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夜梦入幽谷, 听子规在百合丛中泣血, 我昨夜梦登高峰, 见一颗光明泪自天坠落。 罗马西郊有座暮园, 芝罗兰静掩着客殇的诗骸; 百年后海岱士(hades)黑辇之轮。 又喧响于芳丹卜罗榆青之间。 说宇宙是无情的机械, 为甚明灯似的理想闪耀在前; 说造化是真善美之创现, 为甚五彩虹不常住天边? 我与你虽仅一度相见—— 但那二十分不死的时间! 谁能信你那仙姿灵态, 竟已朝露似的永别人间? 非也!生命只是个实体的幻梦; 美丽的灵魂,永承上帝的爱宠; 三十年小住,只似昙花之偶现, 泪花里我想见你笑归仙宫。 你记否伦敦约言,曼殊斐儿! 今夏再见于琴妮湖之边; 琴妮湖永抱着白朗矶的雪影, 此日我怅望云天,泪下点点! 我当年初临生命的消息, 梦觉似的骤感恋爱之庄严; 生命的觉悟是爱之成年, 我今又因死而感生与恋之涯沿! 同情是掼不破的纯晶, 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 死是座伟秘的洪炉,此中 凝炼万象所从来之神明。 我哀思焉能电花似的飞聘, 感动你在天日遥远的灵魂? 我洒泪向风中遥送, 问何时能戡破生死之门? 此诗作于1923年3月11日,最先见于《曼殊斐儿》一文,后又单独发表在1923年3月18日第44期《努力周报》诗句稍有变动。此诗曾收入初版本《志摩的诗》。
523 0 0
徐志摩
末秋云木轻,莲折晚香清。雨下侵苔色,云凉出浪声。 叠帆依岸尽,微照夹堤明。渡吏已头白,遥知客姓名。
369 0 0
中华文学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圣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386 0 0
王贞白
白首从颜巷,青袍去佐官。只应微俸禄,聊补旧饥寒。 地说丘墟甚,民闻旱歉残。春风吹绮席,宾主醉相欢。
412 0 0
齐己
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镂板齐。分明珠索漱烟溪。凝云定不飞。 唇破点,齿编犀。春莺莫乱啼。阳关更在碧峰西。相看翠黛低。
423 0 0
张先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1]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2]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3]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诗经
玉琴不疗文园病。对花长抱深深恨。恨入鬓霜边。才情输少年。 蛾眉梳堕马。翠袖薰兰麝。醉梦未全醒。绿窗啼晓莺。
311 0 0
劝我酒,我不辞。请君歌,歌莫迟。歌声长,辞亦切, 此辞听者堪愁绝。洛阳女儿面似花,河南大尹头如雪。
426 0 0
白居易
所惜绝吟声,不悲君不荣。李端终薄宦,贾岛得高名。 旅葬新坟小,遗孤远俗轻。犹疑随计晚,昨夜草虫鸣。 自闻东蜀病,唯我独关情。若近长江死,想君胜在生。 瘴蒸丹旐湿,灯隔素帷清。冢树僧栽后,新蝉一两声。
477 0 0
郑谷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 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 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 同心勿遽游,幸待春妆竟。
341 0 0
王维
先生忧道乐清贫,白发终为不仕身。嵇阮没来无酒客, 应刘亡后少诗人。山前月照荒坟晓,溪上花开旧宅春。 昨夜回舟更惆怅,至今钟磬满南邻。
394 0 0
许浑
【送沈亚之歌并序】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1]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2]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457 0 0
李贺
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
350 0 0
佚名
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谁知簪绂贵,能问幽忧疾。 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沉疴不冠带,安得候蓬荜。 清扬去莫寻,离念顷来侵。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 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
339 0 0
钱起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381 0 0
苏洵
重门不下关,枢务有馀闲。上客同看雪,高亭尽见山。 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
336 0 0
刘禹锡
【春日】[1] 红芳满眼斗风流, 谁倍春来有客愁! 惆怅不干桃李事, 故山烟雨忆松楸。[2]
466 0 0
卢梅坡
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菖蒲酒,窊尊无恙,聊共访临皋。 陶陶。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C159。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
435 0 0
王以宁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345 0 0
李白
这一篇,还是一九二四年一月里做的,后来收在《文学评论》中。原不过很简单浅近的文章,我译了出来的意思,是只在文中所举的三个作家——巴理蒙德〔2〕,梭罗古勃,戈理基——中国都比较地知道,现在就借此来看看他们的时代的背景,和他们各个的差异的——据作者说,则也是共通的—— 精神。又可以借此知道超现实底的唯美主义〔3〕,在俄国的文坛上根柢原是如此之深,所以革命底的批评家如卢那卡尔斯基等,委实也不得不竭力加以排击。又可以借此知道中国的创造社之流先前鼓吹“为艺术的艺术”而现在大谈革命文学,是怎样的永是看不见现实而本身又并无理想的空嚷嚷。 其实,超现实底的文艺家,虽然回避现实,或也憎恶现实,甚至于反抗现实,但和革命底的文学者,我以为是大不相同的。作者当然也知道,而偏说有共通的精神者,恐怕别有用意,也许以为其时的他们的国度里,在不满于现实这一点,是还可以同路的罢。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五日,译讫并记。 ※ ※ ※ 〔1〕本篇连同日本片上伸《新时代的预感》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五月《春潮》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2〕巴理蒙德(g. .aNUEmTFY,1867—1942)俄国颓废派诗人,象征主义的代表者之一,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著有《象牙之塔》、《我们将和太阳一样》等。 〔3〕唯美主义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鼓吹“为艺术的艺术”,主张文艺脱离现实,片面追求艺术的技巧。
315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