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好,随念即超群。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 凝望处,决定去栖神。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方好任天真。
109 0 0
中华文学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 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
93 0 0
白居易
我为江司马,君为荆判司。俱当愁悴日,始识虚舟师。 师年三十馀,白皙好容仪。专心在铅汞,馀力工琴棋。 静弹弦数声,闲饮酒一卮。因指尘土下,蜉蝣良可悲。 不闻姑射上,千岁冰雪肌。不见辽城外,古今冢累累。 嗟我天地间,有术人莫知。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授我参同契,其辞妙且微。六一閟扃鐍,子午守雄雌。 我读随日悟,心中了无疑。黄芽与紫车,谓其坐致之。 自负因自叹,人生号男儿。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 高谢人间世,深结山中期。泥坛方合矩,铸鼎圆中规。 炉橐一以动,瑞气红辉辉。斋心独叹拜,中夜偷一窥。 二物正訢合,厥状何怪奇。绸缪夫妇体,狎猎鱼龙姿。 简寂馆钟后,紫霄峰晓时。心尘未净洁,火候遂参差。 万寿觊刀圭,千功失毫厘。先生弹指起,姹女随烟飞。 始知缘会间,阴骘不可移。药灶今夕罢,诏书明日追。 追我复追君,次第承恩私。官虽小大殊,同立白玉墀。 我直紫微闼,手进赏罚词。君侍玉皇座,口含生杀机。 直躬易媒孽,浮俗我瑕疵。转徙今安在,越峤吴江湄。 一提支郡印,一建连帅旗。何言四百里,不见如天涯。 秋风旦夕来,白日西南驰。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 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寻君又觅我,风驭纷逶迤。 帔裾曳黄绢,须发垂青丝。逢人但敛手,问道亦颔颐。 孤云难久留,十日告将归。款曲话平昔,殷勤勉衰羸。 后会杳何许,前心日磷缁。俗家无异物,何以充别资。 素笺一百句,题附元家诗。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间骑。 云间鹤背上,故情若相思。时时摘一句,唱作步虚辞。
101 0 0
顽健输村老,嬉游付后生。七旬才有五清明。须趁良辰美景、绕园行。 云意将飞雪,天心未肯晴。难将性命作人情。只合拥炉清坐、阅医经。
82 0 0
洪适
路岐何渺邈,在客易蹉跎。却是去家远,因循住日多。 几看春草绿,又见塞鸿过。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
122 0 0
姚合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92 0 0
高骈
宝奁开,菱鉴静,一掏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寻思前事,小屏风、巧画江南。 怎空教、草解宜男。柔桑暗、又过春蚕。正阴晴天气,更暝色相兼。幽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
86 0 0
张先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②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作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传》③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亻叔塔”④,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期。 ②雷峰塔,原在杭州西湖净慈寺前面,宋开宝八年(975)为吴越王钱亻叔所建,初名西关砖塔,后定名王妃塔;因建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通称雷峰塔。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倒坍。 ③《义妖传》演述关于白蛇娘娘的民间神化故事的弹词,清代陈遇乾著,共四卷五十三回,又《续集》二卷十六回。“水满金山”“和白传员祭塔”,都是白蛇故事中的情节。金山在江苏镇江,山上有金山寺,东晋时所建。白状元是故事中白蛇娘娘和许仙所生的儿子许士林,他后来中了状元回来祭塔,与被法海和尚镇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相见。 ④本文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说:“这篇东西,是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做的。今天孙伏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他说,雷峰塔并非就是保亻叔塔。那么,大约是我记错的了,然而我却确乎早知道雷峰塔下并无白娘娘。现在既经前记者先生指点,知道这一节并非得于所看之书,则当时何以知之,也就莫名其妙矣。特此声明,并且更正。十一月三日。”保亻叔塔在西湖宝石山顶,今仍存。一说是吴越王钱亻叔入宋朝贡时所造。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卷十四中有简单记载:“杭州有保亻叔塔,因亻叔入朝,恐其被留,做此以保之……今误为保叔。”另一传说是宋咸平(998-1003)时僧永保化缘所筑。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咸平中,僧永保化缘筑塔,人以师叔称之,遂名塔曰保叔。” #p#副标题#e#
105 0 0
鲁迅
越水稽山,清明气、钟为人极。D44B缨早、□中学问,从头施设。不受尘来霜壁立,常生意处春流活。与世间、别是一规模,师夔契。 仙岛上,分风月。苍梧下,怀冰雪。更双亲犹是,朱颜时节。勋业要从青鬓上,乾坤如许丹山折。看凤衔、芝诏下层霄,朝金阙。
94 0 0
陈著
忽得相逢惊似旧。问山中、酒徒诗友。闲倚晴楼,长安市上,华发为君搔首。 绿竹疏梅今在否。对西湖、夕阳烟岫。鸿雁声中,人间今古,还是醉醒时候。
88 0 0
韩淲
凿出江湖思,凉多□□间。无风触微浪,半日□秋山。 客袖沙光满,船窗荻影闲。时人见黄绶,应笑狎鸥还。
106 0 0
曹松
芳春桃李时,京都物华好。为岳岂不贵,所悲涉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赠君双佩刀,日夕视来期。
81 0 0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 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 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能方正,不隳倒, 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 唯有渭川流不尽,至今犹绕望夷宫。
97 0 0
河冰连地冻,朔气压春寒。开户思归远,出门移步难。 湖云黏雁重,庙树刮风干。坐看孤灯焰,微微向晓残。
104 0 0
齐己
【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 傍有堕钗横。
102 0 0
欧阳修
禹得金简玉字书。藏洞庭包山湖。
96 0 0
佚名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贾岛
荷蓑趣南径,戴胜鸣条枚。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 沟塍落花尽,耒耜度云回。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 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钱起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疏林未落上方月, 深涧忽生平地云。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 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11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