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健儿须快马)

南北朝 / 北朝乐府      诗歌

【折杨柳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駓跋黄尘下[1],然后别雄雌[2]。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76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7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7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05   0  0

小文

封面
茶道

 1100   0  0

小文

封面
末伏

 79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6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1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16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5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1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3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3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19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2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06   0  0

小文

封面
中元节

 861   0  0

小文

北朝乐府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和氏、羌等族的人民。其中虽然也有汉语歌词,但很多是用鲜卑等语言歌唱的。后来到北魏太武帝以后,北方各族与汉族在文化上进行了大融合,于是这些民歌就经过翻译先后传入南朝的齐、梁,并由梁朝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所以称为《梁鼓角横吹曲》。《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收录的则多是徒歌和谣谚。北朝乐府民歌的题材范围比南朝的广阔,可以说是比较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丰富的社会生活、壮丽的山川景物和北方人民乐观、粗犷的精神面貌。有些作品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战斗性。在艺术上,北朝乐府体裁多样,语言质朴、生动,风格豪放刚健。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都是南朝乐府民歌所不及的。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