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令族玉无尘,裁剪烟花笔下春。 不把瑶华借风月,洛阳才子更何人。
396 0 0
张乔
师向边头去,边人业障轻。腥膻斋自洁,部落讲还成。 传教多离寺,随缘不计程。三千世界内,何处是无生。
356 0 0
姚合
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 祛灾剿猛虎,溥德翊飞龙。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 勤劳思命重,戏谑逐时空。百粤雾纷满,诸戎泽普通。 愿言加壮努,勿坐鬓霜蓬。
310 0 0
中华文学
桃源有僧舍,跬步异人天。花乱似无主,鹤鸣疑有仙。 轩廊明野色,松桧湿春烟。定拟辞尘境,依师过晚年。
336 0 0
黄柑擘破传春雾。新酒如清露。城中也是几分灯。自爱城山堂上、两三星。 枝头未便风和雨。寂寞无歌舞。天公肯放上元晴。自是六街三市、少人行。
272 0 0
刘辰翁
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 左顾右盼生光辉。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 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酬知己。一别蹉跎朝市间, 青云之交不可攀。倘其公子重回顾,何必侯嬴长抱关。
298 0 0
李白
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 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379 0 0
白居易
已是青春欲暮天。酒愁离恨不禁添。尊前休说见郎难。别后要知还有意,生前莫道便无缘。雁来频寄小蛮笺。
288 0 0
惭愧清朝,罢贡包茅,住发牙璋。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甘雨足,且免扶鉏苦,免踏车忙。 先生少拟荀扬。晚自觉才衰可斗量。甚都无白凤,飞来玄草,亦无紫气,下烛干将。待得新亭,倒持手版,何似抽还政事堂。荣与辱,算到头由我,不属苍苍。
294 0 0
刘克庄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馀。 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雉车。
284 0 0
杨巨源
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但觉虚空无障碍, 不知高下几由旬。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 宾客暂游无半日,王侯不到便终身。始知天造空闲境, 不为忙人富贵人。
334 0 0
鸂鶒借毛衣,喧呼鹰隼稀。云披菱藻地,任汝作群飞。
419 0 0
李群玉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张承禄 现在几乎每年总有外国的文学家到中国来,一到中国,总惹出一点小乱子。前有萧伯纳〔2〕,后有德哥派拉〔3〕;只有伐扬古久列〔4〕,大家不愿提,或者不能提。 德哥派拉不谈政治,本以为可以跳在是非圈外的了,不料因为恭维了食与色,又挣得“外国文氓”〔5〕的恶谥,让我们的论客,在这里议论纷纷。他大约就要做小说去了。 鼻子生得平而小,没有欧洲人那么高峻,那是没有法子的,然而倘使我们身边有几角钱,却一样的可以看电影。侦探片子演厌了,爱情片子烂熟了,战争片子看腻了,滑稽片子无聊了,于是乎有《人猿泰山》,有《兽林怪人》,有《斐洲探险》等等,要野兽和野蛮登场。然而在蛮地中,也还一定要穿插一点蛮婆子的蛮曲线。如果我们也还爱看,那就可见无论怎样奚落,也还是有些恋恋不舍的了,“性”之于市侩,是很要紧的。 文学在西欧,其碰壁和电影也并不两样;有些所谓文学家也者,也得找寻些奇特的(grotesque),色情的(erotic)东西,去给他们的主顾满足,因此就有探险式的旅行,目的倒并不在地主的打拱或请酒。然而倘遇呆问,则以笑话了之,他其实也知道不了这些,他也不必知道。德哥派拉不过是这些人们中的一人。 但中国人,在这类文学家的作品里,是要和各种所谓“土人”一同登场的,只要看报上所载的德哥派拉先生的路由单就知道——中国,南洋,南美。英,德之类太平常了。我们要觉悟着被描写,还要觉悟着被描写的光荣还要多起来,还要觉悟着将来会有人以有这样的事为有趣。 一月八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一日上海《申报·自由谈》。 〔2〕萧伯纳一九三三年二月来中国旅行时,新闻界颇多报道和评论,有人曾攻击他“宣传共产”。 〔3〕德哥派拉(M.Dekobra,1885—1973)法国小说家、记者。一九三三年十一月来中国旅行。鲁迅在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一封信中说:德哥派拉“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4〕伐扬古久列(P.Vaillant-Couturier,1892—1937)通译伐扬—古久里,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法共中央委员、法共中央机关报《人道报》主笔。一九三三年九月,他曾来上海出席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召开的远东会议。 〔5〕“外国文氓”德哥派拉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上海参加中法文艺界、报界茶话会时,中国新闻记者曾问他“对日本侵略中国之感想如何”,他回答说:“此问题过于严重,非小说家所可谈到”。又请他谈“对中国之感想”,他回答说:“来华后最使我注意的,(一)是中国菜很好,(二)是中国女子很美。”后来他从南京到北平,一路受国民党政府官员以及文人们的迎送,都是以这类话应付。当时曾有人在报上发表谈话说:“德氏来平,并未谈及文学,仅讥笑中国女子,中国女子认为德氏系一文氓而已。”(见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申报·北平特讯》) #p#副标题#e#
320 0 0
鲁迅
游子想万里,何必登高台。闻君燕女吟,如自蓟北来。 长安高盖多,健马东西街。尽说蒿簪古,将钱买金钗。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如今数君子,如鸟无树栖。 济水一入河,便与清流乖。闻君欲自持,勿使吾道低。
430 0 0
曹邺
【念奴娇】 没巴没鼻, 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 平白都教一例。 鼓动滕六,招邀巽二, 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 三更半夜, 误了吴元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 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 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 山河原是我底。
308 0 0
陈郁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
339 0 0
元稹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头巾漉酒临黄菊, 手板支颐向白云。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
452 0 0
雍陶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宋方壶
湖上小隐老翁婆娑处,清风安乐窝,十二阑干锦绣坡。多,好山横翠蛾。兰舟过,月明闻棹歌。采莲女小玉移莲棹,阿琼横玉箫,贪看荷花过断桥。摇,柳枝学弄瓢。人争笑,翠丝抓凤翘。秋望白发三千丈,画楼十二阑,鸥鹭翩翩逐往还。山,淡云秋树间。芦花岸,钓船沙上滩。湖堤春日院宇绿杨树,酒旗红杏村,一片棠梨苏小坟。春,水边多丽人。莺花阵,玉骢嘶锦云。
317 0 0
张可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