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的造就

转载 / 散文

文学家在人群里,好比朗耀的星辰,明丽的花草,神幻的

图画,微妙的音乐。这空洞洞的世界,要他们来点缀,要他们

来描写。这干燥的空气,要他们来调和。这机械的生活,要他

们来慰藉。他们是人群的需要!

假如人群中不产生出若干的文学家,我们可以断定我们的

生活,是没有趣味的。我们的感情,是不能融合的。我们的前

途,是得不着光明的。然而人群中的确已产生出若干的文学家,

零零落落的点缀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看:人类对于他们,是

怎样的惊慕,赞美,崇拜!

“天才,天才!”“得天独厚”,“异才天赋”,我们往

往将这等的名词,加在他们身上。现在呢?这等迷信的话,已

经过去了。我们对于文学的天才,只有同情的崇拜,没有神秘

的崇拜;我们只信天才是在生理心理两方面,比较的适合于他

的艺术;并不是所谓“文曲下凡”等等鄙俚的说法。

然而是否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这也是一个疑问。

细细的研究起来,这文学家的造就,原因很复杂,关系也

很长远;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包括过来的。现在姑且以文学家的

本身作根据地,纵剖面是遗传,横剖面是环境,怎样的遗传和

怎样的环境,是容易造就出文学家的,我们大概可以胪举如下:

(一)文学家的父母─—稍远些可以说祖先─—要有些近

于文学的嗜好。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的父母,也一定要是小说家,

诗人的父母,也一定要是诗人,─—要是这样,这文学家竟成

世袭的,门阀的,还有什么造就可言?─—只要他们有些近于

文学性质的嗜好,如喜欢花木,禽鱼,音乐,图画,有绵密沉

远的心胸,纯正高尚的信仰,或是他们的思想,很带有诗情画

意的。这样,他们的子女,成为文学家,就比较的容易些。这

就是所谓“得天独厚”,“异才天赋”了。

(二)文学家要生在气候适宜,山川秀美,或是雄壮的地

方。文学家的作品,和他生长的地方,有密切的关系。─—如

同小说家的小说,诗家的诗,戏剧家的戏剧,都浓厚的含着本

地风光─—他文学的特质,有时可以完全由地理造成。这样,

文学家要是生在适宜的地方,受了无形中的陶冶熔铸,可以使

他的出品,特别的温柔敦厚,或是豪壮悱恻。与他的人格,和

艺术的价值,是很有关系的。

(三)文学家要生在中流社会的家庭─—就是不贫不富的

家庭。克鲁泡特金说:“物质的欲望,既然已经满足了,艺术

的欲望,自然要涌激而出。”自然生在富豪之家,有时夺于豪

侈禄利,酒食征逐,他的理智,都被禁锢蒙蔽住了,不容易有

机会去发挥他的天才。但是生在贫寒家里,又须忙于谋求生计,

不能受完美的教育。即或是他的文学,已经有了根基,假如他

一日不做小说,一日不编戏剧,就一日没有饭吃,这样,他的

作品,只是仓猝急就,以糊口为目的,不是以贡献艺术为目的,

结果必至愈趋愈下。俄国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曾说过:“我固

然是不如屠格涅夫(也是俄国的文豪,和他同时的),然而并

不是我真不如他,我何尝不愿意精心结撰,和他争胜,……无

奈贫乏逼我,不得不急求完工得钱,结果我的作品,就一天劣

似一天。”又有尼司壁做的两首诗的断句,如下:─—全诗见

《社会主义的歌谣与抒情诗》(照录《少年中国》译语):

那手民现在就等着我的稿,

我连下星期的酬金都到了手,

但是我若不做便一文都没有,

上帝呵叫我如何做?

我不会再做了,

咳,上帝,使一家嗷嗷的,

全靠着我一枝笔,

偏生我又一行都不能写,

这也像是神圣的爱么?

于此可知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的景况,是如何的艰苦,于他

的艺术上,是如何的受亏损。虽然是说穷愁之词易工,然而主

观的穷愁,易陷于抑郁牢骚,不能得性情之正。虽可以博得读

者的眼泪和同情,究竟不是促进文学的一种工具。所以最适宜

于产生文学家的家庭,就是中流社会的家庭。既然不必顾虑到

衣食谋求到生计,一面他自己可以受完全的教育。他的著作,

是“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自然就比较的浓厚活泼了。

此外家庭里的空气,也很有关系。文学家生在清静和美的

家庭,他的脑筋永远是温美平淡的,不至于受什么重大的刺激

扰乱,使他的心思有所偏倚。自然在他的艺术上,要添上多少

的“真”和“美”。

(四)文学家要多读古今中外属于文学的作品。这就是造

成文学家的第一步了,他既有了偏于文学的嗜好,也必须多读

属于文学的作品。读的愈多,机局愈精熟,材料愈方便,思想

愈活泼。而久之,必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以蚕蛾作比

喻,在它成蚕的时候,整天里沙沙的只顾#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83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7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1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4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6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9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1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6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6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1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13   0  0

小文

冰心

冰心(1900~)著名作家。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8年考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系,并获奖学金,同年8月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期间,迁居昆明和重庆,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6年底去日本,在京都大学、东京大学讲授中国文学。1951年秋回国后,主要从事散文和儿童文学创作,并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曾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冰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涌现的女作家。她在大学时代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开始文学创作,并加入文学研究会。先以一系列触及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现实的问题小说引人瞩目,继以清新隽永的哲理小诗《繁星》和《春水》饮誉诗坛,又以婉约清丽的抒情散文《往事》、《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等系列性作品轰动文坛,成为新文学开创时期实绩显著、风格鲜明的重要作家。这一时期的各类创作,以人道主义的博爱心怀关注人生,探寻改良人生的方剂,讴歌母爱、童真和自然美。尤其是她的散文,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又出以亲昵流丽、婉约雅洁的抒情笔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吸引和感动了几代青年读者。20世纪30年代以后,她的创作以小说《分》和游记《平绥沿线旅行记》为标志,显示了视野的拓展,特别是40年代初以笔名「男士」发表的一组《关于女人》的散文特写,表明她的文风从柔细清丽转向苍劲朴茂。50年代后,著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樱花赞》、《晚晴集》、《我的故乡》和儿童文学集《小橘灯》、《三寄小读者》等,文风变得朗阔劲健,晚年所作日趋凝炼老辣。绝大部分作品收入《冰心文集》。1995年8月出版的8卷本的《冰心全集》,按编年排序,收入冰心创作的全部作品。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