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唾琼珠璀,精神冰玉寒。不求名利不谈玄。明月清风相对、自怡然。 潇洒真仙隐,繁华小洞天。薰风飒飒度虞弦。更拥姬姜何惜、醉华年。
376 0 0
姚述尧
船过柳湾亭曲。万叶圆荷浮绿。月照水珠明。一池星。 光透玻璃香蒂。梦入藕丝中戏。却上小金台。罢归来。
314 0 0
中华文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21 0 0
苏轼
津桥残月晓沈沈,风露凄清禁署深。 城柳宫槐谩摇落,悲愁不到贵人心。
386 0 0
白居易
荒山野水照斜晖,啄雪寒鸦趁始飞。 夜宿驿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
361 0 0
韩愈
焊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342 0 0
张先
携手春复春,未尝渐离别。夭夭风前花,纤纤日中雪。 不敢怨于天,唯惊添岁月。不敢怨于君,只怕芳菲歇。 芳菲若长然,君恩应不绝。
356 0 0
徂谢年方久,哀荣事独稀。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空山竟不从,宁肯学湘妃。
319 0 0
皇甫冉
伊川新雨霁,原上见春山。缑岭晴虹断,龙门宿鸟还。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
552 0 0
李德裕
烟水濛濛接板桥,数年经历驻征桡。醉凭危槛波千顷, 愁倚长亭柳万条。别后故人冠獬豸,病来知己赏鹪鹩。 清流夹宅千家住,会待闲乘一信潮。
383 0 0
罗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56 0 0
柳宗元
斗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 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322 0 0
武元衡
亭上风犹急,桥边月已斜。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园林海一涯。萧然正无寐,夜橹莫咿哑。
363 0 0
吴融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365 0 0
高观国
【河满子】 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 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 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 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 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 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 应须分外含情。
380 0 0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396 0 0
厉鹗
——《庄子》与《文选》之论争 万秋先生: 我在贵报向青年推荐了两部旧书,不幸引起了丰之余先生的训诲,把我派做“遗少中的一肢一节”。自从读了他老人家的《感旧以后》(上)一文后,我就不想再写什么,因为据我想起来,劝新青年看新书自然比劝他们看旧书能够多获得一些群众。丰之余先生毕竟是老当益壮,足为青年人的领导者。至于我呢,虽然不敢自认为遗少,但的确已消失了少年的活力,在这万象皆秋的环境中,即使丰之余先生那样的新精神,亦已不够振拔我的中年之感了。所以,我想借贵报一角篇幅,将我在九月二十九日贵报上发表的推荐给青年的书目改一下:我想把《庄子》与《文选》改为鲁迅先生的《华盖集》正续编及《伪自由书》。我想,鲁迅先生为当代“文坛老将”,他的著作里是有着很广大的活字汇的,而且据丰之余先生告诉我,鲁迅先生文章里的确也有一些从《庄子》与《文选》里出来的字眼,譬如“之乎者也”之类。 这样,我想对于青年人的效果也是一样的。本来我还想推荐一二部丰之余先生的著作,可惜坊间只有丰子恺先生的书,而没有丰之余先生的书,说不定他是像鲁迅先生印珂罗版木刻图一样的是私人精印本,属于罕见书之列,我很惭愧我的孤陋寡闻,未能推荐矣。 此外,我还想将丰之余先生介绍给贵报,以后贵报倘若有关于征求意见之类的计划,大可设法寄一份表格给丰之余先生,我想一定能够供给一点有价值的意见的。 不过,如果那征求是与“遗少的一肢一节”有关系的话,那倒不妨寄给我。 看见昨天的贵报,知道你预备将这桩公案请贵报的读者来参加讨论。我不知能不能请求你取销这个计划。我常常想,两个人在报纸上作文字战,其情形正如弧光灯下的拳击手,而报纸编辑正如那赶来赶去的瘦裁判,读者呢,就是那些在黑暗里的无理智的看客。瘦裁判总希望拳击手一回合又一回合地打下去,直到其中的一个倒了下来,One,Two,Three……站不起来,于是跑到那喘着气的胜者身旁去,举起他的套大皮手套的膀子,高喊着“Mr.XWintheChampion.”你试想想看,这岂不是太滑稽吗?现在呢,我不幸而自己做了这两个拳击手中间的一个,但是我不想为了瘦裁判和看客而继续扮演这滑稽戏了。并且也希望你不要做那瘦裁判。你不看见今天《自由谈》上止水先生的文章中引着那几句俗语吗?“舌头是扁的,说话是圆的”,难道你以为从读者的讨论中会得有真是非产生出来呢? 施蛰存。十月十八日。 十月十九日,《大晚报》《火炬》。 《扑空》正误丰之余 前几天写《扑空》的时候,手头没有书,涉及《颜氏家训》之处,仅凭记忆,后来怕有错误,设法觅得原书来查了一查,发见对于颜之推的记述,是我弄错了。其《教子篇》云:“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然则齐士的办法,是庚子以后官商士绅的办法,施蛰存先生却是合齐士与颜氏的两种典型为一体的,也是现在一部分的人们的办法,可改称为“北朝式道德”,也还是社会上的严重的问题。 对于颜氏,本应该十分抱歉的,但他早经死去了,谢罪行否都不相干,现在只在这里对于施先生和读者订正我的错误。 十月二十五日。 突围施蛰存 (八)对于丰之余先生,我的确曾经“打了几拳”,这也许会成为我毕生的遗憾。但是丰先生作《扑空》,其实并未“空”,还是扑的我,站在丰先生那一方面(或者说站在正邪说那方面)的文章却每天都在“剿”我,而我却真有“一个人的受难”之感了。 但是,从《扑空》一文中我发现了丰先生作文的逻辑,他说“我早经声明,先前的文字并非专为他个人而发的”。 但下文却有“因为他辩驳的话比我所预料的还空虚”。不专为我而发,但已经预料我会辩驳,这又该作何解? 因为被人“指摘”了,我也觉得《庄子》与《文选》这两本书诚有不妥处,于是在给《大晚报》编辑的信里,要求他许我改两部新文学书,事实确是如此的。我并不说丰先生是恨我没有推荐这两部新文学书而“反对《庄子》与《文选》”的,而丰先生却说我存着这样的心思,这又岂是“有伦次”的话呢? 丰先生又把话题搭到《颜氏家训》,又搭到我自己正在读的两本书,并为一谈,说推荐《颜氏家训》是在教青年学鲜卑语,弹琵琶,以服事贵人,而且我还以身作则,在读一本洋书;说颜之推是“儒士似的,却又归心于佛”,因而我也看一本佛书;从丰先生的解释看起来,竟连我自己也失笑了,天下事真会这样巧! 我明明记得,《颜氏家训》中的确有一个故事,说有人教子弟学鲜卑语,学琵琶,但我还记得底下有一句:“亦不愿汝曹为之”,可见颜之推并不劝子弟读外国书。今天丰先生有“正误”了,他把这故事更正了之后,却说:“施蛰存先生却是合齐士与颜氏的两种典型为一体的。” 这个,我倒#p#副标题#e#
348 0 0
鲁迅
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岁时供放逐,身世付空虚。 胫弱秋添絮,头风晓废梳。波澜喧众口,藜藿静吾庐。 丧马思开卦,占鸮懒发书。十年江海隔,离恨子知予。
344 0 0
包佶
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 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
李峤
汉皇无事暂游汾,底事狐狸啸作群。夜指碧天占晋分, 晓磨孤剑望秦云。红旌不卷风长急,画角闲吹日又曛。 止竟有征须有战,洛阳何用久屯军。
401 0 0
韦庄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