有十分的把握了。所以三番五次的思维,只有冒昧地来唐突先生了。 即祝 近好! Ts-c.Y.及Y-f.T.上十一月廿九日。 回信 Y及T②先生: 接到来信后,未及回答,就染了流行性感冒,头重眼肿,连一个字也不能写,近几天总算好起来了,这才来写回信。同在上游,而竟拖延到一个月,这是非常抱歉的。 两位所问的,是写短篇小说的时候,取来应用的材料的问题。而作者所站的立场,如信上所写,则是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如果是战斗的无产者,只要所写的是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东西,那就无论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事情,所使用的是什么材料,对于现代以及将来一定是有贡献的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本身便是一个战斗者。 但两位都并非那一阶级,所以当动笔之先,就发生了来信所说似的疑问。我想,这对于目前的时代,还是有意义的,然而假使永是这样的脾气,却是不妥当的。 别阶级的文艺作品,大抵和正在战斗的无产者不相干。小资产阶级如果其实并非与无产阶级一气,则其憎恶或讽刺同阶级,从无产者看来,恰如较有聪明才力的公子憎恨家里的没出息子弟一样,是一家子里面的事,无须管得,更说不到损益。例如法国的戈兼③,痛恨资产阶级,而他本身还是一个道道地地资产阶级的作家。倘写下层人物(我以为他们是不会“在现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罢,所谓客观其实是楼上的冷眼,所谓同情也不过空虚的布施,于无产者并无补助。而且后来也很难言。例如也是法国人的波特莱尔,当巴黎公社初起时,他还很感激赞助,待到势力一大,觉得于自己的生活将要有害,就变成反动了。④但就目前的中国而论,我以为所举的两种题材,却还有存在的意义。如第一种,非同阶级是不能深知的,加以袭击,撕其面具,当比不熟悉此中情形者更加有力。如第二种,则生活状态,当随时代而变更,后来的作者,也许不及看见,随时记载下来,至少也可以作这一时代的记录。所以对于现在以及将来,还是都有意义的。不过即使“熟悉”,却未必便是“正确”,取其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 因此我想,两位是可以各就自己现在能写的题材,动手来写的。不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这样写去,到一个时候,我料想必将觉得写完,——虽然这样的题材的人物,即使几十年后,还有作为残滓而存留,但那时来加以描写刻划的,将是别一种作者,别一样看法了。然而两位都是向着前进的青年,又抱着对于时代有所助力和贡献的意志,那时也一定能逐渐克服自己的生活和意识,看见新路的。 总之,我的意思是:现在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自然更不必硬造一个突变式的革命英雄,自称“革命文学”;但也不可苟安于这一点,没有改革,以致沉没了自己——也就是消灭了对于时代的助力和贡献。 此复,即颂近佳。 L.S.启。 十二月二十五日。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五日《十字街头》第三期。 ②Y,即杨子青(沙汀),四川安县人;T,即汤艾芜(艾芜),四川新都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青年作者。 ③戈兼(T.Gautier,1811~1872)通译戈蒂叶,法国唯美主义作家。他最先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著有小说《莫班小姐》、诗剧《死的喜剧》等。 ④波特莱尔参看本卷第229页注⑤。他曾参加法国一八四八年的二月革命。这里说他赞助初起时的巴黎公社,当是误记。 #p#副标题#e#
314 0 0
鲁迅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308 0 0
邹弢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