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轩深似谷,列柏镇含烟。境绝苍蝇到,风生白雪前。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霄汉朝来下,油幢路几千。
314 0 0
中华文学
湖上有佳色,黄菊傲霜秋。一尊相属,谈咏彼此得无愁。何处鲈鱼初荐,错俎金薤点鲙,令我忆东州。双鹭带斜日,飞下白萍洲。 晚风劲,吹残酒,袭破裘。故人俱在,江左底事独淹留。归去草堂侵夜,一点青荧灯火,得句可忘忧。欲识无穷意,终日倚城楼。
298 0 0
王之道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曾直笔。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明时逐客。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梅山时访仙迹。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间不得。有先见著龟,消得君王忆。天阍不隔。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
284 0 0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 壶里乾坤只自由。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 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390 0 0
吕岩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沧海初看汉月明, 紫微已见胡星落。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白云飞鸟去寂寞, 吴山楚岫空崔嵬。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吴苑西人去欲稀, 留连一日空知非。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 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却到长安逢故人, 不道姓名应不识。
307 0 0
刘长卿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309 0 0
张元干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谁家绝世绮帐前, 艳粉红脂映宝钿。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 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裙兰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 可叹年光不相待。
288 0 0
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305 0 0
赵长卿
别酒已酣春漏前,他人扶上北归船。 浔阳渡口月未上,渔火照江仍独眠。
385 0 0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380 0 0
韦应物
以小说为庋学问文章之具,与寓惩劝同意而异用者,在清盖莫先于《野叟曝言》〔1〕。其书光绪初始出,序云康熙时江阴夏氏作,其人“以名诸生贡于成均,既不得志,乃应大人先生之聘,辄祭酒帷幕中,遍历燕晋秦陇。……继而假道黔蜀,自湘浮汉,溯江而归。所历既富,于是发为文章,益有奇气,……然首已斑矣。(自是)屏绝进取,壹意著书”,成《野叟曝言》二十卷,然仅以示友人,不欲问世,迨印行时,已小有缺失;一本独全,疑他人补足之。二本皆无撰人名,金武祥(《江阴艺文志》凡例)则云夏二铭作。二铭,夏敬渠之号也;光绪《江阴县志》(十七《文苑传》)云,“敬渠,字懋修,诸生;英敏绩学,通史经,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靡不淹贯。……生平足迹几遍海内,所交尽贤豪。著有《纲目举正》,《经史余论》,《全史约编》,《学古编》,诗文集若干卷。”与序所言者颇合,惟列于赵曦明〔2〕之后,则乾隆中盖尚存。 《野叟曝言》庞然巨帙,回数多至百五十四回,以“奋武揆文天下无双正十熔经铸史人间第一奇书”二十字编卷,即作者所以浑括其全书。至于内容,则如凡例言,凡“叙事,说理,谈经,论史,教孝,劝忠,运筹,决策,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讲道学,辟邪说,……”无所不包,而以文白为之主。白字素臣,“是铮铮铁汉,落落奇才,吟遍江山,胸罗星斗。说他不求宦达,却见理如漆雕;说他不会风流,却多情如宋玉。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力能扛鼎,退然如不胜衣;勇可屠龙,凛然若将陨谷。旁通历数,下视一行;闲涉岐黄,肩随仲景。以朋友为性命;奉名教若神明。真是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他平生有一段大本领,是止崇正学,不信异端;有一副大手眼,是解人所不能解,言人所不能言”(第一回)。