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嵝山

唐代 / 韩愈      诗歌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
鸾飘凤泊拿虎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
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868   0  0

小文

封面

 86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8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1   0  0

小文

封面
小雪

 90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2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2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9   0  0

小文

封面
邀请函

 82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1   0  0

小文

封面
烤鱼

 80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6   0  0

小文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讲究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提倡散体,他主张文学的语言要「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对散文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文各体兼长,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为司马迁以后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韩愈的诗歌也有特点,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很大。但有些诗流于险怪,是其缺点,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