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
451 0 0
王建
莲华不朽寺,雕刻满山根。石汗知天雨,金泥落圣言。 思量施金客,千古独消魂。
357 0 0
中华文学
帝里谁无宅,青山只属君。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 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
341 0 0
姚合
碧峰依旧松筠老,重得经过已白头。俱是海天黄叶信, 两逢霜节菊花秋。望中白鹤怜归翼,行处青苔恨昔游。 还向窗间名姓下,数行添记别离愁。
397 0 0
李绅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1]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2]
420 0 0
李白
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380 0 0
李频
遐视轻神宝,传归属圣猷。尧功终有待,文德本无忧。 坐受朝汾水,行看告岱丘。那知鼎成后,龙驭弗淹留。 监抚垂三纪,声徽洽万方。礼因驰道著,明自垦田彰。 积渐承鸿业,从容守太康。更留园寝诏,恭听有馀芳。 早秋同轨至,晨旆露华滋。挽度千夫咽,笳凝六马迟。 剑悲长闭日,衣望出游时。风起西陵树,凄凉满孝思。
410 0 0
吕温
水烟收尽,望汀萍千顷,银光如幂。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 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
273 0 0
彭泽旧居在,匡庐翠叠前。因思从楚寺,便附入吴船。 岸绕春残树,江浮晓霁天。应过虎溪社,伫立想诸贤。
371 0 0
齐己
皇穹何处飞琼屑,散下人间作春雪。五花马踏白云衢, 七香车碾瑶墀月。苏岩乳洞拥山家,涧藤古栗盘银蛇。 寒郊复叠铺柳絮,古碛烂熳吹芦花。流泉不下孤汀咽, 断臂老猿声欲绝。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檐溜水晶折。 拂户初疑粉蝶飞,看山又讶白鸥归。孙康冻死读书闱, 火井不暖温泉微。
广庭飞雪对愁人,寒谷由来不悟春。 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291 0 0
武元衡
海绕重山江抱城,隋家宫苑此分明。 居人不觉三吴恨,却笑关河又战争。
363 0 0
李涉
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 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379 0 0
贾岛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 留饮君家絮帽_。爆竹声中,万事如斯。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310 0 0
韩淲
置酒命所欢,凭觞遂为戚。日往不再来,兹辰坐成昔。 百龄非久长,五十将半百。胡为劳我形,己须还复白。 西山鸾鹤群,矫矫烟雾翮。明霞发金丹,阴洞潜水碧。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无然坐衰老,惭叹东陵柏。
313 0 0
李益
柏叶春醅,为君亲酌玻璃盏。玉箫牙管。人意如春暖。 鬓绿长留,不使韶华晚。春无限。碧桃花畔。笑看蓬莱浅。
289 0 0
毛滂
谷鸟散啼如有恨,庭花含笑似无情。 更名变貌难休息,去去来来第几生。
348 0 0
方干
《文艺新闻》所标榜的既然是Journalism〔2〕,杂乱一些当然是不免的。但即就Journalism而论,过去的五十期中,有时也似乎过于杂乱。例如说柏拉图的《共和国》,泰纳的《艺术哲学》都不是“文艺论”之类,〔3〕实在奇特的了不得,阿二阿三不是阿四,说这样的话干什么呢? 还有“每日笔记”〔4〕里,没有影响的话也太多,例如谁在吟长诗,谁在写杰作之类,至今大抵没有后文。我以为此后要有事实出现之后,才登为是。至于谁在避暑,谁在出汗之类,是简直可以不登的。 各省,尤其是僻远之处的文艺事件通信,是很要紧的,可惜的是往往亦有一回,后来就不知怎样,但愿常有接续的通信,就好。 论文看起来太板,要再做得花色一点。 各国文艺界消息,要多,但又要写得简括。例如《苏联文学通信》〔5〕那样的东西,我以为是很好的。但刘易士被打了一个嘴巴〔6〕那些,却没有也可以。 此外也想不起什么来了,也是杂乱得很,对不对,请酌为幸。 鲁迅。五月四日。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五月十六日《文艺新闻》第五十五号。 《文新》,即《文艺新闻》,周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刊物,主办人袁殊(即袁学易)。一九三一年三月十六日创刊于上海,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日被国民党当局查禁,共出六十号。该刊创刊一周年时,曾广泛征求意见,本篇即为此而写。 〔2〕Journalism英语:新闻学,当时曾译为集纳主义。〔3〕赵景深在《文艺新闻》第九号(一九三一年五月十一日)发表的《没有文学概论》一文中说:“我觉得‘文学概论’这东西是没有的,我不敢承认有‘文学概论’!……柏拉图的共和国也不是普通的文学概论而是柏拉图个人的文学论,推而至于太纳的英国文学史和艺术哲学……都不是普通的文学概论,而是太纳……个人的文学论。”《共和国》,通译《理想国》,柏拉图关于政治、社会问题的重要著作。泰纳(H.A.Taine,1828—1893),法国文艺理论家。《艺术哲学》是他的艺术理论批评著作。 〔4〕“每日笔记”《文艺新闻》的一个专栏,主要登载文艺界人物动态。《文艺新闻》第三号(一九三一年三月三十日)该栏内,刊载过“叶灵凤赴西湖从事长篇著作”和“章衣萍赴西湖吟诗”的消息。 〔5〕《苏联文学通信》《文艺新闻》第五十号、五十一号(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一日、十八日)连载的署名雷丹林的文章,其中介绍了苏联当时的各派文学思潮和高尔基的情况。 〔6〕刘易士被打了一个嘴巴《文艺新闻》第十二号(一九三一年六月一日)刊载过一则消息,题为《一巴掌!正义之击:德兰散打鲁意丝的耳光》。德兰散(T.Dreiser,1871—1945),通译德莱塞;鲁意丝,即刘易士(S.Lewis,1885—1951),二人都是美国小说家。 #p#副标题#e#
433 0 0
鲁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311 0 0
邵雍
千里有同心,十年一会面。当杯缓筝柱,倏忽催离宴。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灞上春风留别袂, 关东新月宿谁家。官柳依依两乡色,谁能此别不相忆。
326 0 0
钱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