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 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 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 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328 0 0
刘禹锡
窗户青红尚湿,主人已作归期。坐中宾客尽邹枚。盛事它年应记。 别酒深深但劝,离歌缓缓休催。扁舟明日转清溪,好月相望千里。
347 0 0
张孝祥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千声方响敲相续, 一曲云和戛未终。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413 0 0
白居易
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小臣同酌海,歌颂答无为。
348 0 0
杜审言
南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 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366 0 0
中华文学
了了见岐路,欲行难负心。趋时不圆转,自古易湮沉。 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已深。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音。
398 0 0
吕超墓志石〔2〕,于民国六年出山阴兰上〔3〕乡。余从陈君古遗〔4〕得打本〔5〕一枚,以漫患难读,久置箧中。明年,徐吕孙〔6〕先生至京师,又与一本,因得校写。其文仅存百十余字,〔7〕国号年号俱泐,无可冯证。唯据郡名及岁名考之,疑是南齐永明中刻也。按随国,晋武帝分义阳立,〔8〕宋齐为郡,隋为县。此云隋郡,当在隋前。南朝诸王分封于随者,惟宋齐有之。此云隋郡王国,则又当在梁陈以前。《通鉴目录》〔9〕,宋文帝元嘉六年,齐武帝永明七年,并太岁在己巳。《宋书》〔10〕《文帝纪》,元嘉二十六年冬十月,广陵王诞改封随郡王。又《顺帝纪》,升明二年十二月,改封南阳王?为随郡王,改随阳郡。其时皆在己巳后。《南齐书》〔11〕《武帝纪》,建元四年六月,进封枝江公子隆〔12〕为随郡王。子隆本传云,永明三年为辅国将军,南琅琊彭城二郡太守,明年迁江州刺史,未拜,唐寓之〔13〕贼平,迁为持节,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东中郎将,会稽太守。《祥瑞志》云:“永明五年,山阴县孔广家园柽树十二层,会稽太守随王子隆献之”,与传合。子隆尝守会稽,则其封国之中军,因官而居山阴,正事理所有。故此己巳者,当为永明七年,而五月廿五为卒日。一年者,十一年。《通鉴目录》,永明十一年十月戊寅,十二月丁丑朔,则十一月为戊申朔,丙寅为十九日,其葬日也。和帝〔14〕为皇子时,亦封随郡王,于时不合。唐开元十八年〔15〕己巳,二十一年十一月丙寅朔,与志中之一年冬十一月丙寅颇近,然官号郡名,无不格迕,若为迁窆,则年代相去又过远,殆亦非矣。永明中,为中军将军见于纪传者,南郡王长懋,王敬则,阴智伯,庐陵王子卿。此云刘〔16〕,泐其名,无可考。“志风烈者云”以下无字。次为铭辞,有字可见者四行,其后余石尚小半。六朝志例,铭大抵不溢于志,或当记妻息名字,今亦俱泐。志书“随”为“隋”,罗泌云,随文帝恶随从辵改之。〔17〕王伯厚亦讥帝不学。〔18〕后之学者,或以为初无定制,或以为音同可通用,至征委蛇委随作证。今此石远在前,已如此作,知非随文所改。《隶释》《张平子碑颂》,有“在珠咏隋,于璧称和”语〔19〕。隋字收在刘球《隶韵》〔20〕正无辵,则晋世已然。作随作隋作阢,止是省笔而已。东平本兖州所领郡,宋末没于魏,《南齐书》《州郡志》言永明七年,因光禄大夫吕安国〔21〕启立于北兖州。启有云“臣贱族桑梓,愿立此邦”,则安国与超盖同族矣。与石同出垅中者,尚有瓦罂铜竟各一枚。竟有铭云“郑氏作镜幽涑三商幽明镜”十一字,篆书,俱为谁何毁失。附识于此,使后有考焉。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据《鲁迅日记》,当写于一九一八年六月十一日。此文曾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北京大学日刊》第一七一号“文艺”栏,题为《新出土吕超墓志铭考证》,署名周树人。一九一九年又曾印入顾鼎梅编刊的《吕超墓志拓片专集》,题为《南齐《吕超墓志〉跋》,末署“绍兴周树人跋”。〔2〕吕超墓志石出土于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十二月,原石“超”字之下有“静”字残画可辨,当定名为《吕超静墓志石》。《鲁迅日记》一九二三年六月八日,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二日,分别有购得《吕超静墓志》拓本的记载。按一九一七年绍兴张拯亢曾对此石作过考证,误断为隋炀帝大业五年(609)物。〔3〕兰上即绍兴西南的兰亭。《水经·渐江水注》:“兰亭,亦曰兰上里”。吕超墓志石的出土地点灰灶头村在兰亭以西约二里。〔4〕陈古遗(1875—1943)字伯翔(又作伯祥),号古遗,浙江绍兴人。越社、叒社社员。