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 0 0
小文
862 0 0
793 0 0
1013 0 0
844 0 0
827 0 0
860 0 0
879 0 0
765 0 0
1522 0 0
984 0 0
1524 0 0
917 0 0
884 0 0
1092 0 0
820 0 0
815 0 0
856 0 0
泰山日出 振铎①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现在期限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莅……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采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这是我此时回忆泰山日出时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尔来华的颂词。 ①振铎,即郑振铎(1898—1958),作家、编辑、文学活动家。他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当时正主编《小#p#副标题#e#
391 0 0
徐志摩
朔空曾纪历,带地旧疏泉。色泛临砀瑞,香流赴蜀仙。 款交欣散玉,洽友悦沉钱。无复中山赏,空吟吴会篇。
397 0 0
骆宾王
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 秋风吹叶古廊下,一半绳床灯影深。
420 0 0
张祜
银屏梦觉。渐浅黄嫩绿,一声莺小。细雨轻尘,建章初闭东风悄。依然千树长安道。翠云锁、玉窗深窈。断桥人、空倚斜阳,带旧愁多少。 还是清明过了。任烟缕露条,碧纤青袅。恨隔天涯,几回惆怅苏堤晓。飞花满地谁为扫。甚薄幸、随波缥缈。纵啼鹃、不唤春归,人自老。
347 0 0
中华文学
薄宦频移疾,当年久索居。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城绿新阴远,江清返照虚。所思惟翰墨,从古待双鱼。
437 0 0
李商隐
东观时闲暇,还修喻蜀书。双旌驰县道,百越从轺车。 桂蠹晨餐罢,贪泉访古初。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
400 0 0
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 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
454 0 0
刘长卿
平生有意,把六经膏泽,人人沾受。白被子明康节辈,浪说乘除先后。遇合一时,英雄千古,谁是高强手。蹉跎岁晚,临风浩然搔首。 今但入梦青山,云_深处,烟月生怀袖。宿有十年萧散愿,此段功缘须就。因忆坡公,仇池有约,莫误归时候。今朝对酒,歌此与君为寿。
396 0 0
远客出门行路难,停车敛策在门端。荒城无人霜满路, 野火烧桥不得度。寒虫入窟鸟归巢,僮仆问我谁家去。 行寻田头暝未息,双毂长辕碍荆棘。缘冈入涧投田家, 主人舂米为夜食。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 旧山已别行已远,身计未成难复返。长安陌上相识稀, 遥望天山白日晚。谁能听我辛苦行,为向君前歌一声。
444 0 0
张籍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玉节在船清海怪, 金函开诏拜夷王。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424 0 0
姚合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502 0 0
姜夔
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 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352 0 0
沈佺期
家国各万里,同吟六七年。可堪随北雁,迢递向南天。 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春淮有双鲤,莫忘尺书传。
416 0 0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思飘明月浪花白, 声入碧云枫叶秋。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430 0 0
刘沧
寸发如霜袒右肩,倚肩筇竹貌怡然。悬灯深屋夜分坐, 移榻向阳斋后眠。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禅。 清凉药分能知味,各自胸中有醴泉。
479 0 0
韩偓
去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纺成浪衣成雨。茶瓯注。新期竹院,残梦连渚。 应误。重帘凄伫。记井刀剪翠,秋扇留句。信那回轻道,而今归否。十二曲阑随意凭,楚天不放斜阳暮。沈吟处。池草暗喧蛙鼓。
336 0 0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346 0 0
纳兰性德
吴门东去路三千,到得阊门暂泊船。 老父出迎应倒屣,贫居江上信谁传。
395 0 0
四邻无俗迹,终日大开门。水晚来边雁,林秋下楚猿。 一家随难在,双眼向书昏。沈近骚人庙,吟应见古魂。
403 0 0
齐己
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