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年深梵语变,行苦俗流归。 月上安禅久,苔生出院稀。梁间有驯鸽,不去复何依。
306 0 0
中华文学
白茫茫的地上,自己放着风筝,一丝风意都没有─—[yang]起来了,愈飞愈紧,却依旧是无风。抬头望,前面矗立着一座玲珑照耀的冰山;峰尖上庄严地站着一位女神,眉目看不分明,衣裳看不分明,只一只手举着风筝,一只手指着天上─— 天上是繁星错落如珠网─— 一转身忽惊,西山月落凉阶上,照着树儿,射着草儿。 这莫是她顶上的圆光,化作清辉千缕? 是真?是梦?我只深深地记着: 是冰山,是女神,是指着天上─— —九二一年八月二十日追记。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1年8月26日,后收入诗集《春水》。)
387 0 0
冰心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一老经。
347 0 0
王维
大堤花月夜,长江春水流。东风正上信,春夜特来游。
424 0 0
张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 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368 0 0
白居易
高户列禅房,松门到上方。像开祇树岭,人施蜀城香。 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林僧语不尽,身役事梁王。
358 0 0
薛能
吹梅声噎。帘卷初弦月。一寸春霏消蕙雪。愁染垂杨带结。 画桥平接金沙。软红浅隔儿家。燕子未归门掩,晚妆空对菱花。
327 0 0
周密
三水中,四维下,上帝降子于辰马。先操鸡,后搏鸭。 己年中,二龙见。一则藏身青木中,一则见形黑金东。
344 0 0
佚名
风闻有我的老同学玄同〔2〕其人者,往往背地里褒贬我,褒固无妨,而又有贬,则岂不可气呢?今天寻出漏洞,虽然与我无干,但也就来回敬一箭罢:报仇雪恨,《春秋》之义〔3〕也。他在《语丝》第二期上说,有某人挖苦叶名琛的对联“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大概可以作为中国人“持中”的真相之说明。〔4〕我以为这是不对的。 夫近乎“持中”的态度大概有二:一者“非彼即此”,二者“可彼可此”也。前者是无主意,不盲从,不附势,或者别有独特的见解;但境遇是很危险的,所以叶名琛终至于败亡,虽然他不过是无主意。后者则是“骑墙”,或是极巧妙的“随风倒”了,然而在中国最得法,所以中国人的“持中”大概是这个。倘改篡了旧对联来说明,就该是: “似战,似和,似守;似死,似降,似走。” 于是玄同即应据精神文明法律第九万三千八百九十四条,治以“误解真相,惑世诬民”之罪了。但因为文中用有“大概”二字,可以酌给末减〔5〕:这两个字是我也很喜欢用的。〔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语丝》周刊第五期。 〔2〕玄同钱玄同。一九○八年,他在日本东京和鲁迅一同听过章太炎讲授《说文解字》。 〔3〕《春秋》之义《春秋》中有不少地方赞美报仇雪恨,如《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称:“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又定公四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 〔4〕叶名琛(1807—1859)字昆臣,湖北汉阳人,清朝大臣。一八五二年(咸丰二年)任两广总督。一八五七年英法联军侵略广州时,他不作战争准备,在家设长春仙馆,供奉所谓吕洞宾和李太白二仙的牌位,扶乩以占吉凶。广州失陷后被俘,送往香港,后又转囚印度加尔各答镇海楼,一八五九年病死。当时人们讽刺他的对联全文是:“不战不和不守,相臣度量,疆臣抱负;不死不降不走,古之所无,今之罕有。”钱玄同在《语丝》周刊第二期(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发表的《随感录·“持中”底真相之说明》中,引用了这副对联,说:“我觉得这大概可以作为‘持中’底真相之说明了。”〔5〕末减减轻罪罚的意思。《左传》昭公十四年:“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晋代杜预注:“末,薄也;减;轻也。”
311 0 0
鲁迅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294 0 0
辛弃疾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351 0 0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 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 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昔为阴草毒,今为阳华英。 嘉实缀绿蔓,凉湍泻清声。逍遥物景胜,视听空旷并。 困骥犹在辕,沉珠尚隐精。路遐莫及眄,泥污日已盈。 岁晏将何从,落叶甘自轻。