曾任绍兴府中学堂、绍兴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教员,《浙事新闻报》、《越铎日报》编辑。著有《中国历代郡县分类考》等。 〔5〕打本即拓片。语见唐代窦泉《述书赋》注。〔6〕徐?孙名维则,字?孙,浙江绍兴人,金石收藏家、目录学家。当时在北京大学附属国史编纂处工作。著有《东西学书录》、《石墨盦碎锦》等。《鲁迅日记》一九一八年六月二日:“午后得徐以(按同?)孙信并《吕超墓志》拓片一枚。” 〔7〕鲁迅校写的《吕超墓志》释文曾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北京大学日刊》第一七○号“文艺”栏,全文如下:墓志 故龙骧将军隋郡王国中军吕府君讳超东平人也胄兴自姜奄有营业飞芳因官即邦今居会稽山阴起令誉早宣故孝弟出 风猷日新而??有 岁在己巳夏五月廿五 一年冬十一月丙寅 同系中军将军刘 金石志风烈者云 蔼蔼清猷白云岫素 嘉如应我 其區眷言 蕙 夕悄松 〔8〕按晋武帝当系惠帝之误,《晋书·地理志下》:“惠帝……分义阳立随郡。” 〔9〕《通鉴目录》即《资治通鉴目录》,是《资治通鉴》的提要,北宋司马光著,三十卷。 〔10〕《宋书》南朝宋史,南朝梁沈约编撰,一百卷。下文的广陵王诞,即宋#p#副标题#e#
357 0 0
鲁迅
去年今夜在商州,还为清光上驿楼。 宛是依依旧颜色,自怜人换几般愁。
384 0 0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371 0 0
孙处玄
连夜因风雪,相留在寂寥。禅心谁指示,诗卷自焚烧。 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
426 0 0
齐己
酹清杯问水,惯曾见、几逢迎。自越棹轻飞,秋莼归后,杞菊荒荆。孤鸣。舞鸥惯下,又渔歌、忽断晚烟生。雪浪闲销钓石,冷枫频落江汀。 长亭。春恨何穷,目易尽、酒微醒。怅断魂西子,凌波去杳,环佩无声。阴晴。最无定处,被浮云、多翳镜华明。向晓东风霁色,绿杨楼外山青。
319 0 0
吴文英
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干。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339 0 0
岑参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东, 烟收云散何濛濛。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只知一切望一切, 不觉一日损一日。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 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410 0 0
刘叉
【疁】 重燃绛蜡, 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 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 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多谢梅花, 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 更蜂腰簇翠, 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 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 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残雪楼台, 迟日园林。
韩疁
青山直绕凤城头,浐水斜分入御沟。 新教内人唯射鸭,长随天子苑东游。
369 0 0
王建
灵江江上帻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 野鹤尚巢松树遍,竹房不见旧时僧。
432 0 0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326 0 0
曹勋
旧径开桃李,新池凿凤凰。只添丞相阁,不改午桥庄。 远处尘埃少,闲中日月长。青山为外屏,绿野是前堂。 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年华玩风景,春事看农桑。 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床。 巢许终身稳,萧曹到老忙。千年落公便,进退处中央。
435 0 0
黄帝修真万国朝,鼎成龙驾上丹霄。天风乍起鹤声远, 海雾渐深龙节遥。仙界日长青鸟度,御衣香散紫霞飘。 唯留古迹寒原在,碧水苍苍空寂寥。
454 0 0
刘沧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华屋坐来能几日, 夜台归去便千秋。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 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385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