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339 0 0
韩愈
鸥鹭元相得,杯觞每共传。芳游春烂熳,晴望月团圆。 调笑风流剧,论文属对全。赏花珠并缀,看雪璧常连。 竹寺荒唯好,松斋小更怜。潜投孟公辖,狂乞莫愁钱。 尘土抛书卷,枪筹弄酒权。令夸齐箭道,力斗抹弓弦。 但喜添樽满,谁忧乏桂然。渐轻身外役,浑证饮中禅。 及我辞云陛,逢君仕圃田。音徽千里断,魂梦两情偏。 足听猿啼雨,深藏马腹鞭。官醪半清浊,夷馔杂腥膻。 顾影无依倚,甘心守静专。那知暮江上,俱会落英前。 款曲生平在,悲凉岁序迁。鹤方同北渚,鸿又过南天。 丽句惭虚掷,沉机懒强牵。粗酬珍重意,工拙定相悬。
375 0 0
元稹
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 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 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短褐衣妻儿,馀粮及鸡犬。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455 0 0
丘为
青阳告谢,朱明戒序。咸长是祈,敬陈椒醑。 博硕斯荐,笙镛备举。庶尽肃恭,非馨稷黍。
374 0 0
中华文学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53 0 0
朱熹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397 0 0
温庭筠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408 0 0
李端
清朝初年的文字之狱,到清朝末年才被从新提起。最起劲的是“南社”〔2〕里的有几个人,为被害者辑印遗集;还有些留学生,也争从日本撤回文证来〔3〕。待到孟森的《心史丛刊》〔4〕出,我们这才明白了较详细的状况,大家向来的意见,总以为文字之祸,是起于笑骂了清朝。然而,其实是不尽然的。 这一两年来,故宫博物院的故事似乎不大能够令人敬服〔5〕,但它却印给了我们一种好书,曰《清代文字狱档》〔6〕,去年已经出到八辑。其中的案件,真是五花八门,而最有趣的,则莫如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冯起炎注解易诗二经欲行投呈案”。 冯起炎是山西临汾县的生员,闻乾隆将谒泰陵〔7〕,便身怀著作,在路上徘徊,意图呈进,不料先以“形迹可疑”被捕了。那著作,是以《易》解《诗》,实则信口开河,在这里犯不上抄录,惟结尾有“自传”似的文章一大段,却是十分特别的—— “又,臣之来也,不愿如何如何,亦别无愿求之事,惟有一事未决,请对陛下一叙其缘由。臣……名曰冯起炎,字是南州,尝到臣张三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此女名曰小女,年十七岁,方当待字之年,而正在未字之时,乃原籍东关春牛厂长兴号张守忭之次女也。又到臣杜五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此女名小凤,年十三岁,虽非必字之年,而已在可字之时,乃本京东城闹市口瑞生号杜月之次女也。若以陛下之力,差干员一人,选快马一匹,克日长驱到临邑,问彼临邑之地方官:‘其东关春牛厂长兴号中果有张守忭一人否?’诚如是也,则此事谐矣。再问:‘东城闹市口瑞生号中果有杜月一人否?’诚如是也,则此事谐矣。二事谐,则臣之愿毕矣。然臣之来也,方不知陛下纳臣之言耶否耶,而必以此等事相强乎?特进言之际,一叙及之。” 这何尝有丝毫恶意?不过着了当时通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迷,想一举成名,天子做媒,表妹入抱而已。不料事实结局却不大好,署直隶总督袁守侗拟奏罪名是“阅其呈首,胆敢于圣主之前,混讲经书,而呈尾措词,尤属狂妄。核其情罪,较冲突仪仗为更重。冯起炎一犯,应从重发往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俟部复到日,照例解部刺字发遣。”这位才子,后来大约终于单身出关做西崽去了。 此外的案情,虽然没有这么风雅,但并非反动的还不少。有的是卤莽;有的是发疯;有的是乡曲迂儒,真的不识讳忌;有的则是草野愚民,实在关心皇家。而运命大概很悲惨,不是凌迟,灭族,便是立刻杀头,或者“斩监候”〔8〕,也仍然活不出。 凡这等事,粗略的一看,先使我们觉得清朝的凶虐,其次,是死者的可怜。但再来一想,事情是并不这么简单的。这些惨案的来由,都只为了“隔膜”。 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9〕,特地优待,锡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10〕。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 但是,清朝的开国之君是十分聪明的,他们虽然打定了这样的主意,嘴里却并不照样说,用的是中国的古训:“爱民如子”,“一视同仁”。