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0 0
小文
855 0 0
827 0 0
790 0 0
791 0 0
948 0 0
830 0 0
1061 0 0
892 0 0
825 0 0
1115 0 0
1018 0 0
777 0 0
1141 0 0
944 0 0
776 0 0
870 0 0
818 0 0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林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360 0 0
姜夔
上海考生? 拎着东西去看爷爷奶奶,谁知天说变就变,风扬起路边的落叶、花瓣,夹杂着纸片、塑料袋朝我吹来,我举起胳膊遮住眼睛以及半张脸。? 稍稍把胳膊往下挪动一点,睁开眼睛,前边两个蹒跚的身影吸引了我。那是一对年迈的夫妇。老太太很明显走不动了,她拄着拐杖吃力地往前挪动。老爷子体力也好不到哪去,不过他努力扶着老太太往前走。瘦小、年迈,在狂风中,在漫天的风沙里,两位老人显得很单薄。? 他们离我并不很近,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只看见老爷子走在前面,侧着身,头微微向后仰,他紧紧握住老太太的手,弓着腰,努力前行。他们白色的衣褂随风颤动,使他们的身体显得更加瘦弱。我站在他们身后,静静地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然后转身。? 刚好一群孩子从我身边跑过。他们个个身披彩色的塑料布,迎风奔跑。风吹起他们的斗篷,他们好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他们跑过,洒下一路笑声。黄澄澄的天,因为他们跑过,划出一路清澈的蓝色。狂风的怒吼似乎平息了,只留下悦耳的铃声,好似天空中星星的吟唱。这久违的画面,使我想到十几年前,那会儿我也是一个英勇的战士吧,只是那份记忆已被我尘封了那么久。? 我一直以为,浪漫的爱情,是玫瑰,是巧克力,是开满鲜花的伊甸园。而他们,风沙中的相互扶持,让我明白,爱情不是张扬,不是炫耀,而仅仅是握住她的手,在大雨来临前把她带回家。我追求的爱情在他们的爱情中褪色。? 我一直以为,快乐是高分,是名牌大学,是房子、车子,是别人羡慕的眼光。而他们,而他们告诉我,快乐仅仅是自由的奔跑,大声的喊叫,放肆的笑。我追求的快乐在他们的快乐中臣服。? 他们的幸福写在眼睛里,挂在脸颊上;他们的快乐飘在天空里,洒在道路上;他们使我在风中久久地站立,使我微笑着看着这温馨的画面。? 他们让我微笑着站在风里,他们让我拾起我丢失已久的东西,他们消失在风中,却留在我的记忆中。? 【失分警示】? 本文主题积极,立意深刻。通过描绘一对风烛残年的夫妇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画面,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夫妻恩爱到白头的人情、人性的善良和谐之美好。? 本文尚需探讨和完善的主要是文体问题。从本文的记叙和抒情议论的文字多寡上来看,文章前四小节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后面的内容则多为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那么,是属于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文体的界限似乎不太分明。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一点,那么文质当更加完美。总之,高考作文强调文体特征分明,希望考生注意在平时训练时掌握其要点。(朱庆和)?
342 0 0
长河悠悠去无极,百龄同此可叹息。秋风白露沾人衣, 壮心凋落夺颜色。少年出门将诉谁,川无梁兮路无岐。 一闻陌上苦寒奏,使我伫立惊且悲。君今得意厌粱肉, 岂复念我贫贱时。 海风萧萧天雨霜,穷愁独坐夜何长。驱车旧忆太行险, 始知游子悲故乡。美人相思隔天阙,长望云端不可越。 手持琅玕欲有赠,爱而不见心断绝。南山峨峨白石烂, 碧海之波浩漫漫。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446 0 0
孟郊
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
421 0 0
齐己
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 眼穿乡井树,头白渺瀰程。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
422 0 0
中华文学
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434 0 0
白居易
莺迁与鶂退,十载泣岐分。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 晓程侵岭雪,远栈入谿云。莫滞趋庭恋,荣亲只待君。
380 0 0
【和侄女王城】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1]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438 0 0
苏轼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443 0 0
【醒世恒言】 富贵本无根,[1] 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 面待饥寒色。
439 0 0
冯梦龙
山东一十馀年别,今日相逢在上都。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481 0 0
张籍
【正宫·折桂令】 拟张鸣善 草茫茫秦汉陵阙,[1] 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 山人家堆案图书,[2] 当窗松桂,满地薇蕨,[3] 侯门深何须刺谒,[4] 白云自可悦怡。 到如今世事难说,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 不见一个豪杰!
