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里盛野泉,晚鲜幽更好。初活草根浮,重生荷叶小。 多时水马出,尽日蜻蜓绕。朝早独来看,冷星沈碧晓。
383 0 0
王建
真宗开妙理,冲教统清虚。化演无为日,言昭有象初。 瑶台肃灵瑞,金阙映仙居。一奏三清乐,长回八景舆。
351 0 0
佚名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
470 0 0
李贺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400 0 0
白居易
焚香奏仙呗,向夕遍空山。清切兼秋远,威仪对月闲。 静分岩响答,散逐海潮还。幸得风吹去,随人到世间。
381 0 0
刘长卿
神理今何在,斯人竟若斯。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白发今非老,青云数有奇。谁言夕郎拜,翻向夜台悲。 社里东城接,松阡北地开。闻笳春色惨,执绋故人哀。 终日南山对,何时渭水回。仁兄与恩旧,相望泣泉台。
341 0 0
李嘉祐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肯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阑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332 0 0
秦观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沈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391 0 0
赵令畤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 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477 0 0
李白
白首萧条居汉浦,清吟编集号檀溪。有人收拾应如玉, 无主知音只似泥。入理半同黄叶句,遣怀多拟碧云题。 犹能为我相思在,千里封来梦泽西。
406 0 0
齐己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怅望,大都不称意时多。
435 0 0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390 0 0
孔夷
余铭 最近出版了一本很好的翻译:高本汉著的《中国语和中国文》。高本汉〔2〕先生是个瑞典人,他的真姓是珂罗倔伦(Karlgren)。他为什么“贵姓”高呢?那无疑的是因为中国化了。他的确对于中国语文学有很大的供献。 但是,他对于中国人似乎更有研究,因此,他很崇拜文言,崇拜中国字,以为对中国人是不可少的。 他说:“近来——按高氏这书是一九二三年在伦敦出版的——某几种报纸,曾经试用白话,可是并没有多大的成功;因此也许还要触怒多数定报人,以为这样,就是讽示著他们不能看懂文言报呢!” “西洋各国里有许多伶人,在他们表演中,他们几乎随时可以插入许多‘打诨’,也有许多作者,滥引文书;但是大家都认这种是劣等的风味。这在中国恰好相反,正认为高妙的文雅而表示绝艺的地方。” 中国文的“含混的地方,中国人不但不因之感受了困难,反而愿意养成它。” 但高先生自己却因此受够了侮辱:“本书的著者和亲爱的中国人谈话,所说给他的,很能完全了解;但是,他们彼此谈话的时候,他几乎一句也不懂。”这自然是那些“亲爱的中国人”在“讽示”他不懂上流社会的话,因为“外国人到了中国来,只要注意一点,他就可以觉得:他自己虽然熟悉了普通人的语言,而对于上流社会的谈话,还是莫名其妙的。” 于是他就说:“中国文字好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西洋文字好像一个有用而不美的贱婢。” 美丽可爱而无用的贵妇的“绝艺”,就在于“插诨”的含混。这使得西洋第一等的学者,至多也不过抵得上中国的普通人,休想爬进上流社会里来。这样,我们“精神上胜利了”。为要保持这种胜利,必须有高妙文雅的字汇,而且要丰富!五四白话运动的“没有多大成功”,原因大抵就在上流社会怕人讽示他们不懂文言。 虽然,“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们还是含混些好了。否则,反而要感受困难的。 十月二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按本篇为瞿秋白所作,参看本卷第47页注〔1〕。〔2〕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瑞典汉语学家。一九○九年至一九一二年间旅居中国,研究汉语音韵学。他的《中国语和中国文》一书,一九二三年在英国出版;后经张士禄译出,一九三一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58 0 0
鲁迅
【西江月】 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 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 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
482 0 0
苏轼
轻毛叠雪翅开霜,红觜能深练尾长。名应玉符朝北阙, 色柔金性瑞西方。不忧云路填河远,为对天颜送喜忙。 从此定知栖息处,月宫琼树是仙乡。
467 0 0
薛能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339 0 0
吴文英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418 0 0
李商隐
何年种芝白云里,人传先生老莱子。 消磨世上名利心,澹若岩间一流水。
488 0 0
陈陶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429 0 0
韦应物
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祉荡昏氛。飨时灵贶僾如在。 乐罢馀声遥可闻。饮福陈诚礼容备,撤俎终献曙光分。 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
684 0 0
包佶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