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 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但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什么谓之“有益”,非在本问题范围之内,这里且不论。 所以在现下的教育不平等的社会里,仍当有种种难易不同的文艺,以应各种程度的读者之需。不过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2〕。但那文字的程度,恐怕也只能到唱本那样。 因为现在是使大众能鉴赏文艺的时代的准备,所以我想,只能如此。 倘若此刻就要全部大众化,只是空谈。大多数人不识字,目下通行的白话文,也非大家能懂的文章;言语又不统一,若用方言,许多字是写不出的,即使用别字代出,也只为一处地方人所懂,阅读的范围反而收小了。 总之,多作或一程度的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2〕劳什子北方方言,指物件。含有轻蔑厌恶的意思。
307 0 0
鲁迅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363 0 0
韩愈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 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335 0 0
辛弃疾
宵旰轸先虑,岭海屈真儒。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图。春满洲鹦楼鹤,天付簪山带水,驷马驾轻车。六月正炎热,吾肯缓吾驱。 越蓬婆,逾邛笮,彼穹庐。其能涉我烟瘴,载籍以来无。联络五溪百粤,托柱南方半壁,中外保无虞。了此经营事,归去位钧枢。
421 0 0
李曾伯
墙根新笋看成竹。青梅老尽樱桃熟。幽墙几多花。落红成暮霞。 闭门风又雨。只道春归去。媚脸笑持杯。却惊春思回。
311 0 0
韩元吉
雁稀秋色尽,落日对寒山。避事多称疾,留僧独闭关。 心归尘俗外,道胜有无间。仍忆东林友,相期久不还。
285 0 0
司空曙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 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谿桥。
361 0 0
李绅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i7子贤。
386 0 0
温庭筠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还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风烟雨雪阴睛晚,更何须,春风千树。尽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 日晏山深闻笛,恐他年流落,与子同赋。事阔心违,交淡媒劳,蔓草沾衣多露。汀洲窈窕余醒寐,遗珮浮沈沣浦。有白鸥淡月,微波寄语,逍遥容与。
374 0 0
彭元逊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330 0 0
佚名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03 0 0
陆游
其一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其二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其三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 其四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309 0 0
慈亲畴昔倚门时,曾记忘忧慰别离。 孤子恨无怀橘日,十年肠断树萱诗。
360 0 0
孙华孙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繁艳向人啼宿露, 落英飘砌怨春风。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396 0 0
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留花半吐。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 浮荣河用萦怀,冷笑看、车马喧喧尘土。地偏心远,终日何妨扃户。一枕江南好梦,泛孤棹、轻烟细雨。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
451 0 0
晁端礼
第二部第一章译者附记〔2〕 果戈理(N.Gogol)的《死魂灵》第一部,中国已有译本,这里无需多说了。其实,只要第一部也就足够,以后的两部——《炼狱》和《天堂》〔3〕已不是作者的力量所能达到了。 果然,第二部完成后,他竟连自己也不相信了自己,在临终前烧掉,世上就只剩了残存的五章,描写出来的人物,积极者偏远逊于没落者:在讽刺作家果戈理,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现在所用的底本,仍是德人OttoBuek译编的全部;第一章开首之处,借田退德尼科夫〔4〕的童年景况叙述着作者所理想的教育法,那反对教师无端使劲,像填鸭似的来硬塞学生,固然并不错,但对于环境,不想改革,只求适应,却和十多年前,中国有一些教育家,主张学校应该教授看假洋〔5〕,写呈文,做挽对春联之类的意见,不相上下的。 ※ ※ ※ 〔1〕《死魂灵》长篇小说,俄国作家果戈理著,一八四二年出版。鲁迅参考日译本自德译本转译。第一部在翻译时即陆续分期刊登于上海生活书店发行的《世界文库》第一至第六册(一九三五年五月至十月)。一九三五年十一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列为《译文丛书》之一。第二部原稿为作者自行焚毁,仅存前五章残稿。 鲁迅于一九三六年二月起开始翻译,第一、二两章发表于《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至第三期(一九三六年三月至五月);第三章发表于新二卷第二期(一九三六年十月),未完。一九三八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又将第二部残稿三章合入第一部,出版增订本。 果戈理(H.B.MTbTUE,1809—1952),生于乌克兰地主家庭,曾任小公务员。作品多暴露沙皇制度的腐朽,尚著有喜剧《钦差大臣》等。 〔2〕本篇连同《死魂灵》第二部第一章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三月《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后印入一九三八年版《死魂灵》增订本。 〔3〕《炼狱》和《天堂》意大利诗人但丁所作长诗《神曲》的第二、三部。《神曲》全诗分三部分,以梦幻故事形式和隐喻象征手法描写作者游历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的情景。 〔4〕田退德尼科夫《死魂灵》第二部中的人物,是个地主。 〔5〕看假洋辨别银圆的真伪。 第二部第二章译者附记〔1〕 《死魂灵》第二部的写作,开始于一八四○年,然而并没有完成,初稿只有一章,就是现在的末一章。后二年,果戈理又在草稿上从新改定,誊成清本。这本子后来似残存了四章,就是现在的第一至第四章;而其间又有残缺和未完之处。 其实,这一部书,单是第一部就已经足够的,果戈理的运命所限,就在讽刺他本身所属的一流人物。所以他描写没落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一到创造他之所谓好人,就没有生气。例如这第二章,将军贝德理锡且夫〔2〕是丑角,所以和乞乞科夫相遇,还是活跃纸上,笔力不让第一部;而乌理尼加是作者理想上的好女子,他使尽力气,要写得她动人,却反而并不活动,也不像真实,甚至过于矫揉造作,比起先前所写的两位漂亮太太〔3〕来,真是差得太远了。 ※ ※ ※ 〔1〕本篇连同《死魂灵》第二部第二章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五月《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三期,后印入一九三八年版《死魂灵》增订本。 〔2〕贝德理锡且夫《死魂灵》第二部中的人物,沙皇军队的退休的将军,贵族。下文的乌理尼加,是他的独生女。 〔3〕两位漂亮太太《死魂灵》第一部中的两位太太:一名“通体漂亮太太”;又一名“也还漂亮太太”。 #p#副标题#e#
322 0 0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344 0 0
李白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93 0 0
黄巢
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霁。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曀。 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 杳杳涯欲辨,蒙蒙云复闭。言乘星汉明,又睹寰瀛势。 微兴从此惬,悠然不知岁。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岂念客衣薄,将期永投袂。迟回渔父间,一雁声嘹唳。
338 0 0
常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286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