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311 0 0
姜夔
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绮罗丛里,独逞讴吟。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 凝态掩霞襟。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嘹亮处,回厌弦管低沈。时恁回眸敛黛,空役五陵心。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
348 0 0
柳永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鐕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卿大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397 0 0
佚名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志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458 0 0
辛弃疾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396 0 0
中华文学
长想寻君道路遥,乱山霜后火新烧。近闻移住邻衡岳, 几度题诗上石桥。古木传声连峭壁,一灯悬影过中宵。 风骚味薄谁相爱,欹枕常多梦鲍昭。
441 0 0
齐己
涌金门上船场。湖山堂。众贤堂。到几凄凉,城角夜吹霜。谁识两峰相对语,天惨惨,水茫茫。 月移疏影傍人墙。怕昏黄。又昏黄。旧日朱门,四圣暗飘香。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
382 0 0
刘辰翁
才入东郊便太康,自听何暮岂龚黄。晴村透日桑榆影, 晓露湿秋禾黍香。十万旌旗移巨镇,几多輗軏负孤庄。 时人欲识征东将,看取欃枪落太荒。
421 0 0
薛能
明真台上下仙官,玄藻初吟万籁寒。飙御有声时杳杳, 宝衣无影自珊珊。蕊书乞见斋心易,玉籍求添拜首难。 端简不知清景暮,灵芜香烬落金坛。
389 0 0
皮日休
原宪素非贫,嵇康自寡欲。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 庭梧变葱蒨,篱菊扬芳馥。坠叶翻夕霜,高堂瞬华烛。 况兹寒夜永,复叹流年促。感物思殷勤,怀贤心踯躅。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高德十年兄,异才千里足。 咫尺邈雪霜,相望如琼玉。欲识岁寒心,松筠更秋绿。
269 0 0
武元衡
海上楼台,壶中日月,乍觉挈来平地。熙熙鸡犬,.簇簇僮奴,亦自有登天志。知是仙官,出应亨期,因识前修风味。看纵横才美,雍容谈笑,一团和气。 钟秀处、雪洁霜□,梅清竹瘦,占尽小春佳致。笙歌韵溢,锦绣香浓,饮少未妨欢醉。好在双椿,伫看丹桂分折,芝庭兰砌。向游惟功行,和羹勋业,共传家世。
365 0 0
杨无咎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337 0 0
李益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487 0 0
书题拂拂洞庭香。孕云黄。粲珠光。唤谪仙人,除是贺知章。未老得闲闲到老,无一事,和诗忙。 是中曾著老人双。送千觞。乐谁妨。世上输赢,不似烂柯长。晚入耆英年最少,空结客,少年场。
361 0 0
清河逝水大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天上君恩三载隔, 鉴中鸾影一时空。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716 0 0
贯休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谿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 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338 0 0
王维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405 0 0
白居易
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飖十里雪如风。 不知何处香醪熟,愿醉佳园芳树中。
355 0 0
万公长慢世,昨日又隳官。纵酒真彭泽,论诗得建安。 家山伯禹穴,别墅小长干。辄有时人至,窗前白眼看。
326 0 0
严维
【大子夜歌】 丝竹发歌响[1], 假器扬清音[2] 。 不知歌谣妙, 声势出口心[3] 。
507 0 0
南朝乐府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