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采芙容。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388 0 0
袁正真
《唐书》《艺文志》:《范子计然》十五卷,范蠡问,计然答。列农家。马总《意林》〔2〕:《范子》十二卷,注云,并是阴阳历数也。《汉书》《艺文志》有《范蠡》二篇,在兵权家,非一书。《隋志》亦不载计然。然贾思勰《齐民要术》〔3〕已引其说,则出于后魏以前,虽非蠡作,要为秦汉时故书,《隋志》盖偶失之。计然者,徐广《史记音义》云范蠡师也,名研〔4〕。颜师古《汉书》注云:一号计研,其书有《万物录》,著五方所出,皆直述之。事见《皇览》及《中经簿》。又《吴越春秋》及《越绝》并作计倪。此则倪,研及然声皆相近,实一人耳。 〔5〕案本书言计然以越王鸟喙,不可同利,未尝仕越〔6〕。而《越绝》记计倪官卑年少,其居在后,《吴越春秋》又在八大夫之列,出处画然不同。意计然,计倪自为两人,未可以音近合之。又郑樵《通志》《氏族略》引《范蠡传》:蠡师事计然。姓宰氏,字文子。 〔7〕章宗源〔8〕以辛为宰氏之误。《汉志》农家有《宰氏》十七篇,或即此,然不能详。审谛逸文,有论“天道”及“九宫”“九田”,亦时著蠡问者,与马总所载《范子》合;又有言庶物所出及价直者,与师古所谓《万物录》合。盖《唐志》著录合此二分,故有十五篇,而马总,颜罶各举一分,所述遂见殊异,实为一书。今别其论阴阳记方物者为上下卷,计倪《内经》〔9〕亦先阴阳后货物,殆计然之书例本如此,而二人相栶,亦自汉已然,故《越绝》即计〔10〕以计然为计倪之说矣。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作时间未详。原无标点。 《范子计然》,鲁迅辑本两卷,据《史记》、《后汉书》、《艺文类聚》、《大观本草》等二十种古籍校录而成,共一二一则。未印行。 〔2〕马总(?—823)字会元(一作元会),唐代扶风(今陕西岐山)人。官至户部尚书。《意林》,周秦以来诸家著作杂录,今本五卷,共收七十一家。 〔3〕贾思勰后魏齐郡益都(今属山东)人,官高阳太守。《齐民要术》,古农书,十卷。卷三、卷四引有《范子计然》论“五谷”和介绍“蜀椒”的文字。 〔4〕徐广(352—425)字野民,东晋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人,官至中散大夫。《史记音义》,《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二卷,新、旧《唐志》著录十三卷,已佚。《史记·货殖列传》南朝宋裴骃《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故谚曰‘研、桑心筭’。” 〔5〕颜师古(581—645)名罶,唐代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官中书侍郎、弘文馆学士,以注《汉书》著名。他在《汉书·货殖传》的注文中说:“计然一号计研,故《宾戏》曰‘研、桑心计于无垠’,即谓此耳。计然者,濮上人也,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尝游南越,范蠡卑身事之。其书则有《万物录》,著五方所出,皆直述之。 事见《皇览》及晋《中经簿》。又《吴越春秋》及《越绝书》并作计倪。 此则倪、研及然声皆相近,实一人耳。”《皇览》,类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一二○卷,亡。《中经簿》,目录书,晋代荀勖撰,《隋志》著录十四卷,今存清代王仁俊辑本一卷。《吴越春秋》,史书,汉代赵晔著,现存十卷。该书卷六《勾践伐吴外传》载,“冬十月,越王乃请八大夫”问战,而实际列举的越国大夫仅计倪等七人。《越绝书》,史书,汉代袁康撰,十五卷。该书卷九《越绝外传·计倪第十一》:“昔者越王勾践近侵于强吴,……乃胁诸臣与之盟:‘吾欲伐吴,奈何有功?’群臣默然无对。王曰:‘夫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何大夫易见而难使也?’计倪官卑年少,其居在后,举首而起,曰:‘殆哉,非大夫易见难使,是大王不能使臣也。’”〔6〕计然以越王鸟喙鲁迅辑本《范子计然》卷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乘偏舟于江湖。” 引自《意林》、《后汉书·隗嚣传》注等。 〔7〕郑樵(1103—1162)字渔仲,莆田(今属福建)人,宋代史学家。《通志》,史书,二百卷,包括自上古至隋的本纪、世家、年谱、列传和记载上古至唐宋文献资料的二十略。《氏族略》为二十略之一,记述氏族演变情况,其中说:“宰氏氏《范蠡传》云,范蠡师计然,姓宰氏,字文子,葵丘濮上人。”又“辛氏……计然,本辛氏,改为计氏。” 〔8〕章宗源(约1751—1800)字逢之,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年间举人。著有《隋书经籍志考证》等。 〔9〕计倪《内经》记载越王勾践为策划伐吴而召见计倪的问答之词,见《越绝书》卷四。 〔10〕此“计”字疑为衍文。 #p#副标题#e#
338 0 0
鲁迅
【经沙苑】 野水泛长澜,宫牙开小茜。 无人柳自春,草渚鸳鸯暖。 晴嘶卧沙马,老去悲啼展。 今春还不归,塞嘤折翅雁。
