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琴弹苦调,美人惨向隅。顷来荷策干明主, 还复扁舟归五湖。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 玉堂金马隔青云,墨客儒生皆白首。昨梦芳洲采白蘋, 归期且喜故园春。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 剡中风月久相忆,池上旧游应再得。酒熟宁孤芳杜春, 诗成不枉青山色。念此那能不羡归,长杨谏猎事皆违。 他日东流一乘兴,知君为我扫荆扉。
349 0 0
钱起
舣孤篷。正丛篁护碧,流水曲池通。伛偻穿岩,纡盘寻径,忽见倒影凌空。拥一片、花阴无地,细看来、犹带古春风。胜事园林,旧家陶谢,诗酒相逢。 眼底烟霞无数,料神仙即我,何处崆峒。清气分来,生香不断,洞户自有云封。认奇字、摩挲峭石,聚万景、只在此山中。人倚虚阑唤鹤,月白千峰。
289 0 0
张炎
——为美国《新群众》作 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艺运动,其实就是惟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以外,中国已经毫无其他文艺。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已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的艺术”以至“颓废”的作品也不能生产,现在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了。 这一点,已经由两年以来的事实,证明得十分明白。前年,最初绍介蒲力汗诺夫(Plekhanov)和卢那卡尔斯基(Lunacharsky)的文艺理论进到中国的时候,先使一位白璧德先生(Mr.ProfA Irving Babbitt)的门徒,感觉锐敏的“学者”愤慨,他以为文艺原不是无产阶级的东西,无产者倘要创作或鉴赏文艺,先应该辛苦地积钱,爬上资产阶级去,而不应该大家浑身褴褛,到这花园中来吵嚷。并且造出谣言,说在中国主张无产阶级文学的人,是得了苏俄的卢布。②这方法也并非毫无效力,许多上海的新闻记者就时时捏造新闻,有时还登出卢布的数目。但明白的读者们并不相信它,因为比起这种纸上的新闻来,他们却更切实地在事实上看见只有从帝国主义国家运到杀戮无产者的枪炮。 统治阶级的官僚,感觉比学者慢一点,但去年也就日加迫压了。禁期刊,禁书籍,不但内容略有革命性的,而且连书面用红字的,作者是俄国的,绥拉菲摩维支(A.Serafmovitch),伊凡诺夫(V.Ivanov)和奥格涅夫(N.Ognev)不必说了,连契诃夫(A.Chekhov)和安特来夫(L.Andreev)③的有些小说也都在禁止之列。于是使书店好出算学教科书和童话,如Mr.Cat和Mis Ros④谈天,称赞春天如何可爱之类——因为至尔妙伦⑤所作的童话的译本也已被禁止,所以只好竭力称赞春天。但现在又有一位将军发怒,说动物居然也能说话而且称为Mr.,有失人类的尊严了。⑥ 单是禁止,还不根本的办法,于是今年有五个左翼作家失了踪,经家族去探听,知道是在警备司令部,然而不能相见,半月以后,再去问时,却道已经“解放”——这是“死刑”的嘲弄的名称——了,而上海的一切中文和西文的报章上,绝无记载。接着是封闭曾出新书或代售新书的书店,多的时候,一天五家,——但现在又陆续开张了,我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惟看书店的广告,知道是在竭力印些英汉对照,如斯蒂文生(Robert Stevenson),槐尔特(Oscar Wilde)⑦等人的文章。 然而统治阶级对于文艺,也并非没有积极的建设。一方面,他们将几个书店的原先的老板和店员赶开,暗暗换上肯听嗾使的自己的一伙。但这立刻失败了。因为里面满是走狗,这书店便像一座威严的衙门,而中国的衙门,是人民所最害怕最讨厌的东西,自然就没有人去。喜欢去跑跑的还是几只闲逛的走狗。这样子,又怎能使门市热闹呢?但是,还有一方面,是做些文章,印行杂志,以代被禁止的左翼的刊物,至今为止,已将十种。然而这也失败了。最有妨碍的是这些“文艺”的主持者,乃是一位上海市的政府委员和一位警备司令部的侦缉队长,⑧他们的善于“解放”的名誉,都比“创作”要大得多。他们倘做一部“杀戮法”或“侦探术”,大约倒还有人要看的,但不幸竟在想画画,吟诗。这实在譬如美国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⑨先生不谈汽车,却来对大家唱歌一样,只令人觉得非常诧异。 官僚的书店没有人来,刊物没有人看,救济的方法,是去强迫早经有名,而并不分明左倾的作者来做文章,帮助他们的刊物的流布。那结果,是只有一两个胡涂的中计,多数却至今未曾动笔,有一个竟吓得躲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现在他们里面的最宝贵的文艺家,是当左翼文艺运动开始,未受迫害,为革命的青年所拥护的时候,自称左翼,而现在爬到他们的刀下,转头来害左翼作家的几个人。⑩为什么被他们所宝贵的呢?因为他曾经是左翼,所以他们的有几种刊物,那面子还有一部分是通红的,但将其中的农工的图,换上了毕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1)的个个好像病人的图画了。