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示众(育熙)

转载 / 散文

自从汪原放标点了《红楼梦》《水浒》,为书贾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于是一些书店掌柜及伙计们大投其机,忙着从故纸堆里搬出各色各样的书,都给它改头换面,标点出来,卖之四方,乐得名利双收。而尤以昆山陶乐勤对这玩意儿特别热心。

平心而论,标点家如果都像汪原放那样对于书的选择及标点的仔细,自有相当的功劳;若仅以赚钱为目的而大拆其烂污,既对不住古人,又欺骗了读者,虽不说应处以若干等有期徒刑,至少也应以杖叩其胚,惩一儆百,以免效尤的。

现在且将陶乐勤标点的中国名曲第一种《桃花扇》举出来示众:——

陶乐勤标点的(以后省作陶的)上册第三十页:贞丽“堂中女,好珠难比;·学·得·新·莺,·恰·恰·啼·春;·锁·重·门·人·未·知。”——(尾声)姑不问其叶韵不叶韵,只问其通不通,若要念得下去,就应是——

贞丽“堂中女,好珠难比;·学·得·新·莺·恰·恰·啼,·春·锁·重·门·人·未·知。”——(尾声)又如陶的上册五四页:方域“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

·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缑山月)

《桃花扇》里面,每折都是一韵或互通韵到底,此折——《访翠》是阳江韵,开头怎么又弄成先韵了呢?这又是陶乐勤错了,应改作——方域“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

·满·天·涯·芳·草·断·人·肠!

·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缑山月)又如陶的上册第四十九页:(大笑着)不料这侯公子倒是知己!

这一折是《侦戏》,原来陈定生请方密之冒辟疆两位公子在鸡鸣埭上吃酒,借阮大铖的戏班演他的《燕子笺》,大铖因自己编的曲自己的行头自己的班,想听听他们几位公子的批评如何,所以着人去探。最初探听回来,几位公子对《燕子笺》都是好评,所以大铖很得意。但谁也不知还有位“侯公子”在座,为什么他就说“侯公子”是知己呢?原来又是陶乐勤错了,因为照原文应该是——

(大笑着)不料这班公子倒是知己!

这点陶乐勤不能推到手民误排,虽然“班”字同“侯”字样子差不多,但陶自己在侯字旁边加了个引号“—”了。

如以上所举的小错处,实在指不胜指;再举几处大错处来请大家看看:——陶的上册三十七页:

“魏家干,又是崔家干,·一·处·处·儿·同·吃。东林里丢飞箭,西厂里牵长线;

·怎·掩·傍·人·眼·宇,难免同气崔田。

·同·气·崔·田·热,·兄·弟·粪·争·尝·痈。”陶的上册第一百一十一至一百一十二页:“你看中原豺虎乱如麻,都窥伺龙楼凤阙帝王家。

·有·何·人·勤·王·报·主,·肯·把·粮·草·缺·乏?一阵阵拍手喧哗,一阵阵拍手喧哗,

百忙中教我如何答话?

·好·一·似·薨·薨·白·昼·闹·旗·拿;那督帅无老将,选士皆娇娃,

却教俺自撑达,

却教俺自撑达,

正腾腾杀气,

·这·军·粮·又·蜂·衙!”上面抄的这两阕,我先要问问陶乐勤“自己读得顺口不顺口”?“怎么讲”?我还要请读者凭良心说看得懂不懂,读得下去读不下去。如果看不懂读不下的话,就请看下面:——

“魏家干,又是崔家干,——一处处‘儿’字难免。

同气崔田!

同气崔田,

热兄弟粪争尝痈同吮!

东林里丢飞箭,

西厂里牵长线,

怎掩旁人眼!”

又:

“你看中原豺虎乱如麻,都窥伺龙楼凤阙帝王家。

有何人勤王报主,

肯把义旗拿?

那督帅无老将,

选士皆娇娃,

却教俺自撑达!

却教俺自撑达,

正腾腾杀气,

这军粮草又早缺乏。

一阵阵拍手喧哗,——一阵阵拍手喧哗,百忙中教我如何答话?

好一似‘薨’‘薨’白昼闹蜂衙!”

阅者试把这两阕同陶标点的两阕对照一下,就可看出他大错而特错,就可看出陶乐勤不问自己懂不懂就乱七八糟的胡闹了。

为爱惜纸张起见,不再抄了。我觉得近来批评翻译的人很多,而对于标点家大家都置之不理,一则未免辜负他们一片热心,二则因其不问不闻,他们也就愈加猖獗,上当的人太多,所以才来当这一次义务的较对兼书记。

我希望大家不要再上他们的当!

附记:我所根据的是“上海梁溪图书馆”于“中华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再版”的“全书二册定价一元二角”“昆山陶乐勤”先生标点的《中国名曲第一种——桃花扇》,并且卷首有陶乐勤自己的《新序》,一再说过“旧本印品,差字脱句甚多,均经改正加入”,“其有错误者,亦经添改”#p#副标题#e#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79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4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9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9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0   0  0

小文

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1906年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发表了《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论文。1909年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课余辑录亡佚古代小说。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到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此后「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杰作。同时,他还结合斗争需要,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后来结成杂感集《热风》,论文则收入《坟》。1920年8月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编定《中国小说史略》等书,并相继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1925年领导青年建立莽原社、未名社,主编《莽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1926年8月在军阀迫害下,离京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专事著述。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其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在上海期间,陆续出版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因积劳成疾卒于上海。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集1部,1400多封书信,还有1912年5月5日到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等。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的一生,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鲁迅思想和创作的研究,是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汇编了这方面的部分重要成果。另外尚有鲁迅研究专家的多种专著。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