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 0 0
小文
800 0 0
851 0 0
986 0 0
861 0 0
786 0 0
825 0 0
739 0 0
823 0 0
1225 0 0
808 0 0
1020 0 0
1043 0 0
880 0 0
859 0 0
1005 0 0
838 0 0
858 0 0
797 0 0
岁阴生计两蹉跎,相顾悠悠醉且歌。厨冷难留乌止屋, 门闲可与雀张罗。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日望挥金贺新命,俸钱依旧又如何。
411 0 0
白居易
【早发嘉兴】[1] 茫茫晓路出杉青[2], 风色初回雾气醒。 夹岸黄云三十里[3], 片帆飞渡菜花径[4]。
629 0 0
查慎行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472 0 0
于谦
文王寝膳武王随,内竖言安色始怡。 七载岂堪囚羑里,一夫为报亦何疑。
418 0 0
中华文学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洗药每临新瀑水, 步虚时上最高峰。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去壑一重重。
331 0 0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山公来取醉,时唱接z5歌。
361 0 0
孟浩然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356 0 0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412 0 0
诗经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淞。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挡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498 0 0
姜夔
霓裳霞佩淡丰容。云冷露华浓。唤起石丁归去,冥冥仙仗崆峒。 人间秋老花饶笑,清映小帘栊。记取五城深处,凤箫吹下天风。
359 0 0
韩淲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屏风临烛釦,捍拨倚香脐。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465 0 0
李商隐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 梨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 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402 0 0
刘禹锡
新秋弦管清,时转遏云声。曲尽不知处,月高风满城。
431 0 0
许浑
玉砌雕栏。见吴宫西子,一笑嫣然。舞困人间半亸,艳粉争妍。珠帘尽卷,看人间、金屋神仙。歌队里,霞裾袅娜,百般娇态堪怜。 别有一枝仙种,更同山并蒂,来奉君筵。猩蜃若教解语,曲谱应传。柘黄独步,昼笼晴,锦幄张天。试剪插,金瓶千朵,醉时细看婵娟。
381 0 0
汪元量
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沉浮。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
365 0 0
高适
【点绛唇】 波上清风, 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 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 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 隐隐芜城漏。
383 0 0
魏夫人
有约泛溪篷。游画图中。沙鸥引入翠重重。认取抱琴人住处,水浅山浓。一笑两衰翁。莫惜从容。瓮醅灰芋雪泥菘。直到梅花飞过也,桃李春风。
492 0 0
陈著
郡阁始嘉宴,青山忆旧居。为君量革履,且愿住蓝舆。
329 0 0
韦应物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濛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500 0 0
李煜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醆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41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