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294 0 0
中华文学
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 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
399 0 0
齐己
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础公吟。近来雅道相亲少, 惟仰吾师所得深。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 冷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
476 0 0
司空图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仙方不用随身去,留与人间老子孙。 班藤为杖草为衣,万壑千峰独自归。 纵令相忆谁相报,桂树岩边人信稀。
395 0 0
施肩吾
中国文艺界上可怕的现象,是在尽先输入名词,而并不绍介这名词的函义。 于是各各以意为之。看见作品上多讲自己,便称之为表现主义;多讲别人,是写实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作诗,是浪漫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不准作诗,是古典主义;天上掉下一颗头,头上站着一头牛,爱呀,海中央的青霹雳呀……是未来主义……等等。 还要由此生出议论来。这个主义好,那个主义坏……等等。 乡间一向有一个笑谈:两位近视眼要比眼力,无可质证,便约定到关帝庙去看这一天新挂的扁额。他们都先从漆匠探得字句。但因为探来的详略不同,只知道大字的那一个便不服,争执起来了,说看见小字的人是说谎的。又无可质证,只好一同探问一个过路的人。那人望了一望,回答道:“什么也没有。扁还没有挂哩。”〔2〕我想,在文艺批评上要比眼力,也总得先有那块扁额挂起来才行。空空洞洞的争,实在只有两面自己心里明白。四月十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语丝》第四卷第十七期“随感录”栏。 〔2〕这个笑话,在清代崔述的《考信录提要》中有记载。
297 0 0
鲁迅
池塘四五尺深水,篱落两三般样花。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388 0 0
客中九日落帽风,登高酒,人远天涯碧云秋,雨荒篱下黄花瘦。愁又愁,楼上楼,九月九。
320 0 0
张可久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 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双鳃呀呷鳍鬣张,蹳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 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291 0 0
李白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458 0 0
洪升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0 0 0
李重元
东马严徐,名籍甚、西京人物。谁不羡、伏蒲忠鲠,演纶词笔。雅意中朝今小试,二年东郡弦风迹。数中兴、循吏两三人,公居一。 温诏趣,还丹阙。倾睿相,方前席。看云台登践,论思密勿。超览堂中遗爱在,几人同恋津亭别。顾倦游、云路仆登仙,心如失。
381 0 0
静向方寸求,不居山嶂幽。池开菡萏香,门闭莓苔秋。 金玉重四句,秕糠轻九流。炉烟上乔木,钟磬下危楼。 手种一株松,贞心与师俦。
436 0 0
贾岛
【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421 0 0
李贺
湖上奇峰积,山中芳树春。何知绝世境,来遇赏心人。 清旧岩前乐,呦嘤鸟兽驯。静言观听里,万法自成轮。
362 0 0
张说
艰难别离久,中外往还深。已改当时法,空馀旧日心。
396 0 0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慢赢得,秋风两耳,冷泉亭下骑驴。
371 0 0
赵汝茪
萨尔蒂珂夫(MichailSaltykov1826—1889)是六十年代俄国改革期〔2〕的所谓“倾向派作家”(Tendenzios)〔3〕的一人,因为那作品富于社会批评的要素,主题又太与他本国的社会相密切,所以被绍介到外国的就很少。但我们看俄国文学的历史底论著的时候,却常常看见“锡且特林”(Sichedrin)〔4〕的名字,这是他的笔名。 他初期的作品中。有名的是《外省故事》〔5〕,专写亚历山大二世〔6〕改革前的俄国社会的缺点;这《饥馑》,却是后期作品《某市的历史》〔7〕之一,描写的是改革以后的情状,从日本新潮社《海外文学新选》第二十编八杉贞利〔8〕译的《请愿人》里重译出来的,但作者的锋利的笔尖,深刻的观察,却还可以窥见。后来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炭画》〔9〕,还颇与这一篇的命意有类似之处;十九世纪末他本国的阿尔志跋绥夫的短篇小说,也有结构极其相近的东西,但其中的百姓,却已经不是“古尔波夫”〔10〕市民那样的人物了。 ※ ※ ※ 〔1〕本篇连同《饥馑》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译文》月刊第一卷第二期,署名许遐。 萨尔蒂珂夫,笔名谢德林(M.E.CNUYR]TJAIGHPF,1826—1889),俄国讽刺作家及批评家,曾因抨击沙皇专制制度被流放几达八年。著有长篇小说《戈罗夫略夫老爷们》、《一个城市的历史》等。《饥馑》,又译《饥饿城》,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中的一篇。 〔2〕六十年代俄国改革期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公历三月三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反封建斗争和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3〕“倾向派作家”一八四八年萨尔蒂珂夫发表中篇小说《莫名其妙的事》,被沙皇政府认为“含有危害甚大的思想倾向”和“扰乱社会治安之思想”,判处流放。后即指他和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布洛留波夫等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为“倾向派作家”。 〔4〕“锡且特林”通译谢德林。 〔5〕《外省故事》今译《外省散记》,发表于一八五六年。 〔6〕亚历山大二世(EUI]XNFGHQⅡ,1818—1881)俄国沙皇。一八五五年即位,后在彼得堡被民粹派的秘密团体民意党人炸死。 〔7〕《某市的历史》即《一个城市的历史》,萨尔蒂珂夫后期著名的讽刺长篇小说之一。 〔8〕八杉贞利(1876—1966)日本的俄语学者,东京外语大学教授。一九四六年创立“日本俄罗斯文学会”,担任会长。 〔9〕《炭画》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作的中篇小说。有周作人译本,一九一四年四月北京文明书局出版。 〔10〕“古尔波夫”俄语MU HTJ的音译,“愚人”的意思。小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是假讬“古尔波夫市”的历史以讽刺现实。 #p#副标题#e#
345 0 0
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此心应不变,他事已徒然。 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
355 0 0
高适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275 0 0
【芳草渡】 梧桐落,蓼花秋。 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 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
438 0 0
冯延巳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