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303 0 0
佚名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
323 0 0
韦应物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301 0 0
戴叔伦
【瑞鹤仙】 一年寒尽也。 问秦沙、梅放未也。 幽寻者谁也。 有何郎佳约,岁云除也。 南枝暖也。 正同云、商量需也。 喜乐皇,一转洪钧, 依旧春风中也。 香也。 骚情酿就,书味熏成, 这些情也。 玉堂深也。 莫道年华归也。 是循环、三百六旬六日, 生意无穷已也。 但丁宁,留取微酸, 调商鼎也。
388 0 0
方岳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413 0 0
贾岛
晓来犬吠张三妇,日暮猿啼吕四妻。
286 0 0
中华文学
新柳间花垂,东西京路岐。园林知自到,寝食计相思。 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
335 0 0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会中。刘放未归鸡树老, 邹阳新去兔园空。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401 0 0
李商隐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391 0 0
赵嘏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归。
崔国辅
日晚笳声咽戍楼,陇云漫漫水东流。 行人万里向西去,满目关山空恨愁。
406 0 0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阑干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411 0 0
万俟咏
云头电掣如金索。须臾天尽帏幕。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清梦何处托。又只是、故园篱落。
343 0 0
吴潜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314 0 0
王维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绝塞寒无树,平沙势尽天。 雪晴回探骑,月落控鸣弦。永定山河誓,南归改汉年。
355 0 0
张乔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333 0 0
李白
蜀国僧吹芦一枝,陇西游客泪先垂。 至今留得新声在,却为中原人不知。 细芦僧管夜沈沈,越鸟巴猿寄恨吟。 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 月落江城树绕鸦,一声芦管是天涯。 分明西国人来说,赤佛堂西是汉家。
393 0 0
张祜
【别诗】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1] 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2] 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3] 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4] 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 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5]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6] 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7] 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8] 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9] 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 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10] 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11]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 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汉湄。[12]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忧心常惨戚,晨风为我悲。 瑶光游何速,行愿去何迟。[13] 仰视云间星,忽若割长帷。[14] 低头还自怜,盛年行已衰。[15] 依依恋明世,怆怆难久怀。[16]
汉无名氏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311 0 0
孟浩然
蓬颗何时与恨平,蜀江衣带蜀山轻。 寻闻骑士枭黄祖,自是无人祭祢衡。
375 0 0
陆龟蒙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