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天云敛壶中,昼暖乍喜薰风永。轻纱渐试,香罗初褪,梅阴又□。广殿窗虚,翠帘卷起,一番清影。正新篁绿嫩,池光涨雨,鱼吹浪、燕飞径。 好是九重邃密,有岚光、烟溪深静。升平暇日,长廊别院,笙歌缓整。宝辇迟留,玉觞时举,何妨乘兴。况一年好处,犹寒未暖,是清和景。
317 0 0
曹勋
俎豆有践,黄流在尊。九宫之祀,三代莫存。 乐变六宫,坛开八门。圣皇昭对,祐我黎元。
310 0 0
佚名
华亭新伟观,胜地得高雄。凭栏徒倚要眇,万里景无穷。好是江流萦绕,那更云天舒阔,叠嶂倚晴空。眼界无尽藏,怀抱有清风。 主人贤,开绮席,泛金钟。放怀一笑,许我满酌醉颜红。只恐玺书即下,促起飞凫东去,行作黑头公。还记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298 0 0
中华文学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305 0 0
苏轼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 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329 0 0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331 0 0
辛弃疾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327 0 0
黄机
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 芳馨来满袖,琼玖愿酬篇。把玩情何极,云林若眼前。
284 0 0
钱起
捧桂香和紫禁烟,远乡程彻巨鳌边。莫言挂席飞连夜, 见说无风即数年。衣上日光真是火,岛旁鱼骨大于船。 到乡必遇来王使,与作唐书寄一篇。
323 0 0
贯休
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先生底事,有赋飘然。刚道为田园。独醒何为,持杯自劝。未能免。 休把茱萸吟玩。但管年年健。千古事、几凭阑。吾生早、九十强半。欢娱终日,富贵何时,一笑醉乡宽。倒载归来,回廊月满。
325 0 0
赵以夫
驾月新成碧玉梁。青天万里泻银潢。广寒宫里无双树,无热池边不尽香。 承露液,酿秋光。直须一举累千觞。不知世路风波恶,何似芗林气味长。
291 0 0
向子諲
嫩晴还更宜轻雨。最好处、欲开未吐。一点聘梅心,千古凭谁语。 脸霞晕锦娇人处。肯浪逐、红围翠舞。银烛莫高烧,春梦无多许。
322 0 0
吴潜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368 0 0
李洞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300 0 0
陈子昂
夜茫茫,春寂寂。寒烟叫裂空山石。吸尽东风,化作垂红滴。 漏将阑,情转极。月明绕树声声急。无数闲花,尽染啼痕湿。
346 0 0
一 蒲力汗诺夫(George Valentinovitch Plekhanov)以一八五七年,生于坦木皤夫省的一个贵族的家里。自他出世以至成年之间,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正是智识阶级所提倡的民众主义②自兴盛以至凋落的时候。他们当初的意见,以为俄国的民众,即大多数的农民,是已经领会了社会主义,在精神上,成着不自觉的社会主义者的,所以民众主义者的使命,只在“到民间去”,向他们说明那境遇,善导他们对于地主和官吏的嫌憎,则农民便将自行蹶起,实现自由的自治制,即无政府主义底社会的组织。 但农民却几乎并不倾听民众主义者的鼓动,倒是对于这些进步的贵族的子弟,怀抱着不满。皇帝亚历山大二世③的政府,则于他们临以严峻的刑罚,终使其中的一部分,将眼光从农民离开,来效法西欧先进国,为有产者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而争斗了。于是从“土地与自由党”④分裂为“民意党”,从事于政治底斗争,但那手段,却非一般底社会运动,而是单独和政府相斗争,尽全力于恐怖手段——暗杀。 青年的蒲力汗诺夫,也大概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之下,开始他革命底活动的。但当分裂时,尚复固守农民社会主义的根本底见解,反对恐怖主义,反对获得政治底公民底自由,别组“均田党”⑤,惟属望于农民的叛乱。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农民固多社会主义底倾向,而劳动者亦殊重要。他在那《革命运动上的俄罗斯工人》中说,工人者,是偶然来到都会,现于工厂的农民。要输社会主义入农村中,这农民工人便是最适宜的媒介者。因为农民相信他们工人的话,是在智识阶级之上的。 