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

先秦 / 楚辞      诗歌

【愍命】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情纯洁而罔薉兮,姿盛质而无愆。

 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 

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原藏而不可迁。 

逐下袟於後堂兮,迎虙妃於伊雒。 

刜谗贼於中廇兮,选吕管於榛薄。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戚宋万於两楹兮,废周邵於遐夷。 

郤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綵绣服。 

庆忌囚於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 

破伯牙之号锺兮,挟人筝而弹纬。

 藏瑉石於金匮兮,捐赤瑾於中庭。 

韩信蒙於介胄兮,行夫将而攻城。 

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蠹於筐簏。 

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 

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

 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或沉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 

虽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诚惜芳之菲菲兮,反以兹为腐也。 

怀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纷以罹诟也。

 叹曰: 嘉皇既殁终不返兮, 山中幽险郢路远兮, 谗人諓諓孰可愬兮, 征夫罔极谁可语兮? 行吟累欷声喟喟兮, 怀忧含戚何侘傺兮。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79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4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21   0  0

小文

封面
书签

 71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26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7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2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9   0  0

小文

楚辞

【楚辞】中国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说,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同时,楚辞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楚国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南北文化的汇合,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今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四库全书总目》说:「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而各为之注。」但刘向编定的《楚辞》16卷原本已佚。《楚辞章句》即以刘向《楚辞》为底本,它除了对楚辞做了较完整的训释之外,还提供了有关原本的情况。在《楚辞章句》的基础上,南宋洪兴祖又作了《楚辞补注》。此后,南宋朱熹著有《楚辞集注》,清初王夫之撰有《楚辞通释》,清代蒋骥有《山带阁注楚辞》,等等。他们根据己见,作了许多辑集、考订和注释、评论工作。(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