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317 0 0
杜甫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371 0 0
崔国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32 0 0
白居易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 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368 0 0
皎然
尚忆去年称寿日,彩衣犹带天香。今年还见雁成行。两头娘子拜,笑领伯仁觞。 知是几年培植底,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春风来不断,点缀艳阳妆。
316 0 0
中华文学
小驻书怀 涩雨清秋, 落叶飘飞. 数不尽寒鸦点点. 晁望远, 百木萧萧. 独行落花石径, 伤叹流年, 曾晓银汉之约. 郎女相期, 尔今亲历. 倍愁怅息, 纵柳州书笔. 难诉衷情, 聊托清风, 为君怜惜梦中人.
394 0 0
夏清男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336 0 0
钱起
梁王池馆好,晓日凤楼通。竹町罗千卫,兰筵降两宫。 清歌芳树下,妙舞落花中。臣觉筵中听,还如大国风。
335 0 0
张说
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 妾妒今应改,君恩昔未平。寄语临邛客,何时作赋成。
327 0 0
新近的《战区见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记者适遇一排长,甫由前线调防于此,彼云,我军前在石门寨,海阳镇,秦皇岛,牛头关,柳江等处所做阵地及掩蔽部……化洋三四十万元,木材重价尚不在内……艰难缔造,原期死守,不幸冷口失陷,一令传出,即行后退,血汗金钱所合并成立之阵地,多未重用,弃若敝屣,至堪痛心;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额手相庆……结果心与愿背。不幸生为中国人!尤不幸生为有名无实之抗日军人!”(五月十七日《申报》特约通信。) 这排长的天真,正好证明未经“教训”的愚劣人民,不足与言政治。第一,他以为不抵抗将军〔1〕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第二,他以为化了三四十万大洋建筑了防御工程,就一定要死守的了(总算还好,他没有想到进攻)。这是不懂策略:防御工程原是建筑给老百姓看看的,并不是教你死守的阵地,真正的策略却是“诱敌深入”。第三,他虽然奉令后退,却敢于“痛心”。这是不懂哲学:他的心非得治一治不可!第四,他“额手称庆”,实在高兴得太快了。这是不懂命理:中国人生成是苦命的。如此痴呆的排长,难怪他连叫两个“不幸”,居然自己承认是“有名无实的抗日军人”。其实究竟是谁“有名无实”,他是始终没有懂得的。 至于比排长更下等的小兵,那不用说,他们只会“打开天窗说亮话,咱们弟兄,处于今日局势,若非对外,鲜有不哗变者”(同上通信)。这还成话么?古人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以前我总不大懂得这是什么意思:既然连敌国都没有了,我们的国还会亡给谁呢?现在照这兵士的话就明白了,国是可以亡给“哗变者”的。 结论:要不亡国,必须多找些“敌国外患”来,更必须多多“教训”那些痛心的愚劣人民,使他们变成“有名有实”。 五月十八日。 〔1〕不抵抗将军指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奉蒋介石“绝对抱不抵抗主义”的命令,放弃东北。一九三三年三月日军侵占热河,蒋介石为推卸责任,平抑民愤,又迫令张“引咎辞职”,派何应钦继张学良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辞职后,于四月十一日出国。 〔2〕“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轲的话,见《孟子·告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p#副标题#e#
313 0 0
鲁迅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小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1] 离离原上草,[2]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3]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4]萋萋满别情。[5]
383 0 0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355 0 0
綦毋潜
【秋蕊香】 帘暮疏疏风透, 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 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 春色年年如旧。
455 0 0
张耒
我是你生命的延续。命运的精灵在我出生之日起便用血缘的长绳将我和你绑在一起,挣不脱,扯不断。我们紧紧相伴十八年,却因置身太近,使我在这十八年的晨光与黑夜感受不到我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温暖厚重的那个字。 以后啊,让我走远看看你。 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还被全家捧在手心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你把我带到游泳池边,用命令的口吻说:“下水。”几岁的孩子,即便在浅水区也不及水深的高度,怎么敢走向那未知的恐惧?你没法向我说明求生技能的重要,你没法教我勇敢无畏的传统美德。暴躁如你,只会将自己的小女儿一把提起,狠心扔入水中,且拦住急欲下水求援的哥哥足足半分钟,任那么一下小小孩子在水中挣扎、叫喊、哭泣。那是如死亡般恐怖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十岁的我被教练一眼相中,加入县游泳队的时候,当独自去海南潜水却中途弄掉氧气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一技之长竟如此有用,而此时,我已远离了你。 小学的时候,别的孩子还举着棉花糖坐在单车后座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做好可口的饭菜为孩子端上桌的时候,你配了一把亮闪闪的家门钥匙挂在我胸前,随口叮咛:“靠着右边走。”于是,长长的20分钟的路程,一个刚上一年级的丫头片子,便这样一点一点学着自己走了。因为步行,每天要早起1O多分钟;因为步行,每天要晚回家1O多分钟。回家后,没有炊烟,没有人声,先做作业,等父母回来。你永远不会觉得一个人呆在家里是多么恐怖的事,自强如你,只会觉得那是天经地义。那是如粗布般灰暗无光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四年级的我便能独自骑车上学的时候,当12岁的我便一个人走南闯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自立竟如此超人,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 初中的时候,高中的时候,你调去外地,留我一人在家乡读书。妈妈尚且每周回来一次,而你,即使我过去,也未必能找到时间陪我。好强如你,只是在偶尔见面时责备我的功课,那是如羽毛般苍白无力的忘记,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我顺利考入重点中学的时候,当我在高中亦能平平稳稳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严厉竟能如此激励一个的成长,而此时,我已远离了你。 今天早上,你又骂骂咧咧地责怪我不会买圆规,硬是自己上街重新买回二个最好用的,亲自送到教室,然后转身离开。我站在远处看着你,和近距离的相处不同,我突然觉得你已苍老一个世纪。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过去的十八年,我们相离得太近,因而感受不到爱的存在,那么以后,让我走远看看你。看看你是如何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311 0 0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去辙已平秋草遍, 空斋长掩暮云深。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354 0 0
许浑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410 0 0
晁端礼
别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光辉满地上,丝管发舟中。 堤艳菊花露,岛凉松叶风。高情限清禁,寒漏滴深宫。
359 0 0
刘禹锡
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 今我幽愁还似古,皇天无语但苍苍。
366 0 0
坐举天涯目,停杯语日晡。修篁齐迥槛,列岫限平芜。 乱水通三楚,归帆挂五湖。不知从此去,何处是前途。
363 0 0
李频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