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花发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时。既近浅流安笔砚, 还因平石布蓍龟。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 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
328 0 0
李端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诚寄一辞。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幸得皮存矣,须劳翼长之。铭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 纵觉新人好,宁忘旧主疑。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354 0 0
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星沉岭上人行早, 月过湖西鹤唳稀。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 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
348 0 0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竹巷雨晴春鸟啭, 山房日午老人来。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362 0 0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已传花洞将秦接, 更指茅山与蜀通。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327 0 0
疏鼓应繁丝,送神归九疑。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骤雨归山疾,长江下日迟。独怜游宦子,今夜泊天涯。
330 0 0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古寺山中几日到, 高松月下一僧行。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337 0 0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368 0 0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乳燕拾泥依古井, 鸣鸠拂羽历花林。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 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荒村树影闲。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310 0 0
谢家门馆似山林,碧石青苔满树阴。乳鹊眄巢花巷静, 鸣鸠鼓翼竹园深。桔槔转水兼通药,方丈留僧共听琴。 独有野人箕踞惯,过君始得一长吟。
333 0 0
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昼阴阴。云中采药随青节, 洞里耕田映绿林。直上烟霞空举手,回经丘垄自伤心。 武陵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312 0 0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395 0 0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334 0 0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赤叶黄花随野岸, 青山白水映江枫。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341 0 0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童子逢皆老,门人问亦稀。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空念寻巢鹤,时来傍影飞。
356 0 0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 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313 0 0
艰难尝共理,海晏更相悲。况复登堂处,分明避暑时。 绿槐千穗绽,丹药一番迟。蓬荜今何幸,先朝大雅诗。
342 0 0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 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
350 0 0
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344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