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7 0 0
小文
824 0 0
865 0 0
902 0 0
853 0 0
786 0 0
967 0 0
915 0 0
935 0 0
877 0 0
898 0 0
787 0 0
839 0 0
810 0 0
836 0 0
804 0 0
816 0 0
807 0 0
1043 0 0
812 0 0
【满江红】 又捱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 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 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 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 满襟清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 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 菱花缺。
443 0 0
文天祥
脸长红,眉半白,老鹤饱风露。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稳做个、荣华彭祖。 记初度。谢他紫燕黄鹂,争先送好语。春满湖山,历历旧游处。管教柳外行厨,花边步_,长占断、好晴奇雨。
415 0 0
洪咨夔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523 0 0
赵嘏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象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呔!住口!你这势力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350 0 0
鲁迅
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 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 晏驾辞双阙,灵仪出九衢。上云归碧落,下席葬苍梧。 蓂晚馀尧历,龟新启夏图。三朝联棣萼,从古帝王无。 严恭七月礼,哀恸万人心。地感胜秋气,天愁结夕阴。 鼎湖龙渐远,濛汜日初沈。唯有云韶乐,长留治世音。 化成同轨表清平,恩结连枝感圣明。帝与九龄虽吉梦, 山呼万岁是虚声。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 老病龙髯攀不及,东周退傅最伤情。
451 0 0
白居易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427 0 0
花艳嫣然照坐红。池光高下见,木芙蓉。相从款款莫匆匆。新酿熟,浮瓮碧香浓。 倚槛送飞鸿。登高时节近,菊披风。笑谈今喜一杯同。揉金蕊,和露入杯中。
365 0 0
王之道
【诉衷情】 长因蕙草记罗裙, 绿腰沉水熏。 栏干曲处人静, 曾共倚黄昏。 风有韵,月无痕,暗消魂。 拟将幽恨,试写残花, 寄与朝云。
436 0 0
晏几道
【登太白楼】 昔闻李供奉, 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 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 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 潺湲济水流。
464 0 0
王世贞
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 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
411 0 0
王建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401 0 0
李白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348 0 0
佚名
旅馆岁阑频有梦,分明最似此宵希。 觉来莫道还无益,未得归时且当归。
431 0 0
雍陶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448 0 0
牛希济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虽催前代英雄死, 还促后来贤圣生。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 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
378 0 0
徐夤
【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 露冷流萤湿不飞。
483 0 0
汤显祖
【冬柳】 柳汀斜对野人窗,[1] 零落衰条傍晓江。[2] 正是霜风飘断处,[3] 寒鸥惊起一双双。[4]
441 0 0
陆龟蒙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敌骑来。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陈子龙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394 0 0
刘禹锡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 有竿斯竹,于阁之侧。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 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有开者閤,宛其深矣。 回檐幽砌,如翼如齿。 冬之宵,霰雪斯瀌.我有金炉,熹其以歊. 夏之日,炎景斯郁。我有珍簟,凄其以栗。 彼纷者务,体其豫矣。有旨者酒,欢其且矣。 友僚萃止,跗萼载韡. 彼美公之姓兮,那欤应积庆兮,期子惟去之柄兮。
317 0 0
中华文学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