388 0 0
倪瓒
一 A:你们大家来品评一下罢,B竟蛮不讲理的把我的大衫剥去了! B:因为A还是不穿大衫好看。我剥它掉,是提拔他;要不然,我还不屑剥呢。 A:不过我自己却以为还是穿着好……C:现在东北四省失掉了,你漫不管,只嚷你自己的大衫,你这利己主义者,你这猪猡! C太太:他竟毫不知道B先生是合作的好伴侣,这昏蛋!二 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自然是不错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着这样的结论:“那么,到底还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 三 “联合战线”〔2〕之说一出,先前投敌的一批“革命作家”,就以“联合”的先觉者自居,渐渐出现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四 这是明亡后的事情。 凡活着的,有些出于心服,多数是被压服的。但活得最舒服横恣的是汉奸;而活得最清高,被人尊敬的,是痛骂汉奸的逸民。后来自己寿终林下,儿子已不妨应试去了,而且各有一个好父亲。至于默默抗战的烈士,却很少能有一个遗孤。 我希望目前的文艺家,并没有古之逸民气。 五 A:B,我们当你是一个可靠的好人,所以几种关于革命的事情,都没有瞒了你。你怎么竟向敌人告密去了? B:岂有此理!怎么是告密!我说出来,是因为他们问了我呀。 A:你不能推说不知道吗? B:什么话!我一生没有说过谎,我不是这种靠不住的人! 六 A:阿呀,B先生,三年不见了!你对我一定失望了罢?…… B:没有的事……为什么? A:我那时对你说过,要到西湖上去做二万行的长诗,直到现在,一个字也没有,哈哈哈! B:哦,……我可并没有失望。 A:您的“世故”可是进步了,谁都知道您记性好,“责人严”,不会这么随随便便的,您现在也学会了说谎。B:我可并没有说谎。 A:那么,您真的对我没有失望吗? B:唔,无所谓失不失望,因为我根本没有相信过你。七 庄生以为“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伟食”〔3〕,死后的身体,大可随便处置,因为横竖结果都一样。 我却没有这么旷达。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 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 但养胖一群癞皮狗,只会乱钻,乱叫,可多么讨厌!八 琪罗〔4〕编辑圣·蒲孚〔5〕的遗稿,名其一部为《我的毒》(MesPoisons);我从日译本上,看见了这样的一条:“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我在这里说,也是多余的。” 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九 作为缺点较多的人物的模特儿,被写入一部小说里,这人总以为是晦气的。 殊不知这并非大晦气,因为世间实在还有写不进小说里去的人。倘写进去,而又逼真,这小说便被毁坏。 譬如画家,他画蛇,画鳄鱼,画龟,画果子壳,画字纸篓,画垃圾堆,但没有谁画毛毛虫,画癞头疮,画鼻涕,画大便,就是一样的道理。 有人一知道我是写小说的,便回避我,我常想这样的劝止他,但可惜我的毒还不到这程度。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作家》月刊第二卷第一期。 〔2〕“联合战线”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伟食”语见《庄子·列御寇》。〔4〕琪罗(VGiraud,1868—1953)法国文艺批评家,著有《泰纳评传》等。 〔5〕圣·蒲孚(CASainte-Beuve,1804—1869)通译圣佩韦,法国文艺批评家。著有《文学家画像》、《月曜日讲话》等。 #p#副标题#e#
347 0 0
鲁迅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413 0 0
谢灵运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带以象牙,其会合。锼镂里洒,绛唇错杂;邻菌缭纠,罗鳞捷猎;胶致理比,挹抐擫。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 故吻吮值夫宫商兮,和纷离其匹溢。形旖旎以顺吹兮,瞋以纡郁。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或漫衍而络绎兮,沛焉竞溢。惏栗密率,掩以绝灭,霵晔踕,跳然复出。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啾咇而将吟兮,行鍖銋以和啰。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翩绵连以牢落兮,漂乍弃而为他。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 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或杂遝以聚敛兮,或拔摋以奋弃。悲怆怳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被淋灑其靡靡兮,时横潰以阳遂。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愺恅澜漫,亡耦失畴,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是以蟋蟀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栩栩。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乱曰: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哮呷喚,躋躓连绝,淈殄沌兮。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终诗卒曲,尚馀音兮。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连延络绎,变无穷兮。
391 0 0
王褒
一时代的纪念碑底的文章,文坛上不常有;即有之,也什九是大部的著作。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 但至今,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 在现在的环境中,人们忙于生活,无暇来看长篇,自然也是短篇小说的繁生的很大原因之一。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所得也颇不少的。而便捷,易成,取巧……这些原因还在外。 中国于世界所有的大部杰作很少译本,翻译短篇小说的却特别的多者,原因大约也为此。我们——译者的汇印这书,则原因就在此。贪图用力少,绍介多,有些不肯用尽呆气力的坏处,是自问恐怕也在所不免的。但也有一点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的近于不坏的意思。还有,是要将零星的小品,聚在一本里,可以较不容易于散亡。我们——译者,都是一面学习,一面试做的人,虽于这一点小事,力量也还很不够,选的不当和译的错误,想来是一定不免的。我们愿受读者和批评者的指正。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六日,朝花社同人识。 BB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九年四月出版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一)》。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是鲁迅和柔石等创立的朝花社的出版物之一,分《奇剑及其他》和《在沙漠上》两集,收入比利时、捷克、法国、匈牙利、俄国和苏联、犹太、南斯拉夫、西班牙等国家和民族的短篇小说二十四篇。
349 0 0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372 0 0
晏几道
红药香残,缘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绣鞍初上马蹄轻,举头便觉长安近。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后凭谁问。
346 0 0
【子夜歌】 谁能思不歌? 谁能饥不食? 日冥当户倚[1], 惆怅底不忆[2]?
南朝乐府
四十年来真久故,三千里外暂相逢。 今日一杯成远别,烟波眇眇恨重重。
37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