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分享 / 水墨

更多评论

推荐

华德焚书异同论

孺牛 德国的希特拉先生们一烧书〔2〕,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3〕。然而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 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4〕,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秦人重小儿;始皇之母,赵女也,赵重妇人〔5〕,所以我们从“剧秦”〔6〕的遗文中,也看不见轻贱女人的痕迹。 希特拉先生们却不同了,他所烧的首先是“非德国思想”的书,没有容纳客卿的魄力;其次是关于性的书,这就是毁灭以科学来研究性道德的解放,结果必将使妇人和小儿沉沦在往古的地位,见不到光明。而可比于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7〕……之类的大事业,他们一点也做不到。阿剌伯人攻陷亚历山德府〔8〕的时候,就烧掉了那里的图书馆,那理论是:如果那些书籍所讲的道理,和《可兰经》〔9〕相同,则已有《可兰经》,无须留了;倘使不同,则是异端,不该留了。这才是希特拉先生们的嫡派祖师——虽然阿剌伯人也是“非德国的”——和秦的烧书,是不能比较的。 但是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豫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希特拉先生一上台,烧书,打犹太人,不可一世,连这里的黄脸干儿们,也听得兴高彩烈,向被压迫者大加嘲笑,对讽刺文字放出讽刺的冷箭〔10〕来——到底还明白的冷冷的讯问道:你们究竟要自由不要?不自由,无宁死。现在你们为什么不去拚死呢? 这回是不必二世,只有半年,希特拉先生的门徒们在奥国一被禁止,连党徽也改成三色玫瑰了。最有趣的是因为不准叫口号,大家就以手遮嘴,用了“掩口式”。〔11〕这真是一个大讽刺。刺的是谁,不问也罢,但可见讽刺也还不是“梦呓”,质之黄脸干儿们,不知以为何如?六月二十八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一日《申报·自由谈》。〔2〕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执政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止所谓“非德意志”(即不符合纳粹思想)的书籍出版和流通。一九三三年五月起曾在柏林和其它城市焚烧书籍。 〔3〕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战国时秦国国君,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丞相李斯因当时博士中有人怀疑郡县制、以古非今,向秦始皇建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秦以前除农书和医书之外的古籍烧毁。 〔4〕“客卿”战国时代,某一诸侯国任用他国人担任官职,称之为“客卿”。如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就是楚国人。〔5〕关于秦人重小儿,赵重妇人,见《史记·扁鹊列传》:“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赵人)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又同书《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载,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邯郸的一个“豪家女”。〔6〕“剧秦”意思就是很短促的秦朝。原语见汉代扬雄《剧秦美新》:“二世而亡,何其剧与(欤)!”《文选·剧秦美新》唐代李善注:“剧,甚也,言促甚也。” 〔7〕车同轨,书同文原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战国时诸侯割据一方,各国制度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车轨一致;又规定以秦国的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推行全国;同时,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8〕亚历山德府即亚历山大,埃及最大的海港城市,在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前305—前30)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该城图书馆藏书甚丰,公元前四十八年罗马人入侵时被焚烧过半;残存部分,传说公元六四一年阿拉伯人攻陷该城时被毁。〔9〕《可兰经》又译《古兰经》,伊斯兰教经典。共三十卷,为该教创立人穆罕默德的言行录,经后人整理成册传世。〔10〕对讽刺文字放出讽刺的冷箭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一日《大晚报·火炬》登载法鲁的《到底要不要自由》一文,对得不到写作自由而被迫用“弯弯曲曲”笔法的作者进行嘲讽。参看《伪自由书·后记》。 〔11〕一九三三年一月希特勒执政后,极力策划德奥合并运动。奥地利的法西斯政党国社党也希望奥国能早日合并于德国。当时奥总理陶尔斐斯反对法西斯党的合并运动,他在五月间下令除国旗外禁止悬挂一切政党旗帜,随着德奥关系的紧张,奥政府又于六月解散奥国国社党,禁止佩带该党党徽,禁呼该党口号。有的国社党员因而用黑红白三色玫瑰花代替该党的卐字标志;或直立举右手,以左手掩口,作为呼口号的表示。 #p#副标题#e#

 359   0  0

鲁迅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倡妇,堤长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 见果皆卢橘,闻禽悉鹧鸪。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 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月移翘柱鹤,风泛飐樯乌。 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鼍鸣江擂鼓,蜃气海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 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奴。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 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忆归恒惨淡,怀旧忽踟蹰。 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名声逼扬马,交分过萧朱。 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 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竽。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定场排越伎,促坐进吴歈.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 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一杯愁已破,三醆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 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李酣犹短窦,庾醉更蔫迂。 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筹并频逃席,觥严列置盂。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 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 日近恩虽重,云高势却孤。翻身落霄汉,失脚倒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 即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江关未撤警,淮寇尚稽诛。 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 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孔穷缘底事,颜夭有何辜。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 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贫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 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 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天涯书达否,泉下哭知无。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 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

 392   0  0

白居易

野庵曲

野叟最昏迷。叹世间、光阴奔走如驰。逢这闲时。忽寻忖、一生里事都非。从头到尾。都改了、重立根基。枕上披衣。浑无寐。时时摩挲行气。 才睡起。避户扉。爇一炷清香,烟气霏霏。膜拜更归依。冥心坐、看经念佛行持。消除秽恶,光洒洒、禅律威仪。佛力慈悲。愿今世。永没冤债相随。食将惭愧。才饭了、一枕茶香美。迟迟日长,觅伴相对围棋。安排势子。相望相窥。闭心机。输赢成败,却似人居世。跳脱去、唤方帽杖藜。为伴侣、小桥那面一庵儿。登高望远输情思。叹物荣物枯,节换时移。 春到园中,见寒梅同春雪乱飞。冷艳冰肌。须臾李杏开偏,一日芳菲。和风骀荡,两岸细柳捻金丝。清明时候,景物尤韵媚。 春事退。叹万红狼籍飞满堤。水平池。风到卷涟漪。荷花一望如霞绮。对好些景物,敌去炎威。 秋景凄凄。长空明月正扬辉。蒹葭岸、浮云侧畔坐钓矶。正桂花香喷鼻。黄花满眼,风劲霜坠。做寒来天气。秋光老、草木一齐似洗。独脩篁径,青松路,残岁方知。 日将斜,园里缓行归。听流水。明窗净几。调数徽。到妙处、古曲幽闲韵渐稀。徐徐弹了融心意。忽然惊起。外时闻车履。故人来相对。 壅浮蚁。草草杯盘灯正辉。漏声迟。浮斝飞觞,言渐嘻嘻。轩渠一笑,高歌野庵新唱、劝些儿。人听村歌,一霎时、好娱戏。休笑颠狂,也是大奇。能赶气闷忧悲。自然沉醉。 客都去后,睡齁齁地。一枕华胥惊又起。晓鸡啼。重起着衣。心火烧脐。龙行虎驰。依前啰啰哩哩。 从头到尾今如此。若唱此曲没休时。保取长年到期颐。

 519   0  0

沈瀛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