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0 0
小文
969 0 0
1181 0 0
979 0 0
810 0 0
846 0 0
866 0 0
1431 0 0
1107 0 0
955 0 0
1122 0 0
1040 0 0
828 0 0
874 0 0
869 0 0
952 0 0
811 0 0
800 0 0
994 0 0
954 0 0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367 0 0
李益
倦客乘归舟,春溪杳将暮。群林结暝色,孤泊有佳趣。 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飒飒松上吹,泛泛花间露。 险石俯潭涡,跳湍碍沿溯。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稍出回雁峰,明登斩蛟柱。连云向重山,杳未见钟路。
368 0 0
中华文学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406 0 0
钱谦益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 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
329 0 0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田家乐四首 黍稷秋收厚,桑麻春事好,妇随夫唱儿孙孝。线鸡长膘,绵羊下羔,丝茧成缲。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寒暑□□□,□□□□□,□□□□□□。□□□□□,萝卜酱鹿,□□□烧。人说仕途荣,我爱田爱乐。 东疃沽新酿,西村邀故交,麦场上醉倒呵呵笑。衅都摔腰,王留上标,伴哥踏撬。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柳下三椽厦,门前独木桥,客来款曲谁家乐。浮瓜浸桃,蒸梨酿枣,烙饼槌糕。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341 0 0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409 0 0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 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 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修鳞脱远枝,巨颡坼老拳。 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折尾能一掉,饱肠皆已穿。 生虽灭众雏,死亦垂千年。物情有报复,快意贵目前。 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 近经潏水湄,此事樵夫传。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 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间。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
420 0 0
杜甫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410 0 0
孟郊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358 0 0
范成大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426 0 0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风流帝子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405 0 0
尹鹗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572 0 0
晏几道
清昼房廊山半开,一瓶新汲洒莓苔。 古松百尺始生叶,飒飒风声天上来。
451 0 0
张祜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387 0 0
苏轼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388 0 0
陆游
郭东丘墓何年客,江畔风光几日春。只合殷勤逐杯酒, 不须疏索向交亲。中天或有长生药,下界应无不死人。 除却醉来开口笑,世间何事更关身。
白居易
【塞上曲】 汉家旗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477 0 0
戴叔伦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353 0 0
张淑芳
前一回没有提到,魏金枝先生的大文《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里,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文章。他以为现在“往往有些具着两张面孔的人”,重甲而轻乙;他自然不至于主张文人应该对谁都打拱作揖,连称久仰久仰的,只因为乙君原是大可钦敬的作者。所以甲乙两位,“此时此际,要谈是非,就得易地而处”,甲说你的甲话,乙呢,就觉得“非中之是,……正胜过于似是之非,因为其犹讲交友之道,而无门阀之分”,把“门阀”留给甲君,自去另找讲交道的“朋友”,即使没有,竟“与麻疯病菌为伍,……也比被实际上也做着骗子屠夫的所诱杀脔割,较为心愿”了。 这拥护“文人相轻”的情境,是悲壮的,但也正证明了现在一般之所谓“文人相轻”,至少,是魏先生所拥护的“文人相轻”,并不是因为“文”,倒是为了“交道”。朋友乃五常〔2〕之一名,交道是人间的美德,当然也好得很。不过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在他们自己之间,却也叫作“朋友”的。“必也正名乎”〔3〕,好名目当然也好得很。只可惜美名未必一定包着美德。“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4〕这是李太白先生罢,就早已“感慨系之矣”,更何况现在这洋场——古名“彝场”——的上海。最近的《大晚报》的副刊上就有一篇文章〔5〕在通知我们要在上海交朋友,说话先须漂亮,这才不至于吃亏,见面第一句,是“格位(或‘迪个’)朋友贵姓?”此时此际,这“朋友”两字中还未含有任何利害,但说下去,就要一步紧一步的显出爱憎和取舍,即决定共同玩花样,还是用作“阿木林”〔6〕之分来了。“朋友,以义合者也。”古人确曾说过的,然而又有古人说:“义,利也。”〔7〕呜呼! 如果在冷路上走走,有时会遇见几个人蹲在地上赌钱,庄家只是输,押的只是赢,然而他们其实是庄家的一伙,就是所谓“屏风”——也就是他们自己之所谓“朋友”——目的是在引得蠢才眼热,也来出手,然后掏空他的腰包。如果你站下来,他们又觉得你并非蠢才,只因为好奇,未必来上当,就会说:“朋友,管自己走,没有什么好看。”这是一种朋友,不妨害骗局的朋友。荒场上又有变戏法的,石块变白鸽,坛子装小孩,本领大抵不很高强,明眼人本极容易看破,于是他们就时时拱手大叫道:“在家靠父母,出家靠朋友!”这并非在要求撒钱,是请托你不要说破。这又是一种朋友,是不戳穿戏法的朋友。把这些识时务的朋友稳住了,他才可以掏呆朋友的腰包;或者手执花枪,来赶走不知趣的走近去窥探底细的傻子,恶狠狠的啐一口道:“……瞎你的眼睛!” 孩子的遭遇可是还要危险。现在有许多文章里,不是常在很亲热的叫着“小朋友,小朋友”吗?这是因为要请他做未来的主人公,把一切担子都搁在他肩上了;至少,也得去买儿童画报,杂志,文库之类,据说否则就要落伍。 已成年的作家们所占领的文坛上,当然不至于有这么彰明较著的可笑事,但地方究竟是上海,一面大叫朋友,一面却要他悄悄的纳钱五块,买得“自己的园地”〔8〕,才有发表作品的权利的“交道”,可也不见得就不会出现的。八月十三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文学》月刊第五卷第三号“文学论坛”栏,署名隼。 〔2〕五常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旧时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认为制约他们各自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不可变易的常道,所以称为五常。〔3〕“必也正名乎”孔丘的话,见《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翻手为云覆手雨”等句,见杜甫《贫交行》一诗。管鲍,即管仲和鲍叔牙,春秋时齐国人,二人少年时友善,后齐桓公命叔牙为相,叔牙推荐管仲自代。 〔5〕一九三五年八月四日上海《大晚报》副刊《剪影》上载有罗侯的《上海话那能讲头》一文,其中说:“在上海,……要这些上下三等人都不把你看作可欺的阿木林瘟生呢,你就非得好好研究上下三等交朋友用的谈话,在上海交朋友,你必须了解的是,所谓‘朋友轧得要好,讲个闲话要漂亮’……譬如你们初见面,道名问姓起来,上海的上等朋友就爱半说话半咬文的,‘格位朋友尊姓?’……‘格位’和‘迪位’是‘这位’的意思”。 〔6〕“阿木林”上海话,即傻瓜。 〔7〕“朋友,以义合者也”语出《论语·乡党》朱熹注:“朋友以义合”。“义,利也”,语见《墨子·经上》。〔8〕“自己的园地”一九三五年五月,杨邨人、杜衡等组织“星火”文艺社,出版《星火》月刊。他们标榜该刊是“无名作家自己的园地”和“新进作家自己的园地”。当时《文学》月刊第五卷第二号(一九三五年八月)“文学论坛”栏发表署名“扬”的《文艺自由的代价》一文,批评了上海一些文人用商人手法,要文学青年“投资五元”,以取得在“自己的园地”“投稿而且被登出的权利”。杨邨人、杜衡#p#副标题#e#
鲁迅
北客今朝出蜀门,翛然领得入时魂。 游人莫道归来易,三不曾闻古老言。
43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