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幽院妆成花下弄, 高楼月好夜深吹。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323 0 0
刘禹锡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442 0 0
李贺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342 0 0
王勃
午后的阳光碾碎了洁白的栀子花瓣,落下一地斑驳的清影。我躺在安乐椅中,微弱的呼吸。 我想,我是老了吧:我的脸好像核桃一样粗糙不平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身上布满深褐色的斑点。我低头,看那些松软的泥土,或许,不久我会与他们融为一体了。卧龙跃马终不过黄土啊! 此刻,我的心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曾几何时,那个被称之为故乡的地方,也有这样温暖的阳光。也有这样一片飘着芳香的泥土。我仿佛又看到了家门前的青山绿水,闻到老屋厨房里飘出的饭香……。 依稀记得儿时的家园,青色瓦,黄土墙。屋里住着一位汉子,每日早出晚归。他喜欢叼着旱烟,坐在门槛上望着妻儿,一脸知足的神情。屋里的女人,也是起早贪黑操持着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就是爹娘。 依稀记得儿时的顽皮,摸鱼捉虾,掏鸟蛋,玩伴们拿着竹竿和树枝,在山坡上追逐嬉闹。 依稀记得战火烧到家乡的情景,我告诉爹娘,我要抗战救国时,爹和娘的眼圈都红了。这是我有生第一次看到眼前的汉子――我的爹如此的脆弱。油灯下,娘将一滴滴眼泪缝进了新制的衣裳。 依稀记得,那个梳着两条辫子,双眼通红,如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站在村口挥手,声声唤着早些回来。这声音,直到远去的亲人身影逐渐模糊,才化在风中。 一晃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随着军队踏上这片被称为祖国宝岛土地的那一刻,我知道――家乡,已离我远去! 我带着终身的遗憾,我以为我再也回不到那个老屋了,几年前的两岸实现了间接三通,我没有回去。物是人非,我不知回去寻些什么。接下来的,台商第一次包机去探亲,我没有回去,因为,我的亲人早巳化作尘土…… 如今;我老了,将不久于世了。故土却牵动我的神经,毕竟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是我此生依恋的地方啊! 我愿回到那个小山村,躺在母亲的坟旁,就如落叶归于土地一样……。 风筝飞的再高,总有一根红线系着,落叶飘得再远,总要归于根啊! 我愿在迟暮的某一天,永久地躺在那遥远的故乡的土地上,慢慢地,慢慢地,化为泥土………
520 0 0
小文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 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314 0 0
白居易
一派远光澄碧月,万株耸翠猎金飙。 陶仙谩学长生术,暑往寒来更寂寥。
375 0 0
中华文学
所思竟何在,帐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思。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350 0 0
王维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388 0 0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399 0 0
元稹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四皓有芝轻汉祖, 张仪无地与怀王。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 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358 0 0
杜牧
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看翠阙风高,珠楼夜午,谁捣玄霜。沧茫。玉田万顷,趁仙查、咫尺接天潢。仿佛凌波步影,露浓佩冷衣凉。 明榼。净洗新妆。随皓彩、过西厢。正雾衣香润,云鬟绀湿,私语相将。鸳鸯。误惊梦晓,掠芙蓉、度影入银塘。十二阑干伫立,凤箫怨彻清商。
304 0 0
周密
河汉降玄霜,昨来节物殊。愧无神仙姿,岂有阴阳俱。 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 为君寒谷吟,叹息知何如。
292 0 0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笙歌罢吹几多日, 台榭荒凉七百年。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337 0 0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371 0 0
李白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自相逢,便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 桃花零落,溪水潺湲,重寻仙径非遥。莫道千金酬一笑,便明珠、万斛须邀。檀郎幸有,凌云词赋,掷果风标。况当年,便好相携,凤楼深处吹箫。
316 0 0
柳永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343 0 0
李觏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344 0 0
李端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1]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338 0 0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318 0 0
张溥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 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 始耕已见获,袗絺今授衣。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356 0 0
韦应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