一部分的大臣,士大夫,是明白这奥妙的,并不敢相信。但有一些简单愚蠢的人们却上了当,真以为“陛下”是自己的老子,亲亲热热的撒娇讨好去了。他那里要这被征服者做儿子呢?于是乎杀掉。不久,儿子们吓得不再开口了,计划居然成功;直到光绪时康有为们的上书〔11〕,才又冲破了“祖宗的成法”。然而这奥妙,好像至今还没有人来说明。 施蛰存先生在《文艺风景》创刊号里,很为“忠而获咎”者不平,〔12〕就因为还不免有些“隔膜”的缘故。这是《颜氏家训》或《庄子》《文选》里所没有的〔13〕。六月十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五日上海《新语林》半月刊第一期,署名杜德机。 〔2〕“南社”文学团体,一九○九年由柳亚子等人发起成立于苏州。该社以诗文鼓吹反清革命,辛亥革命后社员发生分化,一九二三年无形解体。由南社社员辑印的清代文字狱中被害者的遗集,如吴炎的《吴赤溟集》,戴名世的《戴褐夫集》和《孑遗录》,吕留良的《吕晚村手写家训》等,后来大都收入邓实、黄节主编的《国粹丛书》。〔3〕清末有些留日学生从日本的图书馆中搜集明末遗民的著作,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朱舜水集》、《张苍水集》等。印出后输入国内,以鼓吹反清革命。 〔4〕孟森(1868—1937)字莼荪,号心史,江苏武进人,历史学家。曾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心史丛刊》,共三集,出版#p#副标题#e#
354 0 0
鲁迅
八十加三,人尽讶、还童返少。争信道、夜舂晓织,总曾经了。凛凛共姜当日誓,谆谆孟母平生教。到如今、象服拥鱼轩,天之报。 如船藕,如瓜枣。斑衣舞,金钟_。望秋宵一点,老人星照。尘世少如娘福寿,上苍知得儿忠孝。待看他、孙子又生孙,添怀抱。
321 0 0
刘克庄
湖南三千里。百万人家争送喜。元戎初度,和气水流山峙。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崧岳降神,维箕骑尾。 见说君王注倚。问舟楫、监梅谁是。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功名多载旂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家家弦管,年年孤矢。
352 0 0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554 0 0
李清照
翩翩出上京,几日到边城。渐觉风沙起,还将弓箭行。 席箕侵路暗,野马见人惊。军府知归庆,应教数骑迎。
488 0 0
张籍
谬持文柄得时贤,粉署清华次第迁。昔岁策名皆健笔, 今朝称职并同年。各怀器业宁推让,俱上青霄肯后先。 何事老夫犹赋咏,欲将酬和永留传。
356 0 0
无成归未得,不是不谋归。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大荒身去数,穷海信来稀。孤立皆难进,非关命独违。
376 0 0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322 0 0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361 0 0
柳宗元
挽红留翠,为东皇、那住二分春色。燕舞回风莺度曲,晴昼光生瑶席。天女擎香,长庚入梦,还有飞仙谪。方瞳方颊,玉壶清浸胸臆。 休问辟谷延年,介君眉寿,自有阴功□。膝下鹓雏俱擢秀,争奋摩天云翼。白雪声中,黄流影里,且放琼舟侧。醉乡深处,兴来时拊金伏。
324 0 0
东皇已有来归耗。十里青山道。冻木卉万株梅,一夜妆成,似趁鸣鸡早。 年时清赏曾同到。先仗游蜂报。抖擞旧心情,一笑酬春,不羡和羹诏。
535 0 0
葛胜仲
仆人理车骑,西出金光逵。苍苍白帝郊,我将游灵池。 太阴连晦朔,雨与天根违。凄风披田原,横污益山陂。 农畯尽颠沛,顾望稼穑悲。皇灵恻群甿,神政张天维。 坤纪戮屏翳,元纲扶逶迤。回塘清沧流,大曜悬金晖。 秋色浮浑沌,清光随涟漪。豫章尽莓苔,柳杞成枯枝。 骤闻汉天子,征彼西南夷。伐棘开洪渊,秉旄训我师。 震云灵鼍鼓,照水蛟龙旂。锐士千万人,猛气如熊罴。 刑罚一以正,干戈自有仪。坐作河汉倾,进退楼船飞。 羽发鸿雁落,桧动芙蓉披。峨峨三云宫,肃肃振旅归。 恶德忽小丑,器用穷地赀。上兵贵伐谋,此道不能为。 吁哉蒸人苦,始曰征伐非。穆穆轩辕朝,耀德守方陲。 君臣日安闲,远近无怨思。石鲸既蹭蹬,女牛亦流离。 猵獭游渚隅,葭芦生漘湄。坎埳四十里,填游今已微。 江伯方翱翔,天吴亟往来。桑榆惨无色,伫立暮霏霏。 老幼樵木还,宾从回鞿羁。帝梦鲜鱼索,明月当报时。
369 0 0
储光羲
水昏天色晚,崖下泊行舟。独客伤归雁,孤眠叹野鸥。 溪声牵别恨,乡梦惹离愁。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37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