352 0 0
孟郊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 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380 0 0
江涛凋瘵后,远使发天都。昏垫宸心及,哀矜诏命敷。 恤民驱急传,访旧枉征舻。外镇藩条最,中朝顾问殊。 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已事方怀阙,归期早戒涂。 繁笳咽水阁,高盖拥云衢。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 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
皎然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290 0 0
李贺
神物不复见,小池空在兹。因嫌冲斗夜,未是偃戈时。 岸古鱼藏穴,蒲凋翠立危。吾皇别有剑,何必铸金为。
345 0 0
宝勒嘶归,未教佳客轻辞去。姊夫屡鼠。笑听殊方语。 清入回肠,端助诗情苦。春风路。梦寻何处。门掩桃花雨。
323 0 0
杨无咎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331 0 0
杜甫
其一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其二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其三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393 0 0
秦嘉
白道 杜衡和苏汶〔2〕先生在今年揭破了文坛上的两种秘密,也是坏风气:一种是批评家的圈子,一种是文人的化名。但他还保留着没有说出的秘密——圈子中还有一种书店编辑用的橡皮圈子,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只要是这一家书店出版的书籍,这边一套,“行”,那边一套,也“行”。 化名则不但可以变成别一个人,还可以化为一个“社”。这个“社”还能够选文,作论,说道只有某人的作品,“行”,某人的创作,也“行”。 例如“中国文艺年鉴社”所编的《中国文艺年鉴》〔3〕前面的“鸟瞰”。据它的“瞰”法,是:苏汶先生的议论,“行”,杜衡先生的创作,也“行”。 但我们在实际上再也寻不着这一个“社”。 查查这“年鉴”的总发行所:现代书局;看看《现代》〔4〕杂志末一页上的编辑者:施蛰存,杜衡。 Oho! 孙行者神通广大,不单会变鸟兽虫鱼,也会变庙宇,眼睛变窗户,嘴巴变庙门,只有尾巴没处安放,就变了一枝旗竿,竖在庙后面。〔5〕但那有只竖一枝旗竿的庙宇的呢?它的被二郎神看出来的破绽就在此。 “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个文人也不要化为“社”,倘使只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点卑劣了”。〔6〕 五月十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三日《中华日报·动向》。 〔2〕杜衡即苏汶。他所说“批评家的圈子”,参看本卷第429页注〔2〕。他所说“文人的化名”,见一九三四年五月《现代》月刊第五卷第一期他所发表的《谈文人的假名》。 〔3〕《中国文艺年鉴》指一九三二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的《中国文艺年鉴》,杜衡、施蛰存编辑。年鉴卷首的《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一文,为苏汶鼓吹的“文艺自由论”辩护,同时吹捧杜衡在创作方面对现实主义文学“给了最大的供献”。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日本增田涉信中曾说:“所谓‘文艺年鉴社’,实际并不存在,是现代书局的变名。写那篇《鸟瞰》的人是杜衡,一名苏汶,……在那篇《鸟瞰》中,只要与现代书局刊物有关的人,都写得很好,其他的人则多被抹杀。而且还假冒别人文章来吹捧自己。”〔4〕《现代》文艺月刊,施蛰存、杜衡编辑,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一九三二年五月创刊,一九三五年三月改为综合性月刊,汪馥泉编辑,同年五月出至第六卷第四期停刊。 〔5〕孙行者和二郎神斗法,尾巴变成旗竿的故事,见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 〔6〕苏汶在《谈文人的假名》中曾说:“用笔名无可反对,但我希望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每人是用着固定的笔名为妥……”又说:“有一种是为的逃避文责,就近又有点卑劣了。” #p#副标题#e#
30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