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301 0 0
中华文学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1] 。 孰是都不营[2],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3] 。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4] 。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5] 。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6] 。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7] 。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8] 。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9] 。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10] 。
808 0 0
陶渊明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 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春风撩乱伯劳语, 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 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有美一人,於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 竞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 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馀血。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 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沉结。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鹊往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曈曨, 华星次明灭。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有此迢递期, 不如生死别。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500 0 0
元稹
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烟草隋宫歌舞地,谁遣万红围绣。结酒因缘,装春富贵,也要经纶手。笙箫声里,一江晴绿吹绉。 是处羽箭如飞,那知鹤府,花压阑干昼。油幕文书谈笑了,余事尽堪茶酒。报答东风,流连西日,绿外沈吟久。与春无负,醉归香满襟袖。
360 0 0
方岳
《唐书》《艺文志》:《范子计然》十五卷,范蠡问,计然答。列农家。马总《意林》〔2〕:《范子》十二卷,注云,并是阴阳历数也。《汉书》《艺文志》有《范蠡》二篇,在兵权家,非一书。《隋志》亦不载计然。然贾思勰《齐民要术》〔3〕已引其说,则出于后魏以前,虽非蠡作,要为秦汉时故书,《隋志》盖偶失之。计然者,徐广《史记音义》云范蠡师也,名研〔4〕。颜师古《汉书》注云:一号计研,其书有《万物录》,著五方所出,皆直述之。事见《皇览》及《中经簿》。又《吴越春秋》及《越绝》并作计倪。此则倪,研及然声皆相近,实一人耳。 〔5〕案本书言计然以越王鸟喙,不可同利,未尝仕越〔6〕。而《越绝》记计倪官卑年少,其居在后,《吴越春秋》又在八大夫之列,出处画然不同。意计然,计倪自为两人,未可以音近合之。又郑樵《通志》《氏族略》引《范蠡传》:蠡师事计然。姓宰氏,字文子。 〔7〕章宗源〔8〕以辛为宰氏之误。《汉志》农家有《宰氏》十七篇,或即此,然不能详。审谛逸文,有论“天道”及“九宫”“九田”,亦时著蠡问者,与马总所载《范子》合;又有言庶物所出及价直者,与师古所谓《万物录》合。盖《唐志》著录合此二分,故有十五篇,而马总,颜罶各举一分,所述遂见殊异,实为一书。今别其论阴阳记方物者为上下卷,计倪《内经》〔9〕亦先阴阳后货物,殆计然之书例本如此,而二人相栶,亦自汉已然,故《越绝》即计〔10〕以计然为计倪之说矣。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作时间未详。原无标点。 《范子计然》,鲁迅辑本两卷,据《史记》、《后汉书》、《艺文类聚》、《大观本草》等二十种古籍校录而成,共一二一则。未印行。 〔2〕马总(?—823)字会元(一作元会),唐代扶风(今陕西岐山)人。官至户部尚书。《意林》,周秦以来诸家著作杂录,今本五卷,共收七十一家。 〔3〕贾思勰后魏齐郡益都(今属山东)人,官高阳太守。《齐民要术》,古农书,十卷。卷三、卷四引有《范子计然》论“五谷”和介绍“蜀椒”的文字。 〔4〕徐广(352—425)字野民,东晋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人,官至中散大夫。《史记音义》,《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二卷,新、旧《唐志》著录十三卷,已佚。《史记·货殖列传》南朝宋裴骃《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故谚曰‘研、桑心筭’。” 〔5〕颜师古(581—645)名罶,唐代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官中书侍郎、弘文馆学士,以注《汉书》著名。他在《汉书·货殖传》的注文中说:“计然一号计研,故《宾戏》曰‘研、桑心计于无垠’,即谓此耳。计然者,濮上人也,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尝游南越,范蠡卑身事之。其书则有《万物录》,著五方所出,皆直述之。 事见《皇览》及晋《中经簿》。又《吴越春秋》及《越绝书》并作计倪。 此则倪、研及然声皆相近,实一人耳。”《皇览》,类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一二○卷,亡。