346 0 0
李贺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如今刀笔士,不及屠沽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东西南北少知音, 终年竟岁悲行路。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谁谓西江深, 涉之固无忧;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 险巇唯有世间路,一晌令人堪白头。贵人立意不可测, 等闲桃李成荆棘。风尘之士深可亲,心如鸡犬能依人。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劝君且饮酒, 酒能散羁愁。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
335 0 0
戎昱
(《大韶》,有虞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舜能绍先圣 之德。凡二章,章四句) 森森群象兮,日见生成。欲闻朕初兮,玄封冥冥。 洋洋至化兮,日见深柔。欲闻大濩兮,大渊油油。
344 0 0
元结
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 柳变金堤畔,兰抽曲水滨。轻黄垂辇道,微绿映天津。 丽景浮丹阙,晴光拥紫宸。不知幽远地,今日几枝新。
343 0 0
中华文学
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王母夭桃一度开, 玉楼红粉千回变。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 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香倒。劝君莫谩栽荆棘, 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白骨沉埋暮山碧。
458 0 0
庄南杰
昆仑凝想最高峰,王母来乘五色龙。歌听紫鸾犹缥缈, 语来青鸟许从容。风回水落三清月,漏苦霜传五夜钟。 树影悠悠花悄悄,若闻箫管是行踪。
403 0 0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334 0 0
【海棠】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423 0 0
郑谷
掬土移山望山尽,投石填海望海满。持索捕风几时得, 将刀斫水几时断。未若不相知,中心万仞何由款。
419 0 0
韦应物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小阖无人,绣帘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约樗蒲。修蛾忘了章台样。细思一饷。感事添惆怅。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倩传书。
312 0 0
陆游
屈指良交十四人,隙驹风烛渐为尘。当初花下三秦客, 只有天涯二老身。乘醉几同游北内,寻芳多共谒东邻。 此时阻隔关山远,月满江楼泪满巾。
387 0 0
【绣岭宫词】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457 0 0
李洞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 金焰欺寒却照霜。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 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368 0 0
陆龟蒙
幕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山怜九仙近,石买太湖奇。 树势想高日,地形夸得时。自然成避俗,休与白云期。
424 0 0
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 何年饮著声闻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409 0 0
白居易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1] 被酒莫惊春睡重[2] 赌书消得泼茶香[3] 当时只道是寻常
357 0 0
纳兰性德
闲步浅青平绿,流水征车自逐。 谁家挟弹少年,拟打红衣啄木。 山花雨打尽,满地如烂锦。远寻鹧鸪雏,拾得一团蕈。 大牛苦耕田,乳犊望似泣。万事皆天意,绿草头蕺蕺。 斜阳射破冢,髑髅半出地。不知谁氏子,独自作意气。 牛儿小,牛女少,抛牛沙上斗百草。鉏陇老人又太老, 薄烟漠漠覆桑枣,戴嵩醉后取次扫。
贯休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352 0 0
姜夔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