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

转载 / 散文

右竟出山阴兰上乡吕超墓中,墓有铭,尝得墨本二枚,国号纪元俱泐。以其官随郡王国中军,又有己巳字,因定为齐永明十一年十一月葬。竟则止闻铭辞云是“郑氏作镜幽涷三商幽明镜”十一字,篆书,不能得墨本。六月中,中弟起明〔2〕归会稽,遂见此竟,告言径建初尺〔3〕四寸四分,质似铅,已裂为九,又失其二,然所阙皆华饰,而文字具在。未几,手拓见寄。铭有二层,与所传者绝异,文句?夺,取他竟铭校之,始知大较。外层云:“五月五日,大岁在未。吴郑蔓作其镜,幽涷三商,周刻禺疆,白???,众神容”,凡卅字。内层云:“吾作明幽竟涷三商周?”,凡十字。上虞罗氏《古镜图录》〔4〕收金山程氏所藏一竟,文字略同,末云:“众神见容天禽”,较此多三字,而句亦未尽。他竟尚有作“天禽四守”者也。古人铸冶,多以五月丙午日,虞喜《志林》〔5〕谓“取纯火精以协其数”(《初学记》廿二引)〔6〕。今所见汉魏竟,带句,帐构铜〔7〕,凡勒年月者,大率云五月丙午日作;而五日顾未闻宜铸,唯索缕,采药,辟兵,却病之事,兴作甚多。后世推类,或并以造竟。家所臧唐代小镜一枚,亦云五月五日午时造,则此事当始于晋,至唐犹然。大岁在未,在字反左书,未年亦不知何年,?未又似戊午或丙午,?或作?,得转?如未,所未详也。吴下一字,仅存小半,程氏臧竟作?,罗氏题为“吴郡郑蔓镜”。吴越接壤,便于市卖,所释当禞。郡字并亦反左书,郑又如鄚,蔓又似?,皆?变。幽涷三商者,《关中金石记》尝以《仪礼》郑注“日入三商为昏”语释永康竟铭,然孔疏云,“商谓商量”,是刻漏名,则亦无与竟事。〔8〕《墨林快事》〔9〕以为三金,于义最协。他竟或云幽涷宫商,或云合涷白黄。宫为土,商为金〔10〕,金白土黄;竟则丹扬善铜,sヒ砸???淅嗳??渖?瓢祝挥膕ド??嗤ǎ瑳颍*水名,乃oe之误,oe嬘謪?玻保薄澄猋';s?'三金,犹云合涷白黄,亦即幽浌?桃印X?櫿撸?渡胶YYY?贰玻保*〕云:“北方禺皺,人面鸟身。”郭注:“字玄冥,水神也。”竟之为物,仪形曜灵〔13〕,月为水精,故刻禺皺。禺字上有羡画〔14〕,他竟或?成万。又有云“周刻罔象〔15〕”者,罔象亦水精,与此同意。白?即伯牙〔16〕,建安竟〔17〕铭有“白?单?”语,徐氏同柏〔18〕云:“??未详”。今按彼为伯牙弹琴,而此?字尤缪,唯迹象可据寻究。??颇似乐?,殆亦单琴之误也。据程氏竟,神容二字间,当?〔19〕见字,见容即见形矣。末三句十一字,并颂雕文刻镂之美。而竟止作四神人,乘异兽,其二今阙。又有四乳,具存。内层之?亦吾字,笔画不完,遂与予字相似。?亦幽也,他竟多如此作。此铭在汉,当有全文,施之巨竟。后来娄经转刻,夺落舛误,弥失其初,遂至不可诵说。余以此竟出于故乡,铭文又不常见,长夏索居,辄加审释,虽多所穿凿,终亦不能尽通,聊记所获,以备忘失。又闻越竟铅泉,时或出土,而铅竟甚为希有;盖铅锡事本非宜,而此则窀夕所用,故犹刍灵木寓〔20〕,象物斯足,不复幽涷三商与。中华民国七年七月廿九日记。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有句读。

郑蔓,汉代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著名铸镜人,后人造镜多假托其名。

〔2〕起明即周作人(1885—1967),号起孟,又作启孟、起明、启明,鲁迅的二弟。曾在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堕落为汉奸。一九一八年六月他从北京回绍兴省亲,通过陈古遗得到吴郡郑蔓镜拓本,于七月二十五日寄鲁迅二枚,八月十六日又寄四枚。

〔3〕建初尺参看本卷第56页注〔2〕。

〔4〕罗氏即罗振玉(1886—1940),字叔蕴、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清朝遗老。“九一八”以后成为汉奸。《古镜图录》,三卷,共收古镜拓片一五九枚。金山程氏所藏镜,见该书卷中第二十九面,外层铭文可辨“五月五日大岁在未吴郡郑蔓作其涷三商白????神见容天禽”等字;内层铭文为“吾作明幽竟涷三商周”十字。〔5〕虞喜(281—356)字仲宁,余姚(今属浙江)人,晋代学者。《志林》,《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十卷,已佚。明代陶宗仪《说郛》、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均有辑本;鲁迅亦有辑校本一卷,未刊行。

〔6〕“取纯火精以协其数”意思是取干支都属火的月、日进行冶炼,以符合阴阳五行的术数。此说本于汉代王充《论衡·乱龙》:“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乃能得火。”后来无论是否在五月丙午日铸器,铭文往往皆作“五月丙午”。《初学记》,类书,唐代徐坚等编,三十卷。

〔7〕带句衣带钩。句,通钩。帐构铜,古时帐幕上用以结构木架的铜件。

〔8〕《关中金石记》金石考古集,清代毕沅著,八卷。按这里的《关中金石记》系《中州金石记》之误。《中州金石记》亦为毕沅所著,五卷。其卷一“永康镜铭”条解释汉桓帝永康元年(167)所铸铜镜铭文中的“幽涷三商”一语说:“郑康#p#副标题#e#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102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9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4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9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75   0  0

小文

封面
中元节

 79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9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0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8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249   0  0

小文

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1906年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发表了《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论文。1909年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课余辑录亡佚古代小说。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到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此后「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杰作。同时,他还结合斗争需要,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后来结成杂感集《热风》,论文则收入《坟》。1920年8月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编定《中国小说史略》等书,并相继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1925年领导青年建立莽原社、未名社,主编《莽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1926年8月在军阀迫害下,离京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专事著述。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其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在上海期间,陆续出版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因积劳成疾卒于上海。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集1部,1400多封书信,还有1912年5月5日到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等。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的一生,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鲁迅思想和创作的研究,是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汇编了这方面的部分重要成果。另外尚有鲁迅研究专家的多种专著。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