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尽鸿先至,春回客未归。蚤知名是病,不敢绣为衣。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明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330 0 0
戴叔伦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376 0 0
李隆基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芳草迷归路,春流滴泪痕。 几时休旅食,何夜宿江村。欲识相思苦,空山啼暮猿。
529 0 0
中华文学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愁多人易老,断肠君不知。
324 0 0
苏颋
忽忆郡南山顶上,昔时同醉是今辰。笙歌委曲声延耳, 金翠动摇光照身。风景不随宫相去,欢娱应逐使君新。 江山宾客皆如旧,唯是当筵换主人。
409 0 0
白居易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 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 合调歌杨柳,齐声踏采莲。走堤行细雨,奔巷趁轻烟。 嫩竹乘为马,新蒲折作鞭。莺雏金镟系,猫子彩丝牵。 拥鹤归晴岛,驱鹅入暖泉。杨花争弄雪,榆叶共收钱。 锡镜当胸挂,银珠对耳悬。头依苍鹘裹,袖学柘枝揎。 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频邀筹箸挣,时乞绣针穿。 宝箧拏红豆,妆奁拾翠钿。戏袍披按褥,劣帽戴靴毡。 展画趋三圣,开屏笑七贤。贮怀青杏小,垂额绿荷圆。 惊滴沾罗泪,娇流污锦涎。倦书饶娅姹,憎药巧迁延。 弄帐鸾绡映,藏衾凤绮缠。指敲迎使鼓,筋拨赛神弦。 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棋图添路画,笛管欠声镌。 恼客初酣睡,惊僧半入禅。寻蛛穷屋瓦,探雀遍楼椽。 抛果忙开口,藏钩乱出拳。夜分围榾柮,聚朝打秋千。 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互夸轮水碓,相教放风旋。 旗小裁红绢,书幽截碧笺。远铺张鸽网,低控射蝇弦。 詀语时时道,谣歌处处传。匿窗眉乍曲,遮路臂相连。 斗草当春径,争球出晚田。柳傍慵独坐,花底困横眠。 等鹊前篱畔,听蛩伏砌边。傍枝粘舞蝶,隈树捉鸣蝉。 平岛夸趫上,层崖逞捷缘。嫩苔车迹小,深雪履痕全。 竞指云生岫,齐呼月上天。蚁窠寻径劚,蜂穴绕阶填。 樵唱回深岭,牛歌下远川。垒柴为屋木,和土作盘筵。 险砌高台石,危跳峻塔砖。忽升邻舍树,偷上后池船。 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明时方任德,劝尔减狂颠。
424 0 0
偶泊巴东古县前,宦情乡思两绵绵。 不堪蜡炬烧残泪,雨打船窗半夜天。
415 0 0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398 0 0
鲍照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413 0 0
李商隐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406 0 0
袁枚
【画堂春】 东风吹柳日初长, 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 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 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 无限思量。
379 0 0
秦观
离京邑,出凤城,山林中隐名埋姓。乱纷纷世事不欲听,倒大来耳根清净。 怀古 项羽争雄霸,刘邦起战伐,白夺成四百年汉朝天下。世衰也汉家属了晋家,则落的渔樵人一场闲话。 饮兴 玉滚殷勤劝,金杯莫断绝,拼了玉山低趄。弹者舞者唱者,直吃到杨柳岸晓风残月。 风情 半拥凌波被,微惚金缕衣,金翘乱堆著云髻。托香腮醉眠在锦帐里,娇滴滴海棠春睡。
355 0 0
李爱山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朝回时宴三山客, 涧尽闲飞五色鱼。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359 0 0
欲使传消息,空书意不任。寄君明月镜,偏照故人心。
496 0 0
佚名
吾宗长作赋,登陆访天台。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转催。 饮冰攀璀璨,驱传历莓苔。日暮东郊别,真情去不回。
342 0 0
孙逖
潘纬十年吟古镜,何涓一夜赋潇湘。
325 0 0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⒅,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做囚人不胜痛,则饰词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364 0 0
路温舒
十日借春留。芍药荼コ不解愁。检点笙歌催酿酒,西州。有谪仙人烂熳游。 白鹭自芳洲。咫尺红云最上头。万古沧江波不尽,风流。谁似监州旧姓牟。
312 0 0
惆怅佳期阻,园林秋景闲。终朝碧云外,唯见暮禽还。 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杖藜仍把菊,对卷也看山。 望望离心起,非君谁解颜。
钱起
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幂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_。 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
320 0 0
曹冠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