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那些读者们,凡是一向爱读旧式的强盗小说的和新式的肉欲小说的,倒并不觉得不便。然而较进步的青年,就觉得无书可读,他们不得已,只得看看空话很多,内容极少——这样的才不至于被禁止——的书,姑且安慰饥渴,因为他们知道,与其去买官办的催吐的毒剂,还不如喝喝空杯,至少,是不至于受害。但一大部分革命的青年,却无论如何,仍在非常热烈地要求,拥护,发展左翼文艺。 所以,除官办及其走狗办的刊物之外,别的书店的期刊,还是不能不设种种方法,加入几篇比较的急进的作品去,他们也知道专卖空杯,这生意决难久长。左翼文艺有革命的读者大众支持,“将来”正属于这一面。 这样子,左翼文艺仍在滋长。但自然是好像压于大石之下的萌芽一样,在曲折地滋长。 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为农工历来只被迫压,榨取,没有略受教育的机会;二者,因为中国的象形——现在是早已变得连形也不像了——的方块字,使农工虽是读书十年,也还不能任意写出自己#p#副标题#e#
302 0 0
鲁迅
书家孺子有奇名,天然大草令人惊。僧虔老时把笔法, 孺子如今皆暗合。飙挥电洒眼不及,但觉毫端鸣飒飒。 有时作点险且能,太行片石看欲崩。偶然长掣浓入燥, 少室枯松欹不倒。夏室炎炎少人欢,山轩日色在阑干。 桐花飞尽子规思,主人高歌兴不至。浊醪不饮嫌昏沈, 欲玩草书开我襟。龙爪状奇鼠须锐,水笺白皙越人惠。 王家小令草最狂,为予洒出惊腾势。
494 0 0
皎然
敧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309 0 0
辛弃疾
片片含天意,纷纷势莫拘。洒于诸瑞后,忧恐一冬无。 鹤凚声偏密,风焦片益粗。冷牵人梦转,清逼瘴根徂。 扫径僧倾笠,为诗士弃炉。桥高银螮蝀,峰峻玉浮图。 盈尺何须问,丰年已可□。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
357 0 0
贯休
西江风候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 犹道江州最凉冷,至今九月著生衣。
330 0 0
白居易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315 0 0
黄庭坚
碧树留云湿,青山似笠低。鹧鸪啼罢竹难啼。不晓天天何意、要梅肥。 昨日穿新葛,今朝御夹衣,思家怀抱政难为。只恐归来憔悴、却羞归。
中华文学
在我成何事,逢君更劝吟。纵饶不得力,犹胜别劳心。 凡事有兴废,诗名无古今。百年能几日,忍不惜光阴。
387 0 0
杜荀鹤
说与黄花道。九秋深、三光五岳,气钟英表。金马玉堂真学士,蕴藉诗书奥妙。一一是、轻纶才调。斟酌古今来活国,算忠言、谠论知多少。又入奏,金门晓。 朝回问寝披萱草。对高堂长说,一片君恩难报。更待痴儿千载遇,膝下十分荣耀。趁绿鬓、朱颜不老。整顿乾坤济时了,奉板舆、拜国夫人号。可谓忠,可谓孝。
303 0 0
戴复古
欢动江城,快风声震地,云势颓山。半年不雨,玉E648来溉冬乾。飘飘弱絮,杂檐花、飞上宾筵。疏林表,数行征雁,翱翔欲下清湾。 何处梅梢点白,弄横斜疏影,竹外溪边。天寒日暮,含香脉脉无言。朱唇玉颊,映碧梧、峙鹄停鸾。最好是,携壶挈榼,相期同醉霜天。
305 0 0
王之道
纠缠弗止。成是败非生戚喜。既灭灾风。否极还须有泰通。 祸常因酒。酒亦令人能介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更是多。
294 0 0
沈瀛
夕阳影里东风软,骄马趁香车。看花妆镜,藏春绣幕,百万人家。 夜阑归去,星繁绛蜡,珠翠鲜华。笙歌不散,疏钟隐隐,月在梅木牙。
269 0 0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366 0 0
李清照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313 0 0
陈子昂
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狂醉成怀古。 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阳侣。魂梦应相遇。
310 0 0
晁补之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323 0 0
张九龄
【忆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369 0 0
朱淑真
兽乐在山谷,鱼乐在陂池。虫乐在深草,鸟乐在高枝。 所乐虽不同,同归适其宜。不以彼易此,况论是与非。 而我何所乐,所乐在分司。分司有何乐,乐哉人不知。 官优有禄料,职散无羁縻。懒与道相近,钝将闲自随。 昨朝拜表回,今晚行香归。归来北窗下,解巾脱尘衣。 冷泉灌我顶,暖水濯四肢。体中幸无疾,卧任清风吹。 心中又无事,坐任白日移。或开书一篇,或引酒一卮。 但得如今日,终身无厌时。
36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