事实也并不很远于他的豫料。一八八一年恐怖主义者竭全力所实行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暗杀,民众未尝蹶起,公民也不得自由,结果是有力的指导者或死或因,“民意党”殆濒于消灭。连不属此党而倾向工人的社会主义的蒲力汗诺夫等,也终被政府所压迫,不得不逃亡国外了。 他在这时候,遂和西欧的劳动运动相亲,遂开始研究马克斯的著作。 马克斯之名,俄国是早经知道的;《资本论》第一卷,也比别国早有译本⑥;许多“民意党”的人们,还和他个人底地相知,通信。然而他们所竭尽尊敬的马克斯的思想,在他们却仅是纯粹的“理论”,以为和俄国的现实不相合,和俄人并无关系的东西,因为在俄国没有资本主义,俄国的社会主义,将不发生于工厂而出于农村的缘故。但蒲力汗诺夫是当回忆在彼得堡的劳动运动之际,就发生了关于农村的疑惑的,由原书而精通马克斯主义文献,又增加了这疑惑。他于是搜集当时所有的统计底材料,用真正的马克斯主义底方法,来研究它,终至确信了资本主义实在君临着俄国。一八八四年,他发表叫作《我们的对立》⑦的书,就是指摘民众主义的错误,证明马克斯主义的正当的名作。他在这书里,即指示着作为大众的农民,现今已不能作社会主义的支柱。在俄国,那时都会工业正在发达,资本主义制度已在形成了。必然底地随此而起者,是资本主义之敌,就是绝灭资本主义的无产者。所以在俄国也如在西欧一样,无产者是对于政治底改造的最有意味的阶级。从那境遇上说,对于坚执而有组织的革命,已比别的阶级有更大的才能,而且作为将来的俄国革命的射击兵,也是最为适当的阶级。 自此以来,蒲力汗诺夫不但本身成了伟大的思想家,并且也作了俄国的马克斯主义者的先驱和觉醒了的劳动者的教师和指导者了。 二 但蒲力汗诺夫对于无产阶级的殊勋,最多是在所发表的理论的文字,他本身的政治底意见,却不免常有动摇的。 一八八九年,社会主义者开第一次国际会议于巴黎,蒲力汗诺夫在会上说,“俄国的革命运动,只有靠着劳动者的运动才能胜利,此外并无解决之道”的时候,是连欧洲有名的许多社会主义者们,也完全反对这话的;但不久,他的业绩显现出来了。文字方面,则有《历史上的一元底观察的发展》⑧(或简称《史底一元论》),出版于一八九五年,从哲学底领域方面,和民众主义者战斗,以拥护唯物论,而马克斯主义的全时代,也就受教于此,借此理解战斗底唯物论的根基。后来的学者,自然也尝加以指摘的批评,但什维诺夫却说,“倒不如将这大可注目的书籍,向新时代的人们来说明,来讲解,实为更好的工作”云。次年,在事实方面,则因他的弟子们和民众主义者斗争的结果,终使纺纱厂的劳动者三万人的大同盟罢工,勃发于彼得堡,给俄国的历史划了新时期,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底价值,始为大家所认识,那时开在伦敦的社会主义者的第四次国际会议,也对此大加惊叹,欢迎了。 然而蒲力汗诺夫究竟是理论家。十九世纪末,列宁才开始活动,也比他年青,而两个人之间,就自然而然地行了未尝商量的分业。他所擅长的是理论方面,对于敌人,便担当了哲学底论战。列宁却从最先的著作以来,即专心于社会政治底问题,党和劳动阶级的组织的。他们这时的以辅车相依⑨的形态,所编辑发行的报章,是Iskra(《火花》)(10),撰者们中,虽然颇有不纯的分子,但在当时,却尽了重大的职务,使劳动者和革命者的或#p#副标题#e#
293 0 0
鲁迅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 歌动白纻山,舞回天门月。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二河,流血拥僵尸。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289 0 0
李白
寒城朝烟澹,山谷落叶赤。阴风千里来,吹汝江上宅。 鹍鸡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哀哀失木狖,矫矫避弓翮。亦知故乡乐,未敢思夙昔。 昔在凤翔都,共通金闺籍。天子犹蒙尘,东郊暗长戟。 兵家忌间谍,此辈常接迹。台中领举劾,君必慎剖析。 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 仲尼甘旅人,向子识损益。朝廷非不知,闭口休叹息。 余时忝诤臣,丹陛实咫尺。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 行迈心多违,出门无与适。于公负明义,惆怅头更白。
342 0 0
杜甫
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 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
406 0 0
皮日休
九衢日暖树苍苍,万里吴人忆水乡。 汉主未曾亲羽猎,不知将底谏君王。
309 0 0
陈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