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照见芭蕉叶上诗)

宋朝 / 释善珍      诗歌

瓦沟月暗乱萤飞,照见芭蕉叶上诗。
忆得前时吟最苦,自携残烛拂蛛丝。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88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34   0  0

小文

封面
国潮

 69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24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7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1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85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8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8   0  0

小文

封面
白露

 941   0  0

小文

释善珍

释善珍(1194年-1277年),南宋后期浙江余杭径山寺高僧,字藏叟,俗姓吕,泉州南安(今福建省南安县)人,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受戒后,入杭州西湖灵隐寺参妙峰之善禅师,入室悟旨,承嗣其法。珍公承嗣后,大开法筵,振杨歧宗风,道誉甚隆。历主光孝、承天、雪峰诸寺,后奉诏主持径山。能诗,以五律见长,抒写性灵,委婉可讽。 珍公作诗,往往不重修饰,直抒胸臆,是其真实情感的流露。珍公享年八十有四,古稀之后,仍奔波于各大丛林间,过的是近于苦行的辛苦生涯。珍公所住之寺,大多在闽浙山林水乡,皆具独特的山水胜景。以上三者,构成了珍公诗歌的特色:真实、沉郁、秀逸。诗人并不能向壁虚构,他必须受事物的感动,情景的启迪,环境的诱导。珍公固然是道行卓著的高僧,他也是诗人,也脱不了这个规律。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