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歌 / 渡易水歌

先秦 / 佚名      诗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鉴赏三】: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
【鉴赏四】: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
【译文及注释】: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
【鉴赏一】: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
【鉴赏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123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4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3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6   0  0

小文

封面
端午

 102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6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7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6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1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4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3   0  0

小文

佚名

【华文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