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鹏程轩翥,几看驹隙推移。多端时事只天知。不饮沉忧如醉。 白首已甘蓬艾,苍生正倚丞疑。楚台风转一帆吹。朝列问君来未。
306 0 0
中华文学
能得几时留,王事催人去。翠荡涵空酒满船,苦要留人住。 身世两悠悠,飘泊知何许。但得心亲志合时,都是相逢处。
305 0 0
旅隼 中国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对于人,是一向非常重视的。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的缘故。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军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者,“犯”也,满洲人“入主中夏”,不久也就染了这样的淳风,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与“塞思黑”〔2〕,我不懂满洲话,译不明白,大约是“猪”和“狗”罢。黄巢〔3〕造反,以人为粮,但若说他吃人,是不对的,他所吃的物事,叫作“两脚羊”。 时候是二十世纪,地方是上海,虽然骨子里永是“素重人道”,但表面上当然会有些不同的。对于中国的有一部分并不是“人”的生物,洋大人如何赐谥,我不得而知,我仅知道洋大人的下属们所给与的名目。 假如你常在租界的路上走,有时总会遇见几个穿制服的同胞和一位异胞(也往往没有这一位),用手枪指住你,搜查全身和所拿的物件。倘是白种,是不会指住的;黄种呢,如果被指的说是日本人,就放下手枪,请他走过去;独有文明最古的黄帝子孙,可就“则不得免焉”〔4〕了。这在香港,叫作“搜身”,倒也还不算很失了体统,然而上海则竟谓之“抄靶子”。 抄者,搜也,靶子是该用枪打的东西,我从前年九月以来〔5〕,才知道这名目的的确。四万万靶子,都排在文明最古的地方,私心在侥幸的只是还没有被打着。洋大人的下属,实在给他的同胞们定了绝好的名称了。 然而我们这些“靶子”们,自己互相推举起来的时候却还要客气些。我不是“老上海”,不知道上海滩上先前的相骂,彼此是怎样赐谥的了。但看看记载,还不过是“曲辫子”,“阿木林”〔6〕。“寿头码子”虽然已经是“猪”的隐语,然而究竟还是隐语,含有宁“雅”而不“达”〔7〕的高谊。若夫现在,则只要被他认为对于他不大恭顺,他便圆睁了绽着红筋的两眼,挤尖喉咙,和口角的白沫同时喷出两个字来道:猪猡!六月十六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2〕清朝雍正皇帝(胤禛,康熙第四子)未即位前,和他的兄弟争谋皇位;即位以后,于雍正四年(1726)命削去他的弟弟胤禛(康熙第八子)和胤禛(康熙第九子)二人宗籍,并改胤禛名为“阿其那”,改胤禛名为“塞思黑”。在满语中,前者是狗的意思,后者是猪的意思。 〔3〕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旧史书中多有夸张其残暴的记载。《旧唐书·黄巢传》说他起义时“俘人而食”,但无“两脚羊”的名称。鲁迅引用此语,当出自南宋庄季裕《鸡肋编》中:“自靖康丙午岁(1126),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1133)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杭州)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4〕“则不得免焉”语见《孟子·梁惠王》。 〔5〕前年九月以来指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来。〔6〕“曲辫子”即乡愚。“阿木林”,即傻子。都是上海话。〔7〕宁“雅”而不“达”清末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曾说“评事三难:信、达、雅”。按“信”指忠实于原作;“达”指语言通顺明白;“雅”指文雅。 #p#副标题#e#
301 0 0
鲁迅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 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狗尾貂蝉满座,贝带EA41F37E弄粉,一舆一臣台。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339 0 0
刘辰翁
红轮决定沈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347 0 0
佚名
边穷厄未穷,复此逐归鸿。去路多相似,行人半不同。 山川藏北狄,草木背东风。虚负男儿志,无因立战功。
386 0 0
身到紫枢府,一蹴凤池间。何妨到头富贵,却自恋家山。多少名缰利锁,尘满霜髯雪鬓,役役不知还。桃李竞春事,坡菊自清闲。 绿杨边,门径小,似僧关。吟情饮兴相将,二十载优闲。无限功名事业,分付儿孙纵靶,青镜尽朱颜。一语劝公酒,天下达尊三。
365 0 0
陈著
旧闻阳翟县,西接凤高山。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少年当效用,远道岂辞艰。迟子扬名后,方期彩服还。
351 0 0
山月随人,翠苹分破秋山影。钓船归尽。桥外诗心迥。 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西风定。可怜潘鬓。偏浸秦台镜。
309 0 0
史达祖
山川马上度边禽,一宿都门永夜吟。 客路不归秋又晚,西风吹动洛阳砧。
392 0 0
张乔
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
361 0 0
辛弃疾
瑞气氤氲拂水来。金幢玉节下瑶台。江梅岩桂一时开。 不尽秋香凝燕寝,无边春色入尊罍。临风嗅蕊共裴回。
380 0 0
向子諲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356 0 0
韦应物
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苦言。 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还。 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羹莼将永年。 方冬水物穷,又欲休山樊。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
443 0 0
储光羲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406 0 0
欧阳修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70 0 0
孟浩然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吾师有口何所为, 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乍吟乍讽何悠扬, 风篁古松含秋霜。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pg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他时劫火洞燃后, 神光璨璨如红莲。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419 0 0
齐己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424 0 0
寇准
飚车飞上蓬莱,不须更跨琴高鲤。砉然长啸,天风澒洞,云涛无际。我欲乘桴,从兹浮海,约任公子。办虹竿千丈,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 谁榜佳名空翠。紫阳仙、去骑箕尾。银钩铁画,龙怒凤翥,留人间世。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到而今,幸有高亭遗爱,寓甘棠意。
418 0 0
严仁
孤舟登瀼西,回首望两崖。东城干旱天,其气如焚柴。 长影没窈窕,馀光散唅呀。大江蟠嵌根,归海成一家。 下冲割坤轴,竦壁攒镆铘。萧飒洒秋色,氛昏霾日车。 峡门自此始,最窄容浮查。禹功翊造化,疏凿就欹斜。 巨渠决太古,众水为长蛇。风烟渺吴蜀,舟楫通盐麻。 我今远游子,飘转混泥沙。万物附本性,约身不愿奢。 茅栋盖一床,清池有馀花。浊醪与脱粟,在眼无咨嗟。 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贫病固其常,富贵任生涯。 老于干戈际,宅幸蓬荜遮。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 赏妍又分外,理惬夫何夸。足了垂白年,敢居高士差。 书此豁平昔,回首犹暮霞。
369 0 0
杜甫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