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襜褕,绣裆襦,强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 莫信龙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春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翦刻, 中藏祸机不可测。
328 0 0
李贺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 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
334 0 0
戴叔伦
长乐遥听上苑钟,彩衣称庆桂香浓。 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378 0 0
李商隐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342 0 0
周邦彦
卷海海翻杯。倾动蓬莱。似嫌到处马头埃。雨洗御街流到我,吹向潮回。 寒似雪天梅。安石榴开。绣衾重暖笑炉灰。料想东风还忆我,昨夜归来。
346 0 0
刘辰翁
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
411 0 0
中华文学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373 0 0
张炎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327 0 0
张元干
康河右岸皆学院,左岸牧场之背,榆荫密覆,大道纡回,一望葱翠,春尤浓郁,但闻虫鸟语,校舍寺塔掩映林巅,真胜处也.迩来草长日丽,时有情耦隐卧草中,密话风流.我常往复其间,辄成左作. 河水在夕阳里缓流,暮霞胶抹树干数头;蚱蜢飞,蚱蜢戏吻草光光,我在春草里看看走走。 蚱蜢匍匐在铁花胸前,铁花羞得不住的摇头,草里忽伸出只藕嫩的手,将孟浪的跳虫拦腰紧拶。 金花莱,银花莱,星星澜澜点缀着天然温暖的青毡,青毡上青年的情耦,情意胶胶,情话啾啾。 我点头微笑,南向前走,观赏这青透春透的园囿,树尽交柯,草也骈偶,到处是缱绻,是绸缪。 雀儿在人前猥盼亵语,人在草处心欢面赧,我羡他们的双双对对,有谁羡我孤独的徘徊? 孤独的徘徊!我心须何尝不热奋震颤,答应这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春呀!你在我怀抱中也! 此诗写于1922年留英期间,发表于1923年5月30日《时事新报。学灯》
485 0 0
徐志摩
玉城春不夜。映月璧寒流,烛蕖光射。鳌山海云驾。拥遨头箫鼓,锦旗红亚。东风近也。趁乐岁、良辰多暇。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堪画。纱笼夹道,露重花珠,尘吹兰麝。歌朋舞社。玉梅转,闹蛾耍。且茧占先探,芋郎戏巧,又卜紫姑灯下。听欢声、犹自未归,钿车宝马。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471 0 0
武则天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613 0 0
詹玉
译者附记〔2〕 在一本书之前,有一篇序文,略述作者的生涯,思想,主张,或本书中所含的要义,一定于读者便益得多。但这种工作,在我是力所不及的,因为只读过这位作者所著述的极小部分。现在从尾濑敬止〔3〕的《革命露西亚的艺术》中,译一篇短文放在前面,其实也并非精良坚实之作。——我恐怕他只依据了一本《研求》〔4〕,——不过可以略知大概,聊胜于无罢了。 第一篇是从金田常三郎所译《托尔斯泰与马克斯》的附录里重译的,他原从世界语的本子译出,所以这译本是重而又重。艺术何以发生之故,本是重大的问题,可惜这篇文字并不多,所以读到终篇,令人仿佛有不足之感。然而他的艺术观的根本概念,例如在《实证美学的基础》中所发挥的,却几乎无不具体而微地说在里面,领会之后,虽然只是一个大概,但也就明白一个大概了。看语气,好像是讲演,惟不知讲于那一年。 第二篇是托尔斯泰死去的翌年——一九一一年——二月,在《新时代》〔5〕揭载,后来收在《文学底影像》〔6〕里的。今年一月,我从日本辑印的《马克斯主义者之所见的托尔斯泰》中杉本良吉的译文重译,登在《春潮》月刊〔7〕一卷三期上。 末尾有一点短跋,略述重译这篇文章的意思,现在再录在下面—— “一,托尔斯泰去世时,中国人似乎并不怎样觉得,现在倒回上去,从这篇里,可以看见那时西欧文学界有名的人们——法国的AnatoleFrance〔8〕,德国的GerhartHaupt^mann〔9〕。