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于 记得中国的医书中,常常记载着“食忌”,就是说,某两种食物同食,是于人有害,或者足以杀人的,例如葱与蜜,蟹与柿子,落花生与王瓜之类。但是否真实,却无从知道,因为我从未听见有人实验过。 读书也有“忌”,不过与“食忌”稍不同。这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例如现在正在盛行提倡的明人小品,有些篇的确是空灵的。枕边厕上,车里舟中,这真是一种极好的消遣品。然而先要读者的心里空空洞洞,混混茫茫。假如曾经看过《明季稗史》,《痛史》〔2〕,或者明末遗民的著作,那结果可就不同了,这两者一定要打起仗来,非打杀其一不止。我自以为因此很了解了那些憎恶明人小品的论者的心情。这几天偶然看见一部屈大均〔3〕的《翁山文外》,其中有一篇戊申(即清康熙七年)八月做的《自代北〔4〕入京记》。他的文笔,岂在中郎之下呢?可是很有些地方是极有重量的,抄几句在这里—— “……沿河行,或渡或否。往往见西夷毡帐,高低不一,所谓穹庐连属,如冈如阜者。男妇皆蒙古语;有卖干湿酪者,羊马者,牦皮者,卧两骆驼中者,坐奚车者,不鞍而骑者,三两而行,被戒衣,或红或黄,持小铁轮,念《金刚秽咒》者。其首顶一柳筐,以盛马粪及木炭者,则皆中华女子。皆盘头跣足,垢面,反被毛袄。人与牛羊相枕藉,腥臊之气,百余里不绝。……” 我想,如果看过这样的文章,想像过这样的情景,又没有完全忘记,那么,虽是中郎的《广庄》或《瓶史》〔5〕,也断不能洗清积愤的,而且还要增加愤怒。因为这实在比中郎时代的他们互相标榜还要坏,他们还没有经历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明人小品,好的;语录体也不坏,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印的时候了:给大家来清醒一下。 十一月二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日报·动向》。 〔2〕《明季稗史》即《明季稗史汇编》,清代留云居士辑,共二十七卷,汇刊稗史十六种,所记都是明末遗事,如顾炎武《圣安皇帝本纪》,记福王弘光朝事;黄宗羲《赐姓始末》,记郑成功收复台湾事;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朱子素《嘉定屠城记略》,记清兵杀戮的残酷。《痛史》,乐天居士编,共三集,汇印明末清初野史二十余种,总题为《痛史》。民国初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3〕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文学家。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剃发为僧,名今种。后又回俗,北游关中、山西。著有《翁山文外》、《翁山诗外》、《广东新语》等。清雍正、乾隆间,他的著作都遭禁毁,直至一九一○年(宣统二年),上海国学扶轮社才翻印《翁山文外》十六卷、《翁山诗外》十九卷。〔4〕代北古地区名,指现在的山西省北部、河北省西北部一带。 〔5〕《广庄》袁中郎模仿《庄子》文体谈道家思想的著作,共七篇。《瓶史》,袁中郎研究花瓶与插花的小品,共十二章。这两种都收入《袁中郎全集》。 ?? #p#副标题#e#
351 0 0
鲁迅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下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344 0 0
家铉翁
成帝夫人泪满怀,璧宫相趁落空阶。 可怜玉貌花前死,惟有君恩白燕钗。 霍家有女字成君,年少教人著绣裙。 枉杀宫中许皇后,椒房恩泽是浮云。 骏马金鞍白玉鞭,宫中来取李延年。 承恩直日鸳鸯殿,一曲清歌在九天。
582 0 0
殷尧藩
新阳归上苑,嘉树独含妍。散漫添和气,曈曨卷曙烟。 流辉宜圣日,接影贵芳年。自与恩光近,那关煦妪偏。 结根诚得地,表寿愿符天。谁道凌寒质,从兹不暧然。
380 0 0
中华文学
楚山千里一僧行,念尔初缘道未成。 莫向舒姑泉口泊,此中呜咽为伤情。
438 0 0
皎然
鹤发鸦髫,欢捧霞觞,酌丹井泉。庆湘山峰顶,飞来古佛,剑池洞里,活底神仙。春雨慳时,千金斗粟,民仰使君为食天。公知否,只活人阴德,合寿千年。宝猊香喷沈烟。环艳翠明红拥寿筵。最一般奇特,凤雏新贵,斑衣绿绶,光彩相鲜。帝命师臣,钦哉有子,飞诏看看又月边。黄封酒,到明年今日,中使传宣。
383 0 0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369 0 0
吴锡麒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368 0 0
诗经
【长安听百舌】 万里风烟异[1], 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2], 还作故乡声[3] 。
439 0 0
韦鼎
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岂如白玉仙,方与紫霞升。 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一枝非所贵,怀书思武陵。
321 0 0
韦应物
求名如未遂,白首亦难归。送我尊前酒,典君身上衣。 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莫叹干时晚,前心岂便非。
429 0 0
方干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不知一鹤在墙东。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碧桃花子落壶中。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
318 0 0
刘辰翁
其一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其二 潋艳西湖水一方,吴根越角两茫茫。孤山鹤云花如雪,葛岭鹃啼月似霜。油壁轻车来北里,梨园小部奏西厢。而今纵会空王法,知是前尘也断肠。 其三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籍养花天。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侯管弦。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其四 冷泉净寺可怜生,雨血风毛作队行。罗刹江边人饲虎,女儿山下鬼啼莺。漏穿夕塔烟烽影,飘撇晨钟鼓角声。夜雨滴残舟淅沥,不须噩梦也心惊。 其五 建业余杭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从残似石头。 其六 冬青树老六陵秋,恸哭遗民总白头。南渡衣冠非故国,西湖烟水是清流。早时朔漠翎弹怨,他日居庸宇唤休。苦恨嬉春铁崖叟,锦兜诗报百年愁。
432 0 0
钱谦益
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杜牧 但知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 ——张祜
443 0 0
张祜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题处尚寻王内史, 画时应是顾将军。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468 0 0
温庭筠
直应归谏署,方肯别山村。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 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梦见君高趣,天凉自灌园。
434 0 0
郑谷
酒薄愁浓醉不成。夜长欹枕数残更。嫩寒时节过烧灯。 已自孤鸾羞对镜,未能双凤怕闻笙。莫教吹作别离声。
352 0 0
郑域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旋点检、雨障云妨。遮红护绿,翠帏罗幕任高张。海棠明月杏花天,更惜浓芳。 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尽唤起、万籁笙簧。一觞一咏,尽教陶写绣心肠。笑他人世漫嬉游,拥翠偎香。
366 0 0
程垓
风切切,深秋月,十朵芙蓉繁艳歇。小槛细腰无力,空赢得,目断魂飞何处说。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偏挂恨,少年抛掷,羞觑见,绣被堆红闲不彻。
350 0 0
尹鹗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447 0 0
吕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