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春光发。菊老寒轻香未歇。人言太守是是龚黄,天为吾君生稷契。 月良庆会俱良月。万岁千秋同瑞节。明朝仙领趣提鳌,十万人家齐卧辙。
297 0 0
中华文学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383 0 0
李白
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 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
392 0 0
白居易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头上有朝簪。自当台直无因醉, 一别诗宗更懒吟。世事每将愁见扰,年光唯与老相侵。 欲知居处堪长久,须向山中学煮金。
358 0 0
姚合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斗机的防护,英美军队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分布,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一位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应该防护中弹少的地方,因为如果那些地方中弹,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中弹少的地方的数据往往会被人们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人的思想只是简单的认为敌人打我们哪,我们就应该防护哪,这显然是缺乏理性分析的。我们只是简单的看见了问题的表象,而忘却了防护工作的真实目的――保护战斗机最重要的部分。透过问题看本质。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能够在炮雨中幸存返航的战斗机,重要的不是它挨弹最多的地方,而是那些能够让它坚持返航的地方,它们才是战斗机最重要的地方,它们才是战斗机的核心,能够保证战斗机正常运行,安全返航。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透过问题看本质,明晰目的,从而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在历史的研究方面中,透过问题看本质的思想是历史学家所必备的。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指出在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最大思想震动是认识了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并且借助洋枪洋炮和洋兵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新经验则给中国的官绅人士提供了实际体验,从而有了“以商治夷”转变为“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变革。但清政府,官僚人士们只是看到了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便想用“中体西用”改造中国,但他们没有看到更加深层次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是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导致了中国的衰败。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透过问题看本质的思想在数学家中更能被表现。《模仿游戏》讲述的是在二战期间,盟军苦于德国的秘密系统”英格玛“无法破译,政府召集了一批民间数学家、逻辑学家进行秘密破解工作,他们都只是在不停的计算为了解开日日更新的密码,即使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人也比不上数据更新的进度,但艾伦图灵却透过计算破解密码看到问题的本质,发明了破译密码的计算机,从而帮助了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明晰目的,透过问题的表象去寻找真正的本质所在,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作者:杨怡欣河海大学大一学生
438 0 0
小文
五声备奏,三献终祠。车移凤辇,旆转虹旗。 礼周笾豆,诚效虔祗。皇灵徙跸,簪绅拜辞。
311 0 0
佚名
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 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侯门终谢去,却扫旧松萝。
451 0 0
齐己
白玉堆边蒋径横,空涵二十四滩声。老无征战轩辕国, 贫有茅茨帝舜城。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 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
464 0 0
谭用之
钓艇同琴酒,良宵背水滨。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 浦迥湘烟卷,林香岳气春。谁知此中兴,宁羡五湖人。
423 0 0
朱庆馀
【三月三日登龙山】 伊川与灞津, 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 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 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 聊将偶俗尘。
341 0 0
张九龄
高堂新月明,虚殿夕风清。素影纱窗霁,浮凉羽扇轻。 稍随微露滴,渐逐晓参横。遥忆云中咏,萧条空复情。
375 0 0
黄昏小宴史君家。梅粉试春华。暗香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 更饶红烛枝头挂,粉蜡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
310 0 0
赵彦端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475 0 0
王勃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382 0 0
宋方壶
碧落飞明镜,晴烟幂远山。扁舟夜下广陵滩。照我白萍红蓼、一杯残。 初望同盘饮,如何两处看。遥知香雾湿云鬟。凭暖琼楼十二、玉栏干。
345 0 0
向子諲
外馆嫔仪贵,中参睿渥深。初笄横白玉,盛服镂黄金。 风度箫声远,河低婺彩沈。夜台留册谥,凄怆即徽音。 杳霭异湘川,飘飖驾紫烟。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权德舆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410 0 0
李商隐
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
352 0 0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365 0 0
元好问
【酌贪泉诗】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404 0 0
吴隐之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