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涛匝山寺,磬韵达渔船。此处别师久,远怀无信传。 月华妨静烛,鸟语答幽禅。已见如如理,灰心应不然。
69 0 0
方干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53 0 0
中华文学
枕绘鸳鸯久与栖,新裁雾縠斗神鸡。 与郎酣梦浑忘晓,鸡亦留连不肯啼。
63 0 0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60 0 0
司马迁
湿花春雨如珠泣。泣珠如雨春花湿。花枕并欹斜。斜欹并枕花。 织文回字密。密字回文织。嗟更数年华。华年数更嗟。
47 0 0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雄,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自己的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不忘记恨恨地瞪了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 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 如果说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那么王国维的选择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 王国维可谓近代大儒,被人们称为古文化的煞尾者。而正是这样一代大儒,却在清朝覆灭之后随之而去了。对他的死,人们颇有争议。有人以为他是“铁杆”的晚清遗民,为“国”捐躯。而我却同意余秋雨先生的意见:他是死于一种文化。 王国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终身濡染的封建文化随着清朝政权的倒塌而淡化以至没落时,他这一隶属于这种文化的人心怎能没有一丝颤动?他的心在泣血。“活下去吗?”环顾四周无所留恋,曾经沧海的人对一切都已不太在意。他已没有了目标,因为,当时没有一件事,没有一个人可以作为他这个大儒的目标。“死吗?”可这样的死有人在意吗?是否值得?为一种文化的没落而死?一种文化的没落预示着另一种文化的兴起,但这已不属于他了。 心在刃上蹭了许久,血流一地,将一切涂成红色。王国维便在这红色中做出了选择。玉殒香消吧! 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却不以为然。至少书生在矛盾中的心灵的选择是隽永豪迈无与伦比的。常人的选择可以更改,可当一介书生在心灵深处认定自己的选择后……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经典的选择!(山东考生)
57 0 0
小文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74 0 0
李贺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 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 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 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 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56 0 0
晋国肇兴,雄图再固。黼黻帝道,金玉王度。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载诞英明,永光圣祚。
76 0 0
佚名
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杉桧已依灵塔老, 烟霞空锁影堂深。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 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
75 0 0
梅边当日江南信。醉语无凭准。斜阳丹叶一帘秋。燕去鸿来,相忆几时休。
仇远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苏轼
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64 0 0
晓上画楼,望里笑惊,春到那家。便从臾闲情,安排醉事,寻芳唤友,行过平沙。最是堪怜,花枝清瘦,欲笑还羞寒尚遮。浓欢赏,待繁英春透,后会犹赊。 归时月挂檐牙。见花影重重浸宝阶。□铜壶催箭,兽环横钉,浓斟玉醑,芳漱琼芽。步绕曲廊,倦回芳帐,梦遍江南山水涯。谁知我,有墙头桂影,窗上梅花。
49 0 0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59 0 0
皎然
燕台基坏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兵革未销王在镐, 桑蚕临熟客还家。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 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
薛能
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轻策临绝壁,招提谒金仙。舟车无由径,岩峤乃属天。 踯躅淹昃景,夷犹望新弦。石门变暝色,谷口生人烟。 阳雁叫平楚,秋风急寒川。驰晖苦代谢,浮脆惭贞坚。 永欲卧丘壑,息心依梵筵。誓将历劫愿,无以外物牵。
58 0 0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下,用心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最年轻的人物,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民,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是的,他们用爱之天使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中国。 地承万物,心存爱的天使,方能成就美好人生;寸心载世,心有责任之天使,方能抒写诗意的人生之篇。今年或前几年所有的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曾用爱之天使诠释了生命,以责任之天使感动了中国,他们托起了中国明日之太阳,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你让我们泪流满面。 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倾倒的教室,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本不是你个人的承担,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纵然你个人的力量不能让孩子们的眼中铺满阳光,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同时也苏醒了人们的心扉。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让我们泪流满面,只因为你心中存有爱之天使!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人民记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与爱感动了中国。大哉,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D�D�D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娇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风定落花香,永怀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诗意人生在落香飘香之时彰显出悸动的神韵。 ..................................................... “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 邹寿元) 这是一篇议论抒情性散文,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全文围绕主旨,从“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选取了洪战辉、徐本禹、李春燕、邰丽华四个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身上天使般的责任之心、报恩之心、执著之心和坚强之心,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四个人物真实可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加上在列举事例时,叙、析、评处理得十分恰当,因而可以说,文章的论据是典型的,论证是有力的。在语言表达方面,富有感染力。通篇显得优美雅致,精彩流畅。从行文的表述上,显示了较娴熟的文字功底。尤其是三个“是谁”段更是节奏明快,洒脱奔放,铿锵有力,感情强烈。并采用第二人称写法,真挚、恳切,易于打动读者。材料之间的衔接紧密,流转自如。照应文题的结尾段,更是文采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66 0 0
君子体清尚,归处有兼资。虽然经济日,无忘幽栖时。 卜居旧何所,休浣尝来兹。岑寂罕人至,幽深获我思。 松涧聆遗风,兰林览馀滋。往事诚已矣,道存犹可追。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明德有自来,奕世皆秉彝。 岂与磻溪老,崛起周太师。我心希硕人,逮此问元龟。 怊怅既怀远,沉吟亦省私。已云宠禄过,况在华发衰。 轩盖有迷复,丘壑无磷缁。感物重所怀,何但止足斯。
张九龄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