意大利的GiovanniPapini〔10〕,还有青年作家D’Ancelis〔11〕等——的意见,以及一个科学底社会主义者——本论文的作者——对于这些意见的批评,较之由自己一一搜集起来看更清楚,更省力。 “二,借此可以知道时局不同,立论便往往不免于转变,豫知的事,是非常之难的。在这一篇上,作者还只将托尔斯泰判作非友非敌,不过一个并不相干的人;但到一九二四年的讲演,却已认为虽非敌人的第一阵营,但是‘很麻烦的对手’了,这大约是多数派〔12〕已经握了政权,于托尔斯泰派之多,渐渐感到统治上的不便的缘故。到去年,托尔斯泰诞生百年记念时,同作者又有一篇文章叫作《托尔斯泰记念会的意义》,措辞又没有演讲那么峻烈了,倘使这并非因为要向世界表示苏联未尝独异,而不过内部日见巩固,立论便也平静起来:那自然是很好的。 “从译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约略同时,韦素园君的从原文直接译出的这一篇,也在《未名》半月刊〔13〕二卷二期上发表了。他多年卧在病床上还翻译这样费力的论文,实在给我不少的鼓励和感激。至于译文,有时晦涩也不下于我,但多几句,精确之处自然也更多,我现在未曾据以改定这译本,有心的读者,可以自去参看的。 第三篇就是上文所提起的一九二四年在墨斯科的讲演,据金田常三郎的日译本重译的,曾分载去年《奔流》〔14〕的七,八两本上。原本并无种种小题目,是译者所加,意在使读者易于省览,现在仍然袭而不改。还有一篇短序,于这两种世界观的差异和冲突,说得很简明,也节译一点在这里—— “流成现代世界人类的思想圈的对蹠底二大潮流,一是唯物底思想,一是唯心底思想。这两个代表底思想,其间又夹杂着从这两种思想抽芽,而变形了的思想,常常相克,以形成现代人类的思想生活。 “卢那卡尔斯基要表现这两种代表底观念形态,便将前者的非有产者底唯物主义,称为马克斯主义,后者的非有产者底精神主义,称为托尔斯泰主义。 “在俄国的托尔斯泰主义,当无产者独裁的今日,在农民和智识阶级之间,也还有强固的思想底根底的。…… 这于无产者的马克斯主义底国家统制上,非常不便。所以在劳农俄国人民教化的高位〔15〕的卢那卡尔斯基,为拂拭在俄国的多数主义的思想底障碍石的托尔斯泰主义起见,作这一场演说,正是当然的事。 “然而卢那卡尔斯基并不以托尔斯泰主义为完全的正面之敌。这是因为托尔斯泰主义在否定资本主义,高唱同胞主义,主张人类平等之点,可以成为或一程度的同路人的缘故。那么,在也可以看作这演说的戏曲化的《被解放了的堂吉诃德》〔16〕里,作者虽在揶揄人道主义者,托尔斯泰主义的化身吉诃德老爷,却决不怀着恶意的。作者以可怜的人道主义的侠客堂·吉诃德为革命的魔障,然而并不想杀了他来祭革命的军旗。我们在这里,能够看见卢那卡尔斯基的很多的人性和宽大。” 第四和第五两篇,都从茂森唯士的《新艺术论》译出,原文收在一九二四年墨斯科出版的《艺术与革命》〔17〕中。两篇系合三回的演说而成,仅见后者的上半注云“一九一九年末作”,其余未详年代,但看其语气,当也在十月革命后不久,艰难困苦之时。其中于艺术#p#副标题#e#
356 0 0
鲁迅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
409 0 0
李峤
一曲笙歌外,四座笑谈清。使君秋霁领客,别乘更宗英。想像亲闱称寿,写就通家情分,相与庆恩荣。欢动桂花发,香雾扑帘旌。 功名事,台阁路,好同登。只今报政归诏,舆论正蜚声。以我文章学术,与国和平安靖,冠剑入明庭。应顾棠阴下,野老鬓星星。
593 0 0
韩淲
红炉围锦,翠幄盘雕,楼前万里同云。青雀窥窗,来报瑞雪纷纷。开帘放教飘洒,度华筵、飞入金尊。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罗巾。 莫说梁园往事,休更羡、越溪访戴幽人。此日西湖真境,圣治中兴。直须听歌按舞,任留香、满酌杯深。最好是,贺丰年、天下太平。
384 0 0
朱敦儒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382 0 0
姚合
江海多豪气,朝廷有直声。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
370 0 0
刘禹锡
南雪不到地,今雪瑞非常。堆檐平砌,晚来风定转飞扬。浩荡乾坤无际,洗尽蛮烟瘴雾,和气遍遐荒。满眼丰年意,民共乐时康。 倚琼楼,临玉楼,举瑶觞。高吟低唱,从他减尽少年狂。且趁明年春好,整顿雨犁风_,归去老农桑。唤起江南梦,先到水云乡。
管鉴
碧树苍苍茂苑东,佳期迢递路何穷。一声山鸟曙云外, 万点水萤秋草中。门掩竹斋微有月,棹移兰渚淡无风。 欲知此路堪惆怅,菱叶蓼花连故宫。
许浑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