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虎贲将,从军凡几年。杀人宝刀缺,走马貂裘穿。 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谢君贤主将,岂忘轮台边。
323 0 0
岑参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342 0 0
陶渊明
桂乡云万缕,更飞雨、洗香车。念密会经年,银潢浪阻,玉露期赊。灵星瑞桥对展,散匆匆、喜色满天涯。回首丁宁晓角,未宜吹动梅花。 家家。竞赏彩茸,穿桂影、醉流霞。渐舞袖翻鸾,歌声缀凤,钗影交加。人间共饶宴乐,算天孙、怎忍遣河斜。莫惜西楼剪烛,大家同到啼鸦。
393 0 0
吕渭老
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檐种露桃。一洞烟霞人迹少, 六行槐柳鸟声高。星分夜彩寒侵帐,兰惹春香绿映袍。 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
375 0 0
韦庄
白发今朝见,虚斋晓镜清。乍分霜简色,微映铁冠生。 幕下多能事,周行挹令名。流年未可叹,正遇太阶平。
权德舆
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480 0 0
陈陶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469 0 0
李清照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394 0 0
黄机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339 0 0
王维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282 0 0
李益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527 0 0
苏轼
【南乡子】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 倚着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 若比银河路更遥。
404 0 0
晏几道
朔将引双旌,山遥碛雪平。经年通国信,计日得蕃情。 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远雕秋有力,寒马夜无声。 看猎临胡帐,思乡见汉城。来春拥边骑,新草满归程。
428 0 0
雍陶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406 0 0
郑愔
晓听儿曹说。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急与呼童诛翦尽,趁此江天暮雪。唤小艇、渔翁鹤发,凛冽寒风吹酒面,与何人、共泛山阴月。归浩叹,御琴瑟。 世寰恍惚山川别。望琼楼、玉宇相映,烂银环合。冰柱雪车新句就,不疗饥肠病骨。奈野鸟、千山飞绝。我笑书生贫亦甚,诵布衾、岁久寒如铁。儿恶卧,踏里裂。
329 0 0
中华文学
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431 0 0
李群玉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温庭筠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 现在我假设以这样的话,来劝导青年人——“如果你遇见社会上有不平事,万不可挺身而出,讲公道话,否则,事情倒会移到你头上来,甚至于会被指作反动分子的。如果你遇见有人被冤枉,被诬陷的,即使明知道他是好人,也万不可挺身而出,去给他解释或分辩,否则,你就会被人说是他的亲戚,或得了他的贿路;倘使那是女人,就要被疑为她的情人的;如果他较有名,那便是党羽。例如我自己罢,给一个毫不相干的女士做了一篇信札集的序〔2〕,人们就说她是我的小姨;绍介一点科学的文艺理论,人们就说得了苏联的卢布。亲戚和金钱,在目下的中国,关系也真是大,事实给与了教训,人们看惯了,以为人人都脱不了这关系,原也无足深怪的。 “然而,有些人其实也并不真相信,只是说着玩玩,有趣有趣的。即使有人为了谣言,弄得凌迟碎剐,像明末的郑鄤〔3〕那样了,和自己也并不相干,总不如有趣的紧要。这时你如果去辨正,那就是使大家扫兴,结果还是你自己倒楣。我也有一个经验,那是十多年前,我在教育部里做“官僚”〔4〕,常听得同事说,某女学校的学生,是可以叫出来嫖的〔5〕,连机关的地址门牌,也说得明明白白。有一回我偶然走过这条街,一个人对于坏事情,是记性好一点的,我记起来了,便留心着那门牌,但这一号;却是一块小空地,有一口大井,一间很破烂的小屋,是几个山东人住着卖水的地方,决计做不了别用。待到他们又在谈着这事的时候,我便说出我的所见来,而不料大家竟笑容尽敛,不欢而散了,此后不和我谈天者两三月。我事后才悟到打断了他们的兴致,是不应该的。 “所以,你最好是莫问是非曲直,一味附和着大家;但更好是不开口;而在更好之上的是连脸上也不显出心里的是非的模样来……” 这是处世法的精义,只要黄河不流到脚下,炸弹不落在身边,可以保管一世没有挫折的。但我恐怕青年人未必以我的话为然;便是中年,老年人,也许要以为我是在教坏了他们的子弟。呜呼,那么,一片苦心,竟是白费了。 然而倘说中国现在正如唐虞盛世,却又未免是“世故”之谈。耳闻目睹的不算,单是看看报章,也就可以知道社会上有多少不平,人们有多少冤抑。但对于这些事,除了有时或有同业,同乡,同族的人们来说几句呼吁的话之外,利害无关的人的义愤的声音,我们是很少听到的。这很分明,是大家不开口;或者以为和自己不相干;或者连“以为和自己不相干”的意思也全没有。“世故”深到不自觉其“深于世故”,这才真是“深于世故”的了。这是中国处世法的精义中的精义。 而且,对于看了我的劝导青年人的话,心以为非的人物,我还有一下反攻在这里。他是以我为狡猾的。但是,我的话里,一面固然显示着我的狡猾,而且无能,但一面也显示着社会的黑暗。他单责个人,正是最稳妥的办法,倘使兼责社会,可就得站出去战斗了。责人的“深于世故”而避开了“世”不谈,这是更“深于世故”的玩艺,倘若自己不觉得,那就更深更深了,离三昧〔6〕境盖不远矣。 不过凡事一说,即落言筌〔7〕,不再能得三昧。说“世故三昧”者,即非“世故三昧”。三昧真谛,在行而不言;我现在一说“行而不言”,却又失了真谛,离三昧境盖益远矣。 一切善知识〔8〕,心知其意可也,〔9〕! 十月十三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十一号,署名洛文。 〔2〕毫不相干的女士指金淑姿。一九三二年程鼎兴为亡妻金淑姿刊行遗信集,托人请鲁迅写序。鲁迅所作的序,后编入《集外集》,题为《〈淑姿的信〉序》。 〔3〕郑鄤号癮阳,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明代天启年间进士。崇祯时温体仁诬告他不孝杖母,被凌迟处死。〔4〕“官僚”陈西滢攻击作者的话,见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北京《晨报副刊》所载《致志摩》。 〔5〕在一九二五年女师大风潮中,陈西滢诬蔑女师大学生可以“叫局”,一九二六年初,北京《晨报副刊》、《语丝》等不断载有谈论此事的文字。 〔6〕三昧佛家语,佛家修身方法之一,也泛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7〕言筌言语的迹象。《庄子·外物》:“荃(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8〕善知识佛家语,据《法华文句》解释:“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觉悟)之道,名善知识。” 〔9〕梵文om的音译,佛经咒语的发声词。 #p#副标题#e#
332 0 0
鲁迅
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 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 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 世缘情爱总成空,二十余年一梦中。 疏广未能辞汉王,孟光先已弃梁鸿。 灯昏罗幔通宵雨,花谢雕栏蓦地风。 欲觅音容在何处?九原无路辨西东。 缥渺音容何处寻?乱山重叠暮云深。 四千里外还家梦,二十年前结发心。 寂寞青灯形对影,萧疏白发泪沾巾。 箧中空有遗书在,把玩不堪成古今。 尘寰冥路两茫茫,何处青山识故乡? 破镜已分鸾凤影,遗衣空带麝兰香。 梦回孤馆肠千结,愁对惨灯泪千行。 抱痛苦嫌胸次窄,也应无处著凄凉。 东风庭院落花飞,谐老齐眉愿竟违。 幻梦一番生与死,讣音千里是邪非? 凄凉怀抱几时歇,缥渺音容何处归? 魂断九泉招不得,客边一日几沾衣。 房栊寂寞掩春风,百岁情缘一旦空。 世态不离生死内,梦魂多在别离中。 可怜孤馆月华白,犹忆香奁烛影红。 老眼昏昏数行泪,客边从此恨无穷。 结缘谁不愿齐眉,修短由来未可期。 老我方将安蔗境,细君先已赴瑶池。 花飞玉碎愁何限,绠断瓶沉势莫为。 清泪两行千古恨,眼看儿女益凄其。 别来音问每蹉跎,两地关情感慨多。 我欲承恩还北阙,子先归化梦南柯。 空闺镜破余残粉,断杼尘蒙失旧梭。 痛汝老怀谁与诉?临风惟有泪滂沱。 独对青灯坐夜阑,客边衣薄不胜寒。 因思旧事关情切,欲把遗书掩泪看。 花落香消人寂寂,台空镜破月团团。 梦魂割断幽明路,死别生离欲见难。 百川东逝更无还,生死由来一梦间。 苦雨凄风香阁冷,落花啼鸟绣帷间。 空于纸上看遗墨,无复灯前睹笑颜。 肠断不堪回首处,两行清泪万重山。 痴儿弱女两相依,宿鸟惊巢各自飞。 尘锁镜台秋月冷,香消罗幔夜灯微。 双亲闻讣肠应断,百岁同心事已非。 垂老不堪生死别,客边日日泪沾衣。
438 0 0
于谦
只惯娇痴不惯愁。离情浑不挂眉头。可怜恼尽尊前客,却趁东风上小舟。 真个去,不忄欠留。落花流水一春休。自怜不及春江水,随到滕王阁下流。
373 0 0
赵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