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365 0 0
赵翼
齐马驰千驷,卢姬逞十三。玳筵方喜睐,金勒自zazb. 堕珥情初洽,鸣鞭战未酣。神交花冉冉,眉语柳毵毵。 却略青鸾镜,翘翻翠凤篸.专城有佳对,宁肯顾春蚕。
464 0 0
温庭筠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340 0 0
蔡松年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391 0 0
白居易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329 0 0
方孝孺
江左风流廊庙人,荒坟抛与梵宫邻。多年羊虎犹眠石, 败壁貂蝉只贮尘。万古云山同白骨,一庭花木自青春。 永思陵下犹凄切,废屋寒风吹野薪。
371 0 0
中华文学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319 0 0
佚名
一州横制浙江湾,台榭参差积翠间。楼下潮回沧海浪, 枕边云起剡溪山。吴江水色连堤阔,越俗舂声隔岸还。 圣代牧人无远近,好将能事济清闲。
410 0 0
薛逢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309 0 0
秦观
人闲桂花落,[2] 夜静春山空。[3] 月出惊山鸟,[4] 时鸣春涧中。[5]
397 0 0
王维
窗户青红尚湿,主人已作归期。坐中宾客尽邹枚。盛事它年应记。 别酒深深但劝,离歌缓缓休催。扁舟明日转清溪,好月相望千里。
346 0 0
张孝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380 0 0
张先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骆宾王
【武陵桃源送人】 武陵川径入幽遐, 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 源水今流桃复花。
429 0 0
包融
无禄奉晨昏,闲居几度春。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书剑同三友,蓬蒿外四邻。相知不相荐,何以自谋身。
419 0 0
杜荀鹤
击柱狂歌惨别颜,百年人事梦魂间。 李将军自嘉声在,不得封侯亦自闲。
424 0 0
罗隐
山东才副苍生愿,川上俄惊逝水波。履道凄凉新第宅, 宣城零落旧笙歌。园荒唯有薪堪采,门冷兼无雀可罗。 今日相逢偶同到,伤心不是故经过。
447 0 0
初疑潇湘水,锁在朱门中。时见水底月,动摇池上风。 清气润竹林,白光连虚空。浪簇霄汉羽,岸芳金碧丛。 何言数亩间,环泛路不穷。愿逐神仙侣,飘然汗漫通。
381 0 0
孟郊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 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 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343 0 0
李益
早些年,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刘老老骂山门。〔2〕那是要老旦出场的,老气横秋地大“放”一通,〔3〕直到裤子后穿而后止。当时指着手无寸铁或者已被缴械的人大喊“杀,杀,杀!”〔4〕那呼声是多么雄壮。所以它——男角扮的老婆子,也可以算得一个人才。 而今时世大不同了,手里象刀,而嘴里却需要“自由,自由,自由”,“开放××”〔5〕云云。压轴戏要换了。 于是人才辈出,各有巧妙不同,出场的不是老旦,却是花旦了,而且这不是平常的花旦,而是海派戏广告上所说的“玩笑旦”。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物,他(她)要会媚笑,又要会撒泼,要会打情骂俏,又要会油腔滑调。总之,这是花旦而兼小丑的角色。不知道是时世造英雄(说“美人”要妥当些),还是美人儿多年阅历的结果? 美人儿而说“多年”,自然是阅人多矣的徐娘〔6〕了,她早已从窑姐儿升任了老鸨婆;然而她丰韵犹存,虽在卖人,还兼自卖。自卖容易,而卖人就难些。现在不但有手无寸铁的人,而且有了……况且又遇见了太露骨的强奸。要会应付这种非常之变,就非有非常之才不可。你想想:现在的压轴戏是要似战似和,又战又和,不降不守,亦降亦守!〔7〕这是多么难做的戏。没有半推半就假作娇痴的手段是做不好的。孟夫子说,“以天下与人易。”〔8〕其实,能够简单地双手捧着“天下”去“与人”,倒也不为难了。问题就在于不能如此。所以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哭啼啼,而又刁声浪气的诉苦说:我不入火坑〔9〕,谁入火坑。 然而娼妓说她自己落在火坑里,还是想人家去救她出来;而老鸨婆哭火坑,却未必有人相信她,何况她已经申明:她是敞开了怀抱,准备把一切人都拖进火坑的。虽然,这新鲜压轴戏的玩笑却开得不差,不是非常之才,就是挖空了心思也想不出的。 老旦进场,玩笑旦出场,大观园的人才着实不少!四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六日《申报·自由谈》,署名干。 〔2〕大观园《红楼梦》中贾府的花园,这里比喻国民党政府。刘老老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这里指国民党中以“元老”自居的反动政客吴稚晖(他曾被人称作“吴老老”)。吴稚晖,参看本卷第125页注〔2〕。 〔3〕大“放”一通吴稚晖的反动言论中,常出现“放屁”一类字眼,如他在《弱者之结语》中说:“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止能提提案,放放屁,……我今天再放这一次,把肚子泻空了,就告完结。”“裤子后穿”,是章太炎在《再复吴敬恒书》中痛斥吴稚晖的话:“善箝而口,勿令舐痈;善补而裤,勿令后穿。”(载一九○八年《民报》二十二号) 〔4〕指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时,吴稚晖充当帮凶,叫嚣“打倒”、“严办”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5〕“开放××”指当时一些国民党政客鼓吹的“开放政权”。 〔6〕徐娘《南史·后妃传》有关于梁元帝妃徐昭佩的记载:“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因有“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成语。这里是指汪精卫。 〔7〕“似战似和”等语,是讽刺汪精卫等人既想降日又要掩饰投降面目的丑态。如一九三三年四月十四日汪精卫在上海答记者问时曾说:“国难如此严重,言战则有丧师失地之虞,言和则有丧权辱国之虞,言不和不战则两俱可虞。” 〔8〕“以天下与人易”语见《孟子·滕文公》:“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9〕入火坑汪精卫一九三三年四月十四日在上海答记者问时曾说:“现时置身南京政府中人,其中心焦灼,无异投身火坑一样。我们抱着共赴国难的决心,涌身跳入火坑,同时……,竭诚招邀同志们一齐跳入火坑。” #p#副标题#e#
316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