然而明君在上,君子不穷,超擢飞腾,莫不如意。书名辟鬼,举手除妖,百夷慑于神威,四灵集其家囿。文功武烈,并萃一身,天子崇礼,号曰“素父”。而仍有异术,既能易形,又工内媚,姬妾罗列,生二十四男。男又大贵,且生百孙;孙又生子,复有云孙。其母水氏年百岁,既见“六世同堂”,来献寿者亦七十国;皇帝赠联,至称为“镇国卫圣仁孝慈寿宣成文母水太君”(百四十四回)。凡人臣荣显之事,为士人意想所能及者,此书几毕载矣,惟尚不敢希帝王。至于排斥异端,用力尤劲,道人释子,多被诛夷,坛场荒凉,塔寺毁废,独有“素父”一家,乃嘉祥备具,为万流宗仰而已。 《野叟曙言》云是作者“抱负不凡,未得黼黻休明,至老经猷莫展”,因而命笔,比之“野老无事,曝日清谈”(凡例云)。可知衒学寄慨,实其主因,圣而尊荣,则为抱负,与明人之神魔及佳人才子小说面目似异,根柢实同,惟以异端易魔,以圣人易才子而已。意既夸诞,文复无味,殊不足以称艺文,但欲知当时所谓“理学家”之心理,则于中颇可考见。 雍正末,江阴人杨名时〔3〕为云南巡抚,其乡人拔贡生夏宗澜〔4〕尝从之问《易》,以名时为李光地〔5〕门人,故并宗光地而说益怪。乾隆初,名时入为礼部尚书,宗澜亦以经学荐授国子监助教,又历主他讲席,仍终身师名时(《四库书目》六及十《江阴志》十六及十七)。稍后又有诸生夏祖熊〔6〕,亦“博通群经,尤笃好性命之学,患二氏说漫衍,因复考辨以归于正”(《江阴志》十七)。盖江阴自有杨名时(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定)而影响颇及于其乡之士风;自有夏宗澜师杨名时而影响又颇及唯一盛业,故若文白者之言行际遇,固非独作者一人之理想人物矣。文白或云即作者自寓,析“夏”字作之;又有时太师,则杨名时也,其崇仰盖承夏宗澜之绪余,然因此遂或误以《野叟曝言》为宗澜作。 欲于小说见其才藻之美者,则有屠绅《蟫史》二十卷。绅字贤书,号笏岩,亦江阴人,世业农。绅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二十成进士,寻授云南师宗县知县,迁寻甸州知州,五校乡闱,颇称得士,后为广州同知。嘉庆六年以候补在北京,暴疾卒于客舍,年五十八(一七四四——一八○一)。绅豪放嫉俗,生平慕汤显祖之为人,而作吏颇酷,又好内,姬侍众多(已上俱见《鹗亭诗话》附录);为文则务为古涩艳异,晦其义旨,志怪有《六合内外琐言》,杂说有《鹗亭诗话》(见第二十二篇),皆如此。《蟫史》为长篇,署“磊砢山房原本”,金武祥(《粟香随笔》二)云是绅作。〔8〕书中有桑蠋生,盖作者自寓,其言有云,“予,甲子生也。”与绅生年正同。开篇又云,“在昔吴依官于粤岭,行年大衍有奇,海隅之行,若有所得,辄就见闻传闻之异辞,汇为一编。”且假傅鼐〔9〕扞苗之事(在乾隆六十年)为主干,则始作当在嘉庆初,不数年而毕;有五年四月小停道人序。次年,则绅死矣。 《蟫史》首即言闽人桑蠋生海行,舟败堕水,流至甲子石之外澳,为捕鱼人所救,引以见甘鼎。鼎官指挥,方奉檄筑城防寇,求地形家,见生大喜,如其图依甲子石为垣,遂成神奇之城,敌不能瞰。又于地穴中得三箧书,其一凡二十卷,‘题曰‘彻土作稼之文,归墟野凫氏画’。又一箧为天人图,题曰‘眼藏须弥僧道作’。又一箧为方书,题曰‘六子携持极老#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17 0 0
鲁迅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昏沈天竺看经眼, 萧索净名老病心。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 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
351 0 0
远郡虽褊陋,时祀奉朝经。夙兴祭风伯,天气晓冥冥。 导骑与从吏,引我出东坰.水雾重如雨,山火高于星。 忽忆早朝日,与君趋紫庭。步登龙尾道,却望终南青。 一别身向老,所思心未宁。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
324 0 0
白居易
玉骨冰肌,野墙山径,烟雨萧索。公子豪华,贪红恋紫,谁分怜孤萼。想应窥见,潘毛相似,故把素怀相托。岂知人、年来闷损,被名利拘缚。 当歌对酒,如痴如梦,欲笑啼痕先落。二十年前,欢娱一醉,不忍思量着。衾寒枕冷,不教孤另,不是自家情薄。枉将心、千尤万殢,算应殢著。
293 0 0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340 0 0
王维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兰署门生皆入室, 莲峰太守别知音。同升翰苑时名重,遍历朝端主意深。 新有受恩江海客,坐听朝夕继为霖。
349 0 0
松下问童子,[2]言师采药去。[3]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4]
368 0 0
贾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佚名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320 0 0
玄人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371 0 0
辛弃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