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299 0 0
皇甫冉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南宫通籍新郎吏, 西候从戎旧主人。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賸把离觞三五巡。
323 0 0
刘禹锡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馀清 一作: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474 0 0
李清照
六星宫里一星归,行到金钩近紫微。 侍史别来经岁月,今宵应梦护香衣。
362 0 0
中华文学
高柳满春城,东园有鸟声。折花朝露滴,漱石野泉清。 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应怜末行吏,曾是鲁诸生。
283 0 0
卢纶
高人好自然,移得它山碧。不磨如版平,大巧非因力。 古藓小青钱,尘中看野色。冷倚砌花春,静伴疏篁直。 山僧若转头,如逢旧相识。
354 0 0
【留春令】 采莲舟上,夜来陡觉, 十分秋意。 懊恼寒花暂时香, 与情浅、人相似。 玉蕊歌清招晚醉, 恋小桥风细。 水湿红裙酒初消, 又记得、南溪事。
393 0 0
晏几道
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298 0 0
李益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340 0 0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只缘支遁谈经妙, 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 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宽似大溟生日月, 秀如四岳出尘埃。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 谢太傅须同八凯,姚梁公可并三台。登楼喜色禾将熟, 望国诚明首不回。驾驭英雄如赤子,雌黄贤哲贡琼瑰。 六条消息心常苦,一剑晶荧敌尽摧。木铎声中天降福, 景星光里地无灾。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371 0 0
贯休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白首自忻丹桂在, 诗名已得四方传。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332 0 0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
306 0 0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司马迁
白露变时候,蛩声暮啾啾。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 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 且喜接馀论,足堪资小留。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 归路岁时尽,长河朝夕流。非君深意愿,谁复能相忧。
311 0 0
刘长卿
不能忘记的过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方的碉堡冲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呐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滩…… 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军官在车上喊着:“我们不需要活着的逃兵!”话音刚落,就有一枚弹片击穿他的头颅。新兵们被赶下车,有的人拿到枪支,有的人则只拿着子弹,扩音器里不断地重复一句话:“没有拿到枪的,跟在有枪的后面,有枪的同志牺牲了,没有枪的同志就拿起他的枪,继续冲锋……” 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晚上,一名光着膀子的中年人扶正了挂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的带子,转过身对着一群村民,其中有十几岁的小伙子,也有头发斑白的老者,他们同样背着大刀。那中年人说:“都没让家里人知道吧?”众人都沉默不语,中年人把手一挥,“那走吧。”半个时辰后,日军基地里惨叫声、枪炮声和金属碰撞的声音接连不断,月光映在刀刃上也有了悲愤的色彩,随着刀的挥动不停地闪耀。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再也找不到地面上的月光…… 战争,除了死亡和毁灭,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无法忘记,忘记战争,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不应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结束了战争,停止了毁灭,用他们的死亡,代替了别人的死亡。 战争结束了,就让我们来纪念沉睡的英雄。 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当年在此浴血奋战的老兵,穿上了挂满勋章的军装,走在路上,人们向他们喝彩,为他们欢呼,同时他们也发现,老兵们的笑容如此沉重…… 六十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莫斯科红场,这里是庆祝,或许应该说纪念二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主要场所,来自全世界的英雄们,受到各国领导人尊敬、赞颂。 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一个班的学生,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纪念碑下,老人讲述了当年自己杀敌、幸存、逃脱的经历,依然是激动不已,他唱起了那首令他热血沸腾的歌:“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学生们流泪了…… 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 【简评】 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材料的作文在这次阅卷中数见不鲜,这篇高分作文能在瞬间攥取阅卷老师的眼光,其特点在于它新颖的电影蒙太奇手法和紧凑的对比结构。 文章前后呼应,首尾圆合,语言优雅凝练而富有跳跃感,欧亚两大战场汇于一处,前后六十年历史相聚瞬间,围绕“纪念”这一主题铺陈开去,给读者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考生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亦展露无遗。考场急就能有如是佳作,实属难能可贵。 (点评教师 李小徐)
321 0 0
小文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292 0 0
沈佺期
春满南宫白日长,夜来新值锦衣郎。朱排六相助神耸, 玉衬一厅侵骨凉。砌竹拂袍争草色,庭花飘艳妒兰香。 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358 0 0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344 0 0
钱起
兄年八十,弟今年几,亦是七旬有九。人生取数已为多,更休问、前程无有。 家贫是苦,算来又好,见得平生操守。杯茶盏水也风流,莫负了、桂时菊候。
364 0 0
陈著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330 0 0
张九龄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