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媛乘龙夕,天孙捧雁来。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 烛送香车入,花临宝扇开。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297 0 0
沈佺期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289 0 0
佚名
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 风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洞深人咽丹霞。
370 0 0
王贞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303 0 0
李白
崇文德化洽,新殿集贤初。庸菲参高选,首滥承明庐。 殊私光辅弼,荣送列簪裾。座引中厨馔,杯锡上尊馀。 翠叶浓丹苑,晴空卷碧虚。忝同文史地,愿草登封书。
307 0 0
中华文学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
403 0 0
王绩
梧桐子,看到月西楼。醋酽橙黄分蟹壳,麝香荷叶剥鸡头。人在御街游。
375 0 0
刘辰翁
昔闻红桂枝,独秀龙门侧。越叟遗数株,周人未尝识。 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君子知我心,因之为羽翼。 岂烦嘉客誉,且就清阴息。来自天姥岑,长疑翠岚色。 芬芳世所绝,偃蹇枝渐直。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犹疑翡翠宿,想待鹓雏食。宁止暂淹留,终当更封植。
390 0 0
李德裕
行经阙里自堪伤,曾叹东流逝水长。萝蔓几凋荒陇树, 莓苔多处古宫墙。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萧索风高洙泗上,秋山明月夜苍苍。
496 0 0
刘沧
露入庭芜恨已深,热时天下是知音。汗流浃背曾施力, 气爽中宵便负心。一片山溪从蠹损,数行文字任尘侵。 绿槐阴合清和后,不会何颜又见寻。
377 0 0
郑谷
如何有归思,爱别欲忘难。白鹭沙洲晚,青龙水寺寒。 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持此心为境,应堪月夜看。
526 0 0
皎然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350 0 0
郎士元
大业来四夷,仁风和万国。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 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伟哉帝道隆,终始常作则。
342 0 0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望极王孙草。新烟换柳,光风浮蕙,余寒尚峭。倚杖看云,翦灯听雨,几番诗酒。叹长安倦客,江南旧恨,飞花乱、清明后。 堤上垂杨风骤。散香绵、轻沾吟袖。曲尘两岸,纹波十里,暖蒸香透。海阔云深,水流春远,梦魂难句。问莺边按谱,花前觅句,解相思否。
305 0 0
周密
邓氏殁于清光绪末年,不详其仕履。此《墨经正文》三卷,在南通州季自求天复〔2〕处见之,本有注,然无甚异,故不复录。唯重行更定之文,虽不尽确,而用心甚至,因录之,以备省览。六年写出,七年八月三日重阅记之。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 《墨经正文》,全名《墨经正文解义》,清代内江邓云昭校注,其上卷为《经上》、《经说上》;中卷为《经下》、《经说下》;下卷为《大取》、《小取》。《墨经》,战国时后期墨家的哲学、科学著作,原为《墨子》的一部分。 〔2〕季自求(1887—1944)名天复,字自求,江苏南通人,当时在北洋政府参谋本部及陆军部任职。《鲁迅日记》一九一五年一月十七日:“午后季自求来,以《南通方言疏证》、《墨经正文解义》相假。” 同月二十二日:“夜最写《墨经解》,殊不佳”
298 0 0
鲁迅
野人心地本无机,为爱茅檐倚翠微。 尽日尊前谁是客,秋山含水有清辉。
438 0 0
阿环家住阆风顶,绛阙瑶台相接。翳凤乘鸾人不见,隐隐霓裳云衱。秀骨贞风,长眉翠浅,映白咽红颊。非烟深处,渺然云浪千叠。 一笑徐福扁舟,春风空老尽,当时童妾。骨冷魂清惊梦到,同看碧桃千叶。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琼笈。天鸡催晓,却愁吹堕尘劫。
317 0 0
斜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折野泥。 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
343 0 0
韩偓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312 0 0
刘长卿
丞相邀欢事事同,玉箫金管咽东风。 百分春酒莫辞醉,明日的无今日红。 木兰花谢可怜条,远道音书转寂寥。 春去一年春又尽,几回空上望江桥。
338 0 0
徐凝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