《中经簿》,目录书,晋代荀勖撰,《隋志》著录十四卷,今存清代王仁俊辑本一卷。《吴越春秋》,史书,汉代赵晔著,现存十卷。该书卷六《勾践伐吴外传》载,“冬十月,越王乃请八大夫”问战,而实际列举的越国大夫仅计倪等七人。《越绝书》,史书,汉代袁康撰,十五卷。该书卷九《越绝外传·计倪第十一》:“昔者越王勾践近侵于强吴,……乃胁诸臣与之盟:‘吾欲伐吴,奈何有功?’群臣默然无对。王曰:‘夫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何大夫易见而难使也?’计倪官卑年少,其居在后,举首而起,曰:‘殆哉,非大夫易见难使,是大王不能使臣也。’”〔6〕计然以越王鸟喙鲁迅辑本《范子计然》卷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乘偏舟于江湖。” 引自《意林》、《后汉书·隗嚣传》注等。 〔7〕郑樵(1103—1162)字渔仲,莆田(今属福建)人,宋代史学家。《通志》,史书,二百卷,包括自上古至隋的本纪、世家、年谱、列传和记载上古至唐宋文献资料的二十略。《氏族略》为二十略之一,记述氏族演变情况,其中说:“宰氏氏《范蠡传》云,范蠡师计然,姓宰氏,字文子,葵丘濮上人。”又“辛氏……计然,本辛氏,改为计氏。” 〔8〕章宗源(约1751—1800)字逢之,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年间举人。著有《隋书经籍志考证》等。 〔9〕计倪《内经》记载越王勾践为策划伐吴而召见计倪的问答之词,见《越绝书》卷四。 〔10〕此“计”字疑为衍文。 #p#副标题#e#
337 0 0
鲁迅
海上聊一望,舶帆天际飞。狂蛮莫挂甲,圣主正垂衣。 风恶巨鱼出,山昏群獠归。无人知此意,吟到月腾辉。
411 0 0
贯休
客去车尘未敛。古帘暗、雨苔千点。月皎风清在处见。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 池曲河声转。念归计,眼迷魂乱。明日前村更荒远。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326 0 0
周邦彦
小门开板阁,终日是逢迎。语笑人同坐,修持意别行。 水花秋始发,风竹夏长清。一恨凄惶久,怜师记姓名。
441 0 0
张祜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319 0 0
孟浩然
【秦人谣】 微生祖龙代, 却思尧舜道。 何人仕帝庭, 拔杀指佞草。 奸臣弄民柄, 天子恣衷抱。 上下一相蒙, 马鹿遂颠倒。 中国既板荡, 骨肉安可保。 人生贵年寿, 吾恨死不早。
317 0 0
古之奇
垄上流泉垄下分,断肠呜咽不堪闻。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341 0 0
余铭 最近出版了一本很好的翻译:高本汉著的《中国语和中国文》。高本汉〔2〕先生是个瑞典人,他的真姓是珂罗倔伦(Karlgren)。他为什么“贵姓”高呢?那无疑的是因为中国化了。他的确对于中国语文学有很大的供献。 但是,他对于中国人似乎更有研究,因此,他很崇拜文言,崇拜中国字,以为对中国人是不可少的。 他说:“近来——按高氏这书是一九二三年在伦敦出版的——某几种报纸,曾经试用白话,可是并没有多大的成功;因此也许还要触怒多数定报人,以为这样,就是讽示著他们不能看懂文言报呢!” “西洋各国里有许多伶人,在他们表演中,他们几乎随时可以插入许多‘打诨’,也有许多作者,滥引文书;但是大家都认这种是劣等的风味。这在中国恰好相反,正认为高妙的文雅而表示绝艺的地方。” 中国文的“含混的地方,中国人不但不因之感受了困难,反而愿意养成它。” 但高先生自己却因此受够了侮辱:“本书的著者和亲爱的中国人谈话,所说给他的,很能完全了解;但是,他们彼此谈话的时候,他几乎一句也不懂。”这自然是那些“亲爱的中国人”在“讽示”他不懂上流社会的话,因为“外国人到了中国来,只要注意一点,他就可以觉得:他自己虽然熟悉了普通人的语言,而对于上流社会的谈话,还是莫名其妙的。” 于是他就说:“中国文字好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西洋文字好像一个有用而不美的贱婢。” 美丽可爱而无用的贵妇的“绝艺”,就在于“插诨”的含混。这使得西洋第一等的学者,至多也不过抵得上中国的普通人,休想爬进上流社会里来。这样,我们“精神上胜利了”。为要保持这种胜利,必须有高妙文雅的字汇,而且要丰富!五四白话运动的“没有多大成功”,原因大抵就在上流社会怕人讽示他们不懂文言。 虽然,“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们还是含混些好了。否则,反而要感受困难的。 十月二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按本篇为瞿秋白所作,参看本卷第47页注〔1〕。〔2〕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瑞典汉语学家。一九○九年至一九一二年间旅居中国,研究汉语音韵学。他的《中国语和中国文》一书,一九二三年在英国出版;后经张士禄译出,一九三一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28 0 0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397 0 0
李商隐
草长黄池千里馀,归来宗庙已丘墟。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402 0 0
红绣被,两两间鸳鸯。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全胜薄情郎。
399 0 0
牛峤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吟辞宿处烟霞去, 心负秋来水石闲。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401 0 0
赵嘏
苍苍岘亭路,腊月汉阳春。带雪半山寺,行沙隔水人。 王祥因就宦,莱子不违亲。正恨殊乡别,千条楚柳新。
340 0 0
司空曙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381 0 0
刘禹锡
鄠县李长官,横琴膝上弄。不闻有政声,但见手子动。
333 0 0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487 0 0
高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