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角声苦,逢人唯荷戈。城池向陇少,岐路出关多。 雁远行垂地,烽高影入河。仍闻黑山寇,又觅汉家和。
392 0 0
张蠙
一片无尘地,高连梦泽南。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 朽枿云斜映,平芜日半涵。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烟岚。
376 0 0
中华文学
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 何年饮著声闻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408 0 0
白居易
甚幽人、被花勾引,庭皋遥夜来去。江空岁晚谁为伴,只有琼枝玉树。愁绝处。望万里瑶台,梦断迷归路。花还解语。更雪琢精神,冰相韵度。粉黛尽如土。 飘仙袂,曾缀蕊珠鵷鹭。云茵月障千步。莫教衣袖天香冷,恐怨美人迟暮。更起舞。任斗转参横,翠羽曾知否。尘缘自误。终待骖鸾,乘风共去。长作此花主。
322 0 0
校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 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352 0 0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351 0 0
刘长卿
烟络横林,山沈远照,逦迤黄昏钟鼓。烟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归,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335 0 0
贺铸
乡人去欲尽,北雁又南飞。京洛风尘久,江淮音信稀。 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未得解羁旅,无劳问是非。
390 0 0
方干
烟柳风蒲冉冉斜。小窗不用著帘遮。载将山影转湾沙。 略B46E断时分岸色,蜻蜓立处过汀花。此情此水共天涯。
344 0 0
毛滂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 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379 0 0
刘禹锡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杜甫
数罪楚师应夺气,底须多论破深艰。 仓皇斗智成何语,遗笑当时广武山。
399 0 0
驿畔争挦草,车前自喂牛。凤城一别几经秋。身在天涯海角、忍回头。 旅梦惊残月,劳生寄小舟。都人应也望宸游。早晚葱葱佳气、满皇州。
339 0 0
阅邯郸梦境,叹绿鬓、早霜侵。奈华岳烧丹,青溪看鹤,尚负初心。年来向浊世里,悟真诠秘诀绝幽深。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星坛夜学步虚吟。露冷透瑶簪。对翠凤披云,青鸾逆月,宫阙萧森。琅函一封奏罢,自钧天帝所有知音。却过蓬壶啸傲,世间岁月骎骎。
364 0 0
陆游
罗幕护寒遮晓雾。爱日烘晴,又是年华暮。潇洒江梅争欲吐。暗香漏泄春来处。 何日寻芳溪畔路。挈_携筇,写景论心素。千里相逢真曾遇。羡君解道江南句。
315 0 0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大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 旋开铁锁粲星桥。快灯市、客相邀。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
349 0 0
蔷薇繁艳满城阴,烂熳开红次第深。新蕊度香翻宿蝶, 密房飘影戏晨禽。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 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
424 0 0
李绅
夫差曾报阖闾仇,宋室南迁事竟休。和议有人增岁币,偏安无诏复神州。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莫上凤凰山顶望,冬青谁认旧陵邱?
375 0 0
沈德潜
汉铸九金神鼎,隋书小字莲经。刚风劫火转青冥。护守应烦仙圣。 昨梦归来帝所,今朝寿我亲庭。只将此宝伴长生。谈笑中原底定。
343 0 0
张孝祥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357 0